報紙簡介
《中華時報》由台灣中華時報社出版,屬於面向台灣社會各界的綜合性報紙。創立於1991年10月份,總社位於台北,在2012、2013年分別由國台辦批准正式在
廈門、
北京設立駐點。董事局主席為
吳達新先生,社長為蔡躍順先生。創刊以來以“輿論獨立、客觀準確”為原則服務台灣民眾。及時兩岸政府的政策方針,為關切海峽兩岸時局的讀者,進行專家解讀。
歷史淵源
台灣中華時報,創刊於1991年10月,是台灣當局合法登記的可以公開發行的刊物。台灣各地設立了二十六個分社及管理處。在2012年6月21日獲得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批准,於2012年7月1日起在廈門市設立駐點採訪中心、2013年3月20日起在北京設立駐點採訪中心。
辦報宗旨
為了致力傳播新聞信息,弘揚中華文化;讓全台民眾了解兩岸及掌握中國大陸發展脈動;對兩岸時政及民生的深入報導,貼近讀者生活,同時提供往返兩岸三地台商以及海外華人更便捷的閱讀空間,原社長謝佑謙先生(現為發行人)在1991年向台灣地區內政部新聞局申請發刊「中華時報」獲準。中華時報在台北縣的新北市創刊,現由吳達新先生擔任董事局主席、蔡躍順先生擔任社長。
出版背景
台灣中華時報創刊於一九九一年十月,它是由從事新聞事業數十年、時任中華日報記者謝佑謙與當時在台的愛國人士共同創辦。報紙全彩發行,每月三十二個版面,每期八版。全部使用四分色彩色印刷。八版新聞內容為:第一版「焦點新聞」、第二版「兩岸新聞」、第三版「中彰投新聞」、第四版「地方新聞」、第五版「文化新聞」、第六版「文化藝術」、第七版「大愛慈善」、第八版「旅遊生活」。
特點
台灣中華時報是一份面向台灣全社會的綜合性報紙,也是
一份以社會各階層為讀者定位的台灣本土報紙。中華時報立足台灣,面向大陸,每月出版彩色共三十二版,主要在台灣發行。提供綜合信息、報導兩岸新聞、觀點評論等服務。致力傳播新聞信息,弘揚中華文化,深化兩岸合作共贏。
台灣中華時報社是在台灣註冊,依法營運的報業公司。是獲得台灣地區政府指定為刊登法律性質廣告的有效刊物,並獲得大陸政府批准,可在中國內地設立駐點,進行採訪工作。
主要內容
中華時報發行於台灣各地,內容包括台灣的政治、經濟、民生以及社會新聞。創刊初期以“關懷小區、為弱勢民眾伸張正義”為主題。
台灣中華時報在新聞報導、印刷發行和廣告拓展業務以外,在2012年擴充兩岸交流版面,並在官方網站(中文域名:中華時報.com、英文域名:chunghua-times.com)增加電子報以及視頻採訪欄目。
中華時報社簡史
1991年10月:本報創刊以“關懷社區,為弱勢民眾伸張正義,扶弱助殘” 為宗旨。並以台北地區的政府、警政、社區為載體採訪地方新聞。
1999年9月:台灣發生集集大地震 (921大地震)兩千多人死亡,受傷逾萬人。本報利用媒體宣傳和傳播的力量,發動募捐和配合救難直升機運送民生物資到災區空投,本報募得八百八十七萬四千元現金交災區重建委員會。物資交由交南投慈善機構發放。
2008年5月13日:大陸四川省汶川縣發生大地震。本報發動社會募捐,伸援災區,共得三千五佰萬元,交紅十字會送四川賑災。
2010年5月23日:本報與慈善新聞,在台中市北屯區「大德公園」舉行「母愛溫馨慈善愛心活動」,並提供義診、免費平安餐、發放民生物資給予單親媽媽。共三百六十位民眾獲益。
2011年12月4日:本報舉行二十周年慶,台灣地區各政、商、宗教文化藝術等各界知名人士到場祝賀並出席宴會。
2012年6月21日,本報獲得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批淮,成立駐福建廈門採訪中心。批文號:國台四字(2012)30號。
2013年2月18日,獲得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批淮,成立駐北京採訪中心。批文號:國台四字(2013)2號
2014年11月9日。隆重舉辦“中華時報創刊二十三周年慶感恩會”暨“台商經貿文化協會”成立大會。
報導
台灣《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先生因肝癌醫治無效,於今天上午在台北家中逝世,享年93歲。
台灣《中國時報》於1950年10月2日由余紀忠先生在台北創辦,原名為《徵信新聞》,於1968年正式更名為《中國時報》。此後,中國時報系相繼又推出了《時報周刊》、《工商時報》、《中時晚報》以及《中時電子報》等系列報刊,在島內影響較大。
余紀忠先生1910年4月16日出生於江蘇省武進縣。中央大學畢業後,於1934年赴英國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留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余紀忠返回中國從軍。
余紀忠先生在大陸生活40寒暑,在台灣度過50春秋,對兩岸鄉土都有深厚的感情。他秉持民族認同、國土不容分裂等主張,以國家和平統一為最終目標。
香港版本介紹
一、辦報宗旨:
秉承大中華情懷,放眼全球視野,兼容開放、創新進步力量的媒體理念,堅持 “弘揚中華文化、關注華人民生、反映社會民情、瞭望世界風雲”為宗旨,讓世界了解中華,讓華人溶入世界。是一張華人關注和喜愛的一份新聞報紙。
二、板塊及欄目設定:
一版為要聞版:
重點報導兩岸四地各類(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重大新聞和重要新聞。主要欄目有《獨家新聞》《現場報導》《 新聞特寫》《神州短波》《新聞背景》《記者觀察》《三言兩語》等。
二版、三版為綜合社會新聞版:
主要報導神州大地(包括大陸和台港澳)的各類社會新聞,努力關注民生,反映社情民意。主要欄目有《社會視點》《百姓關注》《記者直擊》《人間萬象》《萬家燈火》《讀者來信》《 趣聞軼事》《 圖片報導》《健康養生》等。
四版、五版為專、特版:
主要集中報導本報獨家組織或本報記者採訪的重點報導或重點文章。主要欄目有《華夏巡禮》《城市名片》《獨家專訪》《新聞人物》《新聞故事》等。
六版、七版為綜合文化新聞版:
集中報導兩岸四地及乃至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新聞事件。主要欄目有《文化動態》《文化大觀》《文化產業》《民間文化》《文化遺產》《文博天地》《文化名人》《娛樂新聞》《美術星空》《攝影天地》《戲劇欣賞》《瀚墨人生》《文化與社會》《文化與經濟》等。
八版為國際時事類新聞版:
努力捕捉國際熱點、時事焦點,以人們關心的天下大事為報導特色。欄目設定有《國際聚集》《國際視點》《人物關注》《事件關注》《追蹤報導》《圖文報導》《環球寫真》《環球攬要》《環球視窗》《 時事短評》《 環球採風》《海外掠影》等。
中華時報社社長:
曾曉輝,1968年生於廣東省龍川縣,畢業於南京大學,獲博士學位。後師從著名雕塑家潘鶴和著名油畫家郭紹綱。曾任廣州市政府秘書,廣州馬會副書記及廣駿龍總公司黨委書記兼董事長,廣東鐵路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監事長。現任廣州新世紀藝術研究院院長、中華報業集團董事局主席、香港中大景觀規劃設計院院長、中華時報社社長、香港特區畫報社社長、廣東演出業協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協會會員、香港中文大學兼職教授、雕塑家,著有<<藝術人生>>、《潘鶴與羅丹打牌》等專著。
中華時報社總編:
薛永興,江蘇江陰人,新華社高級記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975年畢業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英語系,1979年至1980年在英國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進修國際關係和國際歷史。歷任新華社國際部編輯、歐美組副組長、組長和國際部編委,新華社倫敦分社記者、社長,新華社總編輯助理、副總編輯。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任新華社亞太分社、香港特區分社社長兼總編輯。現任《中華時報》《香港特區畫報》總編。著作有《倫敦金融城》《英國名牌的崛起》、譯著有《柴契爾夫人傳》,主編有《歷史與未來的對接》《中國心澳門情》等書籍。
《中華時報》簡介
《中華時報》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主管的一份中央級政經類綜合性主流大報,向來以嚴謹與務實的態度、新聞與歷史的眼光、人文與經濟的視角、權威與客觀的評論、深入焦點話題、評析熱點時政、專訪政要學者、提供決策參考。其“權威、獨到、敏感、前衛”的媒體風格,已經得到了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企業高層、商務人士的青睞,在政界、經濟界、知識界擁有穩定的讀者群,其獨家率、傳閱率、轉載率在中央級政經類綜合性新聞媒體中名列前茅。
中華時報:新主流決定新高度
《中華時報》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主管、中國新聞出版報社主辦的一份面向全國發行的綜合性報紙,以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幹部領導以及大中型企業的管理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兼顧其他讀者。每周三期,一、三、五出版,每期彩色對開十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