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環太平洋成礦帶成礦規律對比與資源評價技術研究》是由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邱瑞照、劉志剛、譚永傑、趙志丹、周 肅、呂志成、陳秀法、Stephen D. Ludington、Kate Gans、Niki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美環太平洋成礦帶成礦規律對比與資源評價技術研究
- 第一完成單位: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
- 主要完成人:邱瑞照、劉志剛、譚永傑、趙志丹、周 肅、呂志成、陳秀法、Stephen D. Ludington、Kate Gans、Niki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 20190200 | ||||
成果名稱 | 中美環太平洋成礦帶成礦規律對比與資源評價技術研究 | ||||
第一完成單位 |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 | ||||
主要完成人 | 邱瑞照、劉志剛、譚永傑、趙志丹、周 肅、呂志成、陳秀法、Stephen D. Ludington、Kate Gans、Niki | ||||
研究起始日期 | 2012-01-01 | ||||
研究終止日期 | 2015-05-01 | ||||
主題詞 | 成礦規律對比;大規模成礦;資源評價與選區;中美環太平洋成礦帶 |
成果摘要
項目採用“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初步建立了中國東部、美國西部基礎地質礦產資料庫,開展了中國東部、美國西部中新生代構造-岩漿-成礦事件序列研究,全面對比了環太平洋成礦帶成礦規律,提出了中國東部(晚中生代)、美國西部(新生代)大規模成礦作用與太平洋板塊並無直接關係的新認識,並首次將造山帶垮塌過程分為三個階段,以青藏高原為代表的造山帶屬於初始垮塌階段,以美國西部科迪勒拉為代表的屬於不完全垮塌階段,以中國東部為代表的屬於完全垮塌階段。對於重新認識該區大規模成礦作用背景、成礦規律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在吸收包括美國“三部式”和其他方法技術優點基礎上,提出和總結了“基於地質過程解析的資源評價與選區方法”,該方法強調從“動態”角度進行評價與選區,不同於美國“三部式”的“靜態”評價 ,在思路 、方法和理念上都是一種創新,豐富了我國資源評價方法和內容,入選《中國地質調查百項技術》(地質出版社,2016);採用該方法,結合成礦規律對比研究新認識,圈定遠景區已有企業跟進,並初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