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南化塘幅(I49EO18012)1︰5萬區域地質調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南化塘幅(I49EO18012)1︰5萬區域地質調查》是西安工程學院為主要完成單位,胡健民、李俠、宋子新、郭力宇、劉護軍、孫德成、王翔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南化塘幅(I49EO18012)1︰5萬區域地質調查
  • 類別 :科研項目
  • 主要完成單位:西安工程學院
  • 主要完成人:胡健民、李俠、宋子新、郭力宇、劉護軍、孫德成、王翔
基礎信息,項目摘要,

基礎信息

獲獎序號
19980026
項目名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南化塘幅(I49EO18012)1︰5萬區域地質調查
主要完成單位
西安工程學院
主要完成人
胡健民、李俠、宋子新、郭力宇、劉護軍、孫德成、王翔
獲獎證書編號
KC—98—2—26
獎種
勘查
等級
二等

項目摘要

南化塘幅地質圖地理位置:東經110°45′—111°00′,北緯33°00′—33°10′,面積431.46平方公里,行政區劃屬湖北省鄖縣,西北角跨陝西省商南縣一小部分。地質位置為揚子地塊北緣(也稱南秦嶺構造帶)。 1、首次在測區內進行了沉積地層與層序地層學研究,發現了三個沉積不整合界面,並以此為骨架建立了層序地層格架。 2、較為成功地在淺變質火山岩區用雙重填圖方法,結契約位素年代學資料,確定中元古宙武當山群與晚元古宙耀嶺河組之間的不整合接觸關係,證明了早晉寧運動的存在。 3、首次在測區發現藍片岩,填補了藍片岩在該區空間分布的空白。 4、在寒武系底部和奧陶系發現了兩個化石層,是本圖幅區調工作的重要突破。 5、建立起與秦嶺主縫合帶碰撞作用同期的伸展滑脫構造,並確認其與南秦嶺總體向南推覆相反的運動學方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