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是中美兩國建立的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建立於1998年,分為年度會晤、專門會晤和工作組會晤三個層級。
發展歷史,建立目的,機制效果,歷年會議,
發展歷史
1998年,中美兩國國防部建立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這是中美兩軍磋商機制中歷史最久的一項,分為年度會晤、專門會晤和工作組會晤三個層級。
2023年8月5日,針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和嚴正交涉,執意竄訪中國台灣地區,中國外交部宣布了八項對美反制措施。包含了取消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等涉及軍事層面的措施。
當地時間2023年11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拜登在斐洛里莊園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兩國元首同意推動和加強中美各領域對話合作,包括在平等和尊重基礎上恢復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
建立目的
之所以建立該機制,是由於美國常年對中國進行高強度、大範圍的軍艦和飛機偵察,而中方對此當然不能坐視不管,所以極易發生摩擦,中美南海撞機事件就是此類摩擦的一個典型例子。中美雙方建立起軍事層面的日常溝通機制,正是為了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機制效果
這一溝通機制當然有益,但是從效果上看,成效有限。根本原因在於雙方看待這一問題的角度不同:
我們中國談的是戰略性問題,而美國談的僅僅是戰術性的問題,例如美方經常說“中方飛機和軍艦上次靠我們很近,威脅到我方飛機和軍艦安全”;而中方認為“美國應該減少直至取消針對中國的敵意的海空偵察。”換言之,在中方看來,美方的訴求實際上相當於在前來對中方進行挑釁、偵察的同時要求中方保證其安全,實屬無理要求。
因此,由於雙方理念的差異,中美海上安全磋商機製成立十幾年來,始終在“原地打轉”。我自己曾經帶隊去五角大樓談判美國艦機偵察的法律地位,雙方都援引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但是公約在許多地方是模糊的,可以靈活解讀的,而國家利益則是清晰的,所以雙方很難形成有效共識。
歷年會議
2021年12月15日至17日,中美兩軍以視頻會議形式舉行了本年度的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雙方就當前中美海空安全形勢進行了交流,對《中美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執行情況進行了評估,討論了改進中美海上軍事安全問題的措施,並就2022年機制會議有關事宜初步交換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