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史(上下兩冊)》是202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書籍,這本書講述了貫穿上下幾千年、縱橫東西數萬里、涉及眾多人文學科,深度揭示中華文化別具一格的生成機制全景展現中華文化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 。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文化史(上下兩冊)
- 作者:馮天瑜、何曉明、周積明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6983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跌宕起伏,絢麗多姿,歷久而彌新。本書以宏大的構思、新穎的理論、豐富的內容和嚴謹而優美的文筆,全景展現了中華文化的生成機制和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上編從地理背景、經濟土壤、社會結構等方面分析了中華文化的生成機制,重理論而又多有豐富史料的佐證;下編勾畫了自遠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時段內中華文化自發生到一統、多元、隆盛、內省、融合、陳暮開新、爛熟式微、蛻變新生的發展歷程,多描述而又不乏精闢議論的概括。
圖書目錄
目錄(上)
新版序I
題記I
導論1
一、 文化史的研究對象1
二、 文化:一個向廣延度和深刻度拓展的概念3
三、 文化的實質性內蘊13
四、 文化結構15
五、 文化史在歷史學科中地位的確立和發展22
上編中華文化生態
章“文化生態”界說3
一、 地球——人類創造文化的載體3
二、 人對環境的能動作用與環境對人的制約4
三、 文化生態學:文化學與生態學結合的產物7
四、 自然場與社會場·文化生態三層次8
五、 中華民族在古代和近代面對的兩組文化生態類型10
六、 中華文化生態概述14
第二章中華文化的地理背景17
節地理環境:文化創造的自然基礎17
一、 在地理與文化關係問題上的兩種之論18
二、 “地理環境決定論”的失誤21
三、 歷史的及文化的研究必須重視對地理環境的考察23
四、 物質生產構成地理環境影響人類文化發展的中介24
五、 地理環境為文化發展提供多種可能性,而人文因素是轉變為現實性的選擇動力26
第二節中華文化多樣化發展和文化中心轉移的地理前提28
一、 中華文化擁有一個較之其他古文化更為遼闊的發展基地28
二、 氣候類型完備,地形、地貌、流域繁複32
三、 複雜的地理形勢是中華文化多樣化發展的空間條件33
四、 遼闊的疆域為中華文化中心轉移提供縱深腹地36
第三節中華文化圈的周邊環境42
一、 東亞陸海關係的特點42
二、 東西方海洋觀比較46
三、 中國古代海洋事業的成就與局限50
四、 明清“海禁”及其在近代的突破54
五、 東亞內陸方向的地理障壁55
第四節東亞地理環境對文化傳播的影響59
一、 文化傳播的功能59
二、 東亞大陸的地理獨立性與中華文化發生期的獨自完成及其雙重意義64
三、 中國人突破隔絕狀態的努力74
第三章中華文化植根的經濟土壤78
節農耕與遊牧:東亞大陸的兩種經濟類型78
一、 東亞農耕區80
二、 東亞遊牧區86
三、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長期對壘88
四、 長城:東亞農耕經濟區的人工屏障92
五、 農耕人的“世界主義”98
六、 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互補與融匯99
第二節中國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主要形態101
一、 殷商、西周——土地國有及公社所有,集體勞作
的自然經濟階段102
二、 東周、秦漢至明清——土地私有、個體勞作的自然經濟階段105
三、 城鄉經濟的同一性,城市對鄉村的經濟依賴113
四、 生活資料生產與人口再生產比例的周期性失調116
五、 中國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達到的經濟發展水平120
第三節中華農業文明的若干特徵134
一、 務實精神135
二、 循環論·恆久意識·變易觀136
三、 中庸之道與注重自然節奏140
四、 尚農·重農141
五、 專制主義與民本主義相反相成144
六、 安土樂天的生活情趣149
第四章中華文化依託的社會結構152
節宗法社會153
一、 宗法制度的由來:氏族社會血緣紐帶解體不充分153
二、 宗法制度的確立156
三、 中國傳統社會結構定勢159
第二節專制政體167
一、 歐亞專制政體的差異167
二、 中國君主專制政體的特點169
三、 中國“封建制度”辨析179
第三節 宗法—專制社會結構下的倫理—政治型文化範式183
一、 社會結構的宗法特徵,導致中華文化形成宗法倫理型範式184
二、 社會結構的專制特徵,導致中華文化形成政治型範式193
三、 內聖與外王:倫理—政治型文化範式的架構201
餘論208
一、 文化圈的網路關係208
二、 文化生態諸層面組成生態綜合體,共同提供文化發展的基礎210
三、 中華文化內外結構的和諧性及結構與功能的統一212
四、 中華文化史分期芻議215
下編中華文化歷程
章上古:中華文化的多元發生225
節“人猿相揖別”225
一、 盤古和女媧的傳說225
二、 中國人起源226
第二節草莽開闢228
一、 “只幾個石頭磨過,小兒時節”229
二、 生命之火229
三、 艱難創物230
第三節質樸的精神之花233
一、 原始藝術233
二、 原始宗教234
第四節“群之可聚,相與利之”237
一、 群:人的社會化特徵237
二、 從母系氏族到父系家庭238
三、 私有制與國家起源240
第五節中華文化的多元發生242
一、 滿天星斗:考古學依據242
二、 混血的龍244
第二章殷商西周:從神本走向人本248
節巫史勃興249
一、 中華民族的代文化人249
二、 巫史文化的影響252
第二節文字創製254
一、 陶符:文字起源254
二、 甲骨文與“六書”256
三、 鐘鼎文259
第三節青銅時代260
一、 技藝與器用261
二、 從制式紋樣看時代精神263
第四節宗天、尚鬼、嗜酒264
一、 神鬼震懾下的殷人264
二、 嗜酒風習267
第五節“天命靡常”,敬德保民268
一、 殷鑑之下268
二、 “宜民宜人”之為“德”269
三、 宗法建構271
第六節神奇的八卦與《周易》272
一、 占筮與八卦272
二、 《周易》——“神秘的殿堂”275
第三章春秋戰國:“軸心時代”277
節 士的崛起278
一、 時代的孕育278
二、 眾星璀璨280
三、 群體品格282
第二節 學的轉移286
一、 官學的衰落與私學的興起286
二、 私學繁榮的象徵——稷下學宮288
第三節 民本思潮289
一、 “天道遠,人道邇”290
二、 “民為貴,君為輕”295
第四節 百家爭鳴298
一、 儒的醇厚299
二、 墨的謹嚴303
三、 道的超逸306
四、 法的冷峻311
五、 陰陽的流轉315
六、 “和而不同”318
第五節 區域文化格局的形成324
一、 齊魯文化324
二、 楚文化326
三、 吳越文化329
四、 巴蜀文化331
五、 秦文化333
六、 三晉文化336
第四章 秦漢:統一的帝國與一統的文化340
節 中華文化共同體的基本形成340
一、 “達其志,通其欲”的漫長曆程340
二、 統治思想與思想統治342
三、 一統的文化345
第二節 從崇尚黃老到獨尊儒術348
一、 新的抉擇348
二、 黃老學說的盛衰349
三、 尊儒興學,制度教化352
四、 獨尊與獨創354
第三節 禮文化的完善358
一、 “禮”文化理論359
二、 “禮”文化制度361
第四節 經學與讖緯366
一、 儒學的經學化366
二、 經學的讖緯化370
三、 “疾虛妄”的清新之風371
四、 “無可奈何花落去”373
第五節 佛教的傳入與道教的形成375
一、 佛陀東來376
二、 道教創立379
第六節 閎闊的文化精神381
一、 氣勢恢宏的建築與雕塑382
二、 壁畫與帛畫383
三、 “鋪采摛文”、“誇麗風駭”的漢賦384
四、 “史家之絕唱”386
五、 文化典籍的整理387
六、 農、醫、天、算傳統科技的成熟388
七、 全方位的對外文化交流390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亂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394
節 動亂時世394
第二節 分化中的生長396
一、 儒的裂變396
二、 仙道丕顯412
三、 佛光流照417
四、 多元激盪426
第三節 胡漢文化的碰撞429
一、 文化類型衝突429
二、 無法抗拒的化合431
第四節 文化的自覺437
一、 文學的自我發現437
二、 史與經的分途440
三、 科技的非實用趨向441
作者簡介
馮天瑜 ,湖北紅安人,1942年出生。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中國傳統文化中心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歷史學部委員。從事中國文化史及近代史、區域史研究。
何曉明,湖北武漢人,1951年出生。湖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兼任湖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周積明,浙江鎮海人,1949年出生。湖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中國文化史、社會史、清代思想史、中國近代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