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植株長達1米或更長。根狀莖橫走,粗1-1.5 厘米,被鱗片;鱗片卵狀披針形,長約3毫米,暗褐色,覆瓦狀,全緣或多少齧蝕狀。葉近生,葉柄的基部常宿存;不育葉葉柄長15-30厘米,基部粗約3毫米,禾稈色,上面有溝,基部被鱗片;不育葉橢圓披針形,長50-70厘米,寬15-20厘米,上部漸狹,先端延伸成長鞭狀,近頂部葉軸上面有一大芽胞能著地生根,二回羽裂;羽片16-20對或更多,下部的近互生,開展,疏離,間隔2-3厘米,近無柄,披針形,長10-14厘米,寬2-2.5厘米,先端尾狀漸尖並有淺圓齒,近頂部羽軸上面有一小芽胞,基部截形,深羽裂達2/3;裂片16-20對,斜展,間隔約1毫米,橢圓形,長8-12毫米,寬4-5毫米,圓頭,全緣或微波狀,缺刻底部有一由小脈延伸而成的小尖刺;小脈6-7對,羽狀,分離,單一或分叉;葉草質,乾後褐綠色,兩面均無毛;葉軸淡禾稈色,上部兩側有狹翅,上面疏被暗棕色貼生的卵形小鱗片。能育葉葉柄與不育葉的等長但較纖細;葉片明顯狹縮,披針形,長22-30厘米,寬4-5厘米,先端尾狀,基部不變狹,一回羽狀;羽片10-14對,稍斜展,互生,間隔2-3厘米,下部的柄長3-4毫米,狹披針形,長4-5厘米,寬5-7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截形至淺心臟形,下部幾對的邊緣有淺圓齒,向上部的全緣。孢子囊群滿布於能育羽片下面。染色體2n=82。
生長環境
生長於密林下,通常為土生,亦可攀附於岩石上或樹幹基部,常見,有時在局部林下形成優勢,叢生成片,海拔850-1700米。
分布範圍
產自雲南南部 (思茅、景東、新平、西雙版納) 、貴州。印度、孟加拉國、越南、高棉、緬甸、泰國、印度尼西亞。模式標本產地:雲南 (思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