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叢書:中國古橋

中華文化叢書:中國古橋

這本《中國古橋》(作者吳越)是“中華文化叢書”系列中的一冊。 《中國古橋》包括了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橋形遙分七攫勢——橋的技術;隋代第一安濟橋;跨海石橋洛陽橋;魚沼飛梁十字橋;虹飛樓殿橋;流文盪畫橋——聞林的橋等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文化叢書:中國古橋
  • 出版社: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 頁數:149頁
  • 開本:16
  • 作者:吳越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50003645, 978755000364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為了展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促進中華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之間的交流,編者策劃、編撰了這套“中華文化叢書”。整套叢書用中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西班習二文,向中外讀者展現了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
這本《中國古橋》(作者吳越)是其中一冊。

圖書目錄

引言
二十四橋明月夜——橋與人
寵辱相忘的圯橋
一行到此水西流的豐乾橋
悠悠歲月愁的楓橋
離愁別緒的灞橋
風去橋亭宙——橋的傳說故事
愛你無悔的藍橋
纏纏綿綿的斷橋
人在蒼龍背上行衍——橋與戰爭
刀光劍影小商橋
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
橋形遙分七攫勢——橋的技術
隋代第一安濟橋
跨海石橋洛陽橋
魚沼飛梁十字橋
虹飛樓殿橋
流文盪畫橋——聞林的橋
瘦西湖上五亭橋
引靜橋與小飛虹橋
頤和園內玉帶橋
小橋流水人家——鄉野的橋
只留半邊的度仙橋
橋影聚行魚——橋之欣賞
綿延千年的建春門浮橋
如龍橋遺夢橋里橋——潮音橋
御路浮嬌萬里平——橋之最
世界上最大最重的石樑橋——虎渡橋
世界最長的石粱橋——安平橋
中國孔數最多的石橋——寶帶橋
中國最長的園林橋——十七孔橋
中國最美的群橋——金水橋
中國最早的“立交橋”——八字橋
世界上第一座啟閉式大橋——廣濟橋
世界最長的古代竹素橋——安瀾橋

文摘

千百年來,人對橋產生了很深厚的感情。有些人因橋而死,有些人因橋而發跡,還有些人因為橋而斷送了江山。唐朝詩人張繼因其詩讓蘇州的楓橋聞名天下,也讓姑蘇記住了那個心懷百姓社稷的詩人。無數次目睹折柳相贈送友人遠去的灞橋,離別的愁緒迴蕩在一橋之上。當年,漢朝開國名相張良與黃石公相遇圯橋之上,一部書成就了張良的開國功勳。當年,一行禪師不遠萬里赴天台求學,豐乾橋下的流水被其感動竟然掉頭西行。人將自己的精神賦予了橋,所以橋也就擁有了人的精神。
公元前221年,中國進入了秦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帝制王朝。秦王朝的統治者秦始皇,以武力消滅其餘六個諸侯國,統一了中國。
然而,這個輝煌的朝代卻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就被反抗秦王朝的政權推翻了。這些反抗政權爭奪到最後,只剩下兩支最有力量的武裝,即楚與漢,他們為爭奪統治權而進行戰爭,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楚漢相爭”。楚的領導者名叫項羽,漢的領導者名為劉邦。原本旗鼓相當的兩支武裝力量,卻因為漢朝(公元前206~220年)第一位皇帝劉邦選用了一個人而改變了整個歷史。這個人就是張良。
張良,本姓姬,當時人稱之為姬公子,是春秋七國之一的韓國的貴族,相貌十分清秀。張良的父親、祖父都在韓國擔任過相國。秦始皇在統一六國的進程中滅了韓國,張良也就成了失去祖國的人。他為了替韓國報仇,遣散三百家僮,散盡所有家財收買刺客。公元前218年,張良獲悉秦始皇巡遊將要途經博浪沙(今河南原陽縣東南),於是僱傭了力士倉海君用大鐵錘襲擊秦始皇。結果,六十公斤重的大鐵錘誤中副車,沒有砸到秦始皇,大力士被俘自盡。秦始皇下令全國通緝張良。無奈,張良只好隱姓埋名,來到了下邳(今江蘇邳縣)。
據縣誌記載,在下邳有一座石拱橋,名為“圯橋”,橋下緩緩流過的是注人泗河的小沂水。《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載:張良經常在橋上漫步,有一天,他在橋上遇到一個穿著褐色麻布短衣的老頭兒。老頭兒看到張良走過來,故意把鞋子扔到橋下,卻對張良說:“孺子,下去把鞋子給我取回來。”張良愕然,想要打他,但看到他年邁,終於忍住了,跑到橋下去幫老頭兒取回了鞋子。老頭兒接著說:“給我穿上。”於是.張良又拿過鞋子.跪在地上幫老頭兒把鞋子穿好。老頭兒穿好鞋子,笑著走了。張良感到很驚奇,跪在那裡一直看著他走遠。不料老頭兒又走了回來,對張良說:“你這個孩子有出息,五天之後天亮的時候,你來這兒跟我相會吧。”張良因為奇怪,沒有回過神來,只跪在那兒說了一句“好”。
五天之後,天剛剛亮,張良來到橋上,老頭兒已經在那兒了。見到張良,他張嘴就罵: “和老人家見面,你居然晚了,這是什麼道理啊?”說完,老頭兒抬腿就走,走之前說:“五天之後,再早點兒來相會。”
過了五天,雞剛剛打鳴,張良就往圯橋而去。可是等他趕到橋上時,老頭兒又先到了,於是他又罵張良:“你又晚了!什麼道理啊?”再次抬腳就走,走之前讓張良五天之後再早點兒來。
又過了五天,張良半夜就跑到橋上等候老頭兒。過了一會兒,老頭兒來了,很高興地說:“就應該這樣子嘛!”於是取出一編竹簡送給張良,叮囑說:“讀了此書,將來可做帝王的老師,十年後可以安定天下。十三年後你來濟北見我。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老頭兒說完後就不見了。相傳,老人名叫黃石公,所傳授給張良的,是“武經七書”之一的《黃石公三略》。張良得到這編竹簡後,在下邳苦讀十年,後來輔佐劉邦滅秦亡楚,成就漢室帝業。
楚漢相爭,漢興楚亡,其原因,就在於“得人者昌,失人者亡”。劉邦在即位後的一次宴會上說:“論足智多謀,運籌決策,我不如張良;滄坐鎮後方,安撫人民,籌措糧餉,我不如蕭何;論統帥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韓信。”張良、蕭何、韓信被稱為“初漢三傑”,而“三傑”中又以張良為首。
這個“圯橋進履”的故事,將下邳這片遠古的封地留存史冊,也將圯橋渲染得更富傳奇色彩,成為數千年來文人雅士競相觀賞、傳誦詩文的地方。
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受山東郯城大地震的影響,黃河決口,整個下邳城陷於汗洋之中,圯橋也隨之湮沒。歷經滄桑的圯橋雖已潭沒,但圯橋所留下的動人故事則永為後人所傳頌。1984年,當地政府在原橋{日址上重建一座鋼混結構的橋樑,依舊命名為“圯橋”,欄桿上書寫“張良進履處”,並在橋頭立碑,碑上銘刻著這段張良和黃石公之間的千秋佳話。P1-5

序言

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豐富的內涵,不儀充分表現出以華夏文化為中心的統一性,而且有著非常明顯的多民族特點。中華文化的統—性,在中國歷史上的任何時刻,即使是在多次的政治紛亂、社會動盪中,都未曾被分裂和瓦解過;它的民族性則表現在中國廣袤疆域上所形成的多元化的區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而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頻繁,中華文化又吸收了許多外來的優秀文化。它的輝煌體現在哲學、宗教、文學、藝術里,它的魅力體現在中醫、飲食、民俗、建築中。數千年來,它不僅滋養著炎黃子孫,而且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歷史與文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在進入21世紀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對中華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許多國家興起了學漢語熱,來中國的外國留學生也以每年近萬人的速度遞增。近年來,一些國家還相繼舉辦了“中國文化節”,更多的外國朋友願意了解、認識古老而又現代的中國。
為了展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促進中華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之間的交流,我們策劃、編撰了這套“中華文化叢書”(外文版名稱為“龍文化:走近中國”)。整套叢書用中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西班習二文,向中外讀者展現了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在來自不同領域的百餘位專家、學者的筆下,這些絢麗的中華文化元素得到了更細膩、更生動、更詳盡、更有趣的詮釋。
整套叢書共分36冊,從《華夏文明五千年》述說中國悠久的歷史開始,通過《孔子》、《孫子的戰爭智慧》、《中國古代哲學》、《科舉與書院》、《中國佛教與道教》,闡述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不同基因與思想、哲學發展的脈絡。通過《中國神話與傳說》、《漢字與書法藝術》、
《古典小說》、《古代詩歌》、《京劇的魅力》,品味中國文學從遠古走來一路閃爍的藝術與光芒;通過《中國繪畫》、《中國陶瓷》、《玉石珍寶》、《多彩服飾》、《中國古錢幣》,展示中國古代藝術的絢爛與多姿;通過《長城》、《古民居》、《古典園林》、《寺·塔·亭》、《中國古橋》,回眸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璀璨與輝煌;通過《民俗風韻》、《中國姓氏文化》、《中國家族文化》、《玩具與民間工藝》、《中華節日》,追溯中國傳統禮儀、民俗文化的起源與發展;通過《中醫中藥》、《神奇的中醫外治》、《中華養生》、《中醫針灸》,領略中國傳統醫學的博大與精深;通過《中國酒文化》、《中華茶道》、《中國功夫》、《飲食與文化》,解讀中國人“治未病”的思想與延年益壽的養生方法;通過《發明與發現》、《中外文化交流》,介紹中國科技發展的淵源與國際交流合作之路。
這套叢書真實地展現了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作者以通俗生動的語言,在不長的篇幅內,圖文並茂地講述了豐富的歷史、故事、傳說、趣聞,突出知識性、可讀性和趣味性,兼顧多國讀者的閱讀習慣,很適合對中華文化有興趣的中外大眾讀者閱讀。
參加本套叢書外文版翻譯工作的人士,大都是多年生活在海外的華人學者,校譯者多為各國的相關學者。在本套叢書出版之際,謹向這些熱心參與本項工作的中外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謝。
本套叢書由中國山東教育出版社、中國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和中國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聯合出版。2009年9月,中國將作為主賓國,參加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辦的國際書展。我們真誠地希望,這份凝聚著中國出版人心血的厚重禮物能夠得到全世界讀者的喜愛。
盧祥之
2009年1月15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