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立貨幣政策論

中立貨幣政策論亦稱“中性貨幣政策論”。主張使貨幣保持嚴格中立,不對經濟產生任何實質的影響,以實現經濟均衡的政策理論。這一理論淵源於瑞典學派創始人J·G·K·魏克塞爾提出的 “中立貨幣”概念,其含義是指在真實分析或靜態分析中,必須除去貨幣的擾亂作用,貨幣僅僅作為表現價值的計量單位,不涉及貨幣的作用及理論問題。但是,將貨幣中立作為貨幣政策目標加以著重強調的則是奧地利經濟學家、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代表人物F·A·哈耶克。他在其1931年出版的 《物價與生產》一書中,系統闡述了這一思想,據以說明貨幣中立是經濟均衡的條件。中立貨幣政策思想問世以後,曾贏得英國經濟學家羅伯遜和美國經濟學家西斯蒙的讚譽和支持。此後,當代經濟學家D·帕廷金在其1965年出版的 《貨幣、利率和價格》一書中,進一步發展了這一理論及政策思想。

中立貨幣政策論認為,現代經濟的困擾主要來自貨幣供給量的變動,貨幣供給的每一次改變,都 “將貨幣細菌深深地植入了經濟機體之中”,從而破壞了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均衡,使經濟陷入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的泥潭。相反,如果貨幣數量保持不變,商品相對價格 (特別是生產資料價格同消費品價格的相對關係) 就可能穩定不變,經濟就會完全處於零通貨膨脹或零通貨緊縮的理想狀態中。此時貨幣對總產出、總購買、總銷售以及商品和勞務價格均不產生干擾,起著嚴格的中立作用。中立貨幣政策說還認為,如果產出的增加是來自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那么即使不改變貨幣工資額,勞工的實際工資收入也會隨物價的降低而上升。既然如此,那么,在貨幣流通速度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就可以通過使“有效”貨幣量 (M·V) 保持穩定的辦法,來實現經濟景氣的穩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