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比較研究發現,中美課堂“問題行為學生”的不同之處體現了中國“倫理型群體取向”與美國“契約型個體取向”的社會化模式差異,但兩者的共同之處反映了當前課堂教學在實現學生社會化過程中面臨的兩大難題:課堂教學如何適應家庭、社區、網路媒體等其他社會化方式的變化,如何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當我國傳統社會化模式遭遇多元文化衝擊時,課堂教學要更好地促進學生社會化,就要有限度的開放知識邊界和社會邊界,關注學生現實生活,改變學生課堂參與方式,重塑教師權威。
基本介紹
- 書名:中美課堂“問題行為學生”比較研究:兼論課堂教學實現學生社會化的困境與出路
- 作者:楊清
- ISBN:9787513043878
- 類別:人文社科類 | 教育、心理學
- 頁數:208頁
- 定價:48元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8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千字數:22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課堂中“問題行為學生”作為社會建構的結果,是在課堂教學中被教師認為違反一定社會化標準的學生。本書通過比較研究發現,中美課堂“問題行為學生”的不同之處體現了中國“倫理型群體取向”與美國“契約型個體取向”的社會化模式差異,但兩者的共同之處反映了當前課堂教學在實現學生社會化過程中面臨的兩大難題:課堂教學如何適應家庭、社區、網路媒體等其他社會化方式的變化,如何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當我國傳統社會化模式遭遇多元文化衝擊時,課堂教學要更好地促進學生社會化,就要有限度的開放知識邊界和社會邊界,關注學生現實生活,改變學生課堂參與方式,重塑教師權威。
作者簡介
楊清,女,1980年出生,湖北枝江人。
1998年至2009年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學習,2009年獲教育學博士學位。
2007年9月至2009年5月,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做訪問學者,接受聯合培養。
2009年至2011年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做博士後。
2010年《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評價研究》獲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多次參與國家哲社重大課題、北京市重點課題研究。
目錄
一、研究緣起
(一)課堂教學是實現學生社會化的重要途徑
(二)學生社會化基本條件的變化帶來衝擊
(三)課堂教學實踐中學生社會化問題凸顯
(四)中美課堂中“問題行為學生”比較研究的可行性
(五)社會科學範式之爭提出的挑戰
二、研究設計
(一)核心概念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內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課堂教學實現學生社會化的歷史審視
一、課堂教學實現學生社會化的歷史脈絡
(一)16世紀至19世紀末:強調“教化”的課堂教學
(二)19世紀末至20世紀80年代:強調“內化”的課堂教學
(三)20世紀80年代以來:關注“教化—內化—生成”的課堂教學
二、課堂教學實現學生社會化的理論考察
(一)功能主義視角下的相關研究
(二)衝突論視角下的相關研究
(三)互動論視角下的相關研究
第二章中國課堂中的“問題行為學生”
一、研究方法與過程
(一)研究方法的選擇
(二)研究過程
二、研究結論
(一)中國課堂中“問題行為學生”的具體表現與分類
(二)中國課堂中“問題行為學生”的基本特點
(三)中國教師對課堂中“問題行為學生”的應對方式與處理程式
第三章美國課堂中的“問題行為學生”
一、研究方法與過程
(一)研究方法的調整
(二)研究過程
二、研究結論
(一)美國教師對中國課堂中“問題行為學生”的基本看法
(二)美國課堂中“問題行為學生”的具體表現與基本特點
(三)美國教師對課堂中“問題行為學生”的應對方式和處理程式
第四章中美課堂中“問題行為學生”的共性分析
一、中美課堂中“問題行為學生”的共性
二、課堂教學實現學生社會化困境:中美面臨的共同問題
(一)學校教育擴張背景下課堂教學實現學生社會化所面臨的變化
(二)課堂教學實現學生社會化過程中面臨的兩大困境
(三)課堂教學實現學生社會化的困境實質
第五章中美課堂中“問題行為學生”的差異分析
一、 中美課堂中“問題行為學生”的差異
(一)中美課堂中“問題行為學生”的差異表現
(二)中美課堂中“問題行為學生”的差異實質
二、中美課堂中“問題行為學生”存在差異的文化分析
(一)倫理型群體取向:中國傳統文化視閾下的社會化模式
(二)契約型個體取向:美國文化視閾下的社會化模式
三、中國傳統文化視閾下社會化模式面臨的衝擊
(一)縱向傳遞——中國傳統文化遭遇市場經濟的衝擊
(二)橫向傳播——中國傳統文化遭遇西方文化的挑戰
第六章走出課堂教學實現學生社會化的困境
一、邊界封鎖:課堂教學實現學生社會化困境的具體原因
二、邊界開放:走出課堂教學實現學生社會化困境的可能出路
(一)課堂教學知識邊界的開放
(二)課堂教學社會邊界的開放三、有限度地開放邊界:建立促進學生社會化的課堂教學
(一)拓展教學內容: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
(二)改變學生參與方式:從接受式參與到互動式參與
(三)重塑教師權威:從制度權威到個人權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