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學校訓育研究

《中等學校訓育研究》,教育類刊物,1935年7月15日創刊於上海。該刊由上海市中等學校訓育研究會編輯出版,其發行處位於上海小西門外林蔭路中國女子中學。該刊出版周期不詳,其停刊時間和原因也不詳。館中僅存該刊第一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等學校訓育研究
  • 語種:中文
  • 類別:教育類刊物
  • 創刊時間:1935年
  • 出版周期:不定期
欄目方向,文化傳統,

欄目方向

中等學校訓育研究會成立於1934年10月。因同人感到“中等學生,雖具有單獨行動之膽量,而缺乏自由獨立的能力,偶一不慎,即為外物所引誘,環境所轉移,而陷於不堪回首之苦境。”同時“現行之中等學校訓導制度與辦法,似不足以導青年於康莊大道,”故而成立該會,希望“站在改進學校訓育的立場,以客觀的態度,從事訓育上之理論與實施方法之實際的探討”。後來,因同人認為:“由參觀,調查,講演及討論問題所得各種研究材料,有整理出版就正於有道之必要”,所以創辦了該刊。
《中等學校訓育研究》為專門研究中學訓育的刊物。該刊設有論壇、講演、研究、參觀、調查、拾零、會務報告、專載等欄目。論壇、講演、研究等欄目中的文章側重於理論的探討。如《如何訓育中等學生?》、《訓育上三大觀點》、《我國訓育之今昔觀》、《訓育上的道德品性訓練》和《上海中學師範教育研究會對於訓育研究之報告》等文章。參觀和調查兩個欄目偏重於刊載介紹和研究訓育制度實施情況方面的文章,如《無錫各校訓育實施狀況》、《蘇州各校訓育實施狀況》和《上海市中等學校訓育實施狀況之比較》等文章。此外,該刊中還有介紹中等學校訓育研究會的文字和一些與學生有關的制度規定。
《中等學校訓育研究》是一份民國時期出版於上海的專門研究中學訓育的刊物。該刊的出版反映了當時部分教育界人士對於如何推進教育事業發展的看法。該刊中刊載了大量關於中學訓育的文章,對於研究當時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均有一定的幫助。

文化傳統

《卷頭語》
一個心理上突起激烈變化的青年——中學生——,跳上了四顧茫茫的海船——尤其是華洋雜處環境複雜的上海中等學校——,手中沒有得到一個指南針,辨不出東南西北的方向,時而前進,時而後退,左盪右激,終於找不到“彼岸”,這是多么地令人懸心吊膽!
所謂“智識愈高,道德愈低”,“文人無行”,“儒以文亂法”,造成種種紛擾,小則敗家亡身,大則危邦亂國,都可以說是“有教無訓”的結果。新近教育學者,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對於學校訓育,特別注意。
小學生年齡較小,膽子不大,“可愬性”很強,遇事多聽師長的指導,訓導工作比較容易措手;大學生年齡較大,分析環境與辨別是非之能力較強,訓導工作亦可“取大舍小”稍加放鬆。獨有中等學生,雖具有單獨行動之膽量,而缺乏自由獨立的能力,偶一不慎,即為外物所引誘,環境所轉移,而陷於不堪回首之苦境。現行之中等學校訓導制度與辦法,似不足以導青年於康莊大道,故同人等起而組織中等學校訓育研究會,站在改進學校訓育的立場,以客觀的態度,從事訓育上之理論與實施方法之實際的探討。
惟查普通學術研究團體,難免有“掛羊頭賣狗肉”名不符實之處;甚至以研究為名,而進行“鬧意見”“爭委員”的亦所見不鮮。本會為避免這種惡習——尤其是政治活動——,特規工作範圍為參觀,調查,討論問題,請專家講演等項,其他活動概不與聞;並規定每月輪流至各學校開會,以輪值學校之訓育主任為主席,不另設幹事長或常務等名義。一切以實際為務,而不尚外表與虛名。
一年以來,同人等本著此種精神,從事實際工作,以往未參加本會之學校,亦紛紛報名參加,現有會員三十二校。大家認為由參觀,調查,講演及討論問題所得各種研究材料,有整理出版就正於有道之必要,本刊即於是而誕生。
惟中等學校訓育問題,頭緒萬端,當非同人得儘量研究與發表。故本刊之誕生,不過揭開研究之序幕而已,至於排演名劇,尚望海內教育學者,大家出馬。即本刊謬誤之處,亦望學者閱者有以指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