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是2011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家藥典委員會。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
  • 作者:國家藥典委員會
  • ISBN:9787506748643
  • 頁數:1268
  •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4月1日
  • 裝幀:精裝
  • 開本:16開
  • 產品尺寸:30 x 22.2 x 4.8 cm
內容簡介,目錄,總論,各論,

內容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0年版)》以下簡稱《臨床用藥須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中國藥典》)配套叢書之一。2010年版《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的編寫屬探索性、開創性的工作,本卷包括總論和各論兩部分。總論系統介紹了中藥的發展歷史、遣藥組方規律以及中藥化學、中藥藥理毒理與遣藥組方的關係。各論按藥物功能分類,共介紹了656種藥物,其中包括正品547種,附藥109。每類藥物設有概說,介紹該類藥物的總體情況,並在本章最後總體介紹病證用藥。正品藥物按中文名稱、漢語拼音名、藥材來源、炮製、性味歸經、功能與主治、效用分析、配伍套用、鑑別套用、方劑舉隅、成藥例證、用法與用量、注意、本草摘要、化學成分、藥理毒理、參考文獻等項分別撰寫。《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0年版)》的編寫突出了以指導臨床安全合理使用中藥為中心的原則,做到了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密切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0年版)》在詳盡地論述傳統用藥規律的同時,又吸取了國內外中藥飲片的臨床套用、化學成分及藥理毒理的研究成果,為安全合理使用中藥提供了現代的科技支撐,較好地解決了繼承與發揚,傳統與現代的關係,既發皇古義,又汲取新知,做到了繼承不離古,發揚不離宗。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0年版)》收載品種眾多、內容豐富、信息量大,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較高的權威性,是一部密切結合臨床,反映目前中藥用藥與研究方面進展的優秀著作,也是廣大臨床中醫工作者案頭必備的工具書。

目錄

總論

第一章 中藥的發展歷史
一、原始社會藥物的起源
(遠古~公元前21世紀)
二、夏商周時代(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221年)
三、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四、兩晉南北朝時期
(公元265~581年)
五、隋唐時期(公元581~907年)
六、宋金元時期(公元960~1368年)
七、明代(公元1368~1644年)
八、清代(公元1644~1911年)
九、民國時期(公元1911~1949年)
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49年10月以後)
第二章 準確辨證是遣藥組方的核心
一、中醫辨證與遣藥組方
二、辨病論治與遣藥組方
三、微觀辨證與遣藥組方
第三章 明確治則是遣藥組方的先導
一、中醫治則的基本內容
二、中醫治則與遣藥組方
第四章 確立治法是遣藥組方的依據
一、中醫常用的治療方法
二、中醫治法與遣藥組方
第五章 君臣佐使是遣藥組方的規律
一、君臣佐使制方規律
二、君臣佐使變化規律與遣藥組方
第六章 優秀名方是遣藥組方的典範
第七章 精通藥性是遣藥組方的基礎
一、精通藥性必須掌握藥物來源
二、精通藥性必須掌握藥物炮製
三、精通藥性必須掌握藥性理論
四、精通藥性必須掌握配伍規律
五、精通藥性必須掌握用藥禁忌
六、精通藥性必須掌握藥物的用量用法
七、精通藥性必須掌握好鑑別用藥
第八章 中藥化學成分是遣藥組方的物質基礎
第九章 中藥藥理毒理是遣藥組方的科學依據
一、中藥藥理學研究是遣藥組方的科學支撐
二、中藥毒理研究是遣藥組方的安全保障

各論

第一章 解表藥
一、發散風寒藥
麻黃
桂枝
紫蘇葉
附:紫蘇梗
生薑
附:姜皮
香薷
荊芥
附:荊芥穗、荊芥穗炭
防風
羌活
白芷
細辛
藁本
蒼耳子
辛夷
鵝不食草
西河柳
零陵香
二、發散風熱藥
薄荷
牛蒡子
蟬蛻
桑葉
菊花
蔓荊子
柴胡
升麻
葛根
附:粉葛、葛花
淡豆豉
附:大豆黃卷
浮萍
木賊
谷精草
蕤仁
第二章 清熱藥
一、清熱瀉火藥
石膏
南寒水石
北寒水石
知母
蘆根
天花粉
淡竹葉
鴨跖草
梔子
夏枯草
決明子
密蒙花
青葙子
西瓜霜
二、清熱燥濕藥
黃芩
黃連
黃柏
附:關黃柏
龍膽
附:紅花龍膽
秦皮
苦參
白鮮皮
苦豆子
附:苦豆草
三棵針
功勞木
積雪草
青葉膽
水飛薊
三、清熱解毒藥
金銀花
附:山銀花、忍冬藤
連翹
穿心蓮
大青葉
附:蓼大青葉
板藍根
……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