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職碩士
- 外文名:Master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 重要特徵:緘默知識的習得
- 性質:職業性學位
- 意義:為學校培養“雙師型”教學人才
基本情況,習得意義,習得途徑,習得教學改革,
基本情況
旨在為中等職業學校培養既懂得相關基礎理論,又能進行相關實踐的高級“雙師型”教師[1]。中職碩士培養目標中對實踐有較高的要求,而緘默知識在實踐性技能的習得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培養過程中重視緘默知識的習得是中職碩士的重要特徵。積極探索中職碩士培養過程中緘默知識的習得途徑,並據此對中職碩士的教學進行改革,對於提高中職碩士的培養質量,促進其今後的職業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習得意義
緘默知識(tacit knowledge,也有人譯作默會知識、隱性知識)的概念,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化學家和思想家波蘭尼(Polanyi)於1958年在《人的研究》一書中首次提出,指那些不能通過語言、文字或符號進行邏輯說明、高度個體化、難以形式化的並且以整體經驗為基礎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知識。緘默知識是相對於顯性知識而言的。顯性知識指那些可以明確表達的知識,用語言、文字或其它可記錄、可理解、可傳遞的形式表達,在社會上可廣泛交流共享的知識。而這種廣泛交流共享往往是通過使緘默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而達成的。
那么,就實踐性技能的習得過程而言,緘默知識是如何轉化的?擁有實踐性技能的個體,如何才能將自己的緘默知識發掘出來。一部分經過系統化、邏輯化,轉化為顯性知識,供學習者學習,從而使學習者習得技能;另一部仍為緘默知識,需要在一定的情景下,通過恰當的方式,才能傳授給學習者。學習者習得技能以後,需要經過強化訓練和精加工,才能使技能更加嫻熟,進而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實踐性技能的習得過程中。
在整個轉化過程當中,從發掘者來看,緘默知識的發掘受發掘者的智力水平、經驗積累和表達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從學習者來看,技能的習得受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和領悟能力等因素影響。中職碩士習得緘默知識有何意義呢?首先,中職碩士實踐性技能的掌握,需要緘默知識。一個經驗豐富的維修師傅,只要聽機器發出的聲音,就可以判斷出機器是否有故障以及可能的故障在哪裡。這裡的經驗豐富,便是有較多的緘默知識。正是通過多年的維修經驗,不斷積累機器維修的緘默知識,維修師傅才掌握了維修機器的實踐技能。其次,中職碩士實踐性技能的維持,需要緘默知識。Ammons等人(1958)發現,技能的保持時間依賴於技能的獲得方式。通過內隱策略習得的技能能夠保持相對較長的時間,而通過外顯策略獲得的技能只能保持相對較短的時間[2]。而內隱策略學習的產物,就是緘默知識。通過緘默知識量的積累,可以使實踐性技能維持更長的時間,進而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習得途徑
由上可知,緘默知識的習得,需要通過恰當的途徑才能實現。中職碩士習得緘默知識可能存在若干途徑,從近幾年的實踐來看,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
(一)現代師徒制
現代師徒制,是指在企業里,資歷較高的、有豐富的工作經驗的老員工(師傅),指導新進入企業的、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的新員工(徒弟)進行實踐性技術工作,使新員工逐漸掌握工作技能的模式。中職碩士在學習指導上,實行“雙導師”制,即校內學術導師指導和校外專業導師指導相結合[3]。中職碩士培養過程中,要求其在企業接受專業導師的指導,這實際上便是現代的師徒制。“獲得任何形式的知識在某種程度上不是簡單的通過埋頭學習知識的符號表達就能做到的,這些知識必須從行家裡手那裡才能學到。”[4]這裡說的行家裡手,便是有豐富的工作經驗的師傅。也就是說,緘默知識可以從師傅的實踐指導中獲得。在企業中,企業專業導師在指導中職碩士的過程中,將自身積累的經驗,難以用文字、語言和數字公式等來精確表達的個人觀點、行為等在潛移默化中傳授給他們。中職碩士在企業專業導師的指導下,通過觀察、模仿等方式,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不知不覺地領悟到導師的工作技巧,甚至領悟到了一些連導師都不是非常清楚的技巧,從而大大提高了中職碩士的實踐技能。
(二)行動學習法
何謂行動學習?英國學者伊恩·麥吉爾(Lan Mc Gill)和利茲·貝蒂(Liz Beaty)指出:“行動學習是一個以完成預定的工作為目的,在同事支持下的持續不斷地反思與學習過程。行動學習中,參加者通過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反思他們自己的經驗,相互學習和提高。”[5]行動學習強調個人經驗對學習的意義,更關注的是對以往經驗的總結與反思;強調在掌握技能的過程中,不僅要能知道、會行動,而且要從深刻反思中獲得經驗提升,從而使個人的技能更加熟練。“中職碩士培養在授課方式上,採用‘師生研討+學員反思’方式。”[3]這種學習方式就是行動學習。中職碩士大都是具有三年以上第一線教學經歷、教育業務較強的在職普通中學專任教師或教育管理人員。由於他們都來自教育、教學工作的第一線,因此他們對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都深有體會。由中職碩士主動提出實際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然後由學習小組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案,最後付諸行動。中職碩士通過對過去經驗的總結與反思進行學習,然後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接著制定計畫,最後使計畫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在這個過程當中,對過去經驗、技能的規律與要領反思與總結的過程,就是中職碩士將零散的緘默知識不斷系統化、條理化的過程,也是中職碩士習得緘默知識,促使個體技能不斷提高的過程。
(三)網路部落格(Blog)式
網路日誌(Blog)是一種以網際網路為載體的日誌形式,於1997年在美國出現[6]。個人可以將自己的感悟、經驗、技巧等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布到網上與他人共享,同時為他人提供思維的前提和原料。還可以在他人對自己的信息的回覆中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發,在與他人的共享和交流中使自己也得到提升。中職碩士由於自身的特殊性,在學校集中學習的時間僅為一年左右。那么如何使中職碩士在集中學習時間比較少的情況下,又能保證其培養質量,使其實踐技能有所提高呢?網路部落格便成為一種很好的解決途徑。在網路部落格中,導師通過部落格,將個人的技術、訣竅、直覺、想像與創意等發布在網上,這實質上便是將自己平時的那些零散的緘默知識系統化、語言化的表達出來。中職碩士便可以隨時隨地瀏覽導師的部落格,從中得到啟發,還可以在導師的部落格上回復、留言,就自己關注的問題與導師和其他人交流。在瀏覽並與導師探討實踐技能的訣竅、技巧、要領的過程中,便習得了導師的緘默知識,並將這些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實踐操作當中,從而使自己的操作技能更加嫻熟。同時,這種模式也有利於中職碩士的分散學習,使其可以自由安排學習時間和進度,從而解決中職碩士的工作和學習時間衝突的問題。
習得教學改革
基於以上對中職碩士緘默知識習得途徑的探討,結合中職碩士與現存的學術碩士的不同之處,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其教學進行改革。
(一) 教學目標崗位化
中職碩士的培養目標是既懂理論又能進行相關實踐的“雙師型”教師,因此,中職碩士的教學目標,應該針對“雙師型教師”這一特定的崗位,既要重視培養中職碩士的學術素養,又要重視其工作崗位的實踐技能。提高學術素養主要通過通識課程和專識課程來實現,提高實踐技能主要通過專識課程和特識課程來實現。其中,通識課程指職業教育基本理論,專識課程指專業知識和技術,特識課程指與所學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課程。所以,中職碩士比較適合的課程結構為“通識課程+專識課程+特識課程”。通過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培養和訓練,使中職碩士達到“雙師型”教師的標準。這樣的中職碩士既具備較高的學術素養,可以上講台、做研究,又具備較強的實踐技能,可以帶實訓、搞研發,從而達到“雙師型教師”這一崗位要求。
(二) 教學過程情景化
中職碩士的教學過程,應該與實際的工作情景相結合,使其置身於真實的情境之中,而不是照搬書本上的那些與實際情景相去甚遠的理論。還應該注重其職業情景,重視其緘默知識的習得。採用現代師徒模式,將中職碩士技能的訓練放到真實的職業情景之中。通過在企業中真實的工作環境和體驗,通過與企業中專業導師的學習和交流,達到真正的“做中學”,從而提高中職碩士的技能水平。採用行動學習模式,以解決中職碩士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為中心,小組研究解決。通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經驗,通過反思來獲得提升,從而有利於其今後的職業發展。
(三) 教學手段現代化
中職碩士培養,應該注意更新教學手段,採用適合自身特點的、利於其今後職業發展的教學手段。現代化的網路技術是解決中職碩士集中學習時間短、工學結合矛盾的一條很好的途徑。建立部落格社群,利用遠程教學,中職碩士就可以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和進度,這樣就可以很好地解決其工作和學習的時間分配問題。“教育部落格不僅是信息呈現的平台,由於它連線著人們的思維,因而它是教師群體思維互動的平台,是師生學習實踐共同體的環境或載體。”[7]中職碩士通過部落格與導師互動交流,既可以從中獲得許多反饋與啟發,而且可以使許多思考、心得、訣竅得以共享,從而可能在多人的思想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
(四) 教學評價多樣化
教學過程和手段的革新必然要求教學評價體系也做出相應的調整。首先,中職碩士對所開設的通識課程和專識課程至少都應達到及格的標準;對所開設的特識課程,應該能夠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其次,中職碩士的學位論文應注重其實用性,選題應該結合工作崗位的實踐,側重於教學實踐,針對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找尋解決問題的對策,或是探索指導教育實踐的理論等,論文應該通過答辯。再次,應該注重企業和用人單位對中職碩士的評價與鑑定。中職碩士是否真正達到了“雙師型”教師的標準,最終的決定權應該在企業和用人單位。中職碩士在企業和用人單位實習後,企業和用人單位為其填寫評價與鑑定意見。評價與鑑定合格者,才能授予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