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現村

中石現村

中石現村全村共有戶數470戶,人口1350人,位於海陽市東北部,北與乳山接壤,西與河北為鄰,離高家1.5公里,交通發達便捷。

基本介紹

簡介,經濟建設,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簡介

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朱吳鎮中石現村,全村共有戶數470戶,人口1350人,位於海陽市東北部,北與乳山接壤,西與河北為鄰,離高家1.5公里,交通發達便捷。
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朱吳鎮中石現村
中石現村委班子及黨員隊伍:村黨支部成員3人,村委成員3人,其中國中學歷4人,兩委班子團結協作,工作認真負責,黨員63名。
耕地總面積2560畝,糧田面積1200畝,主要經濟作物面積1360畝,板栗示範園2000餘畝,果品有蘋果、梨,村集體資產淨值10萬元,集體可支配財力5.4萬元,集體年經營性收入3.4萬元,農民收入主要以板栗種植為主,農民人均純收入5126元。

經濟建設

中石現村共有板栗面積824畝,99年通過國家工商總局註冊了“石豐”商標,石豐板栗橢圓形,個頭大,整齊,色澤美觀,熟食品質上乘,栗仁含脂肪4.3%,蛋白質9.8%,澱粉61.2%,還原糖2.9%,產量高,耐貯藏,收成早,年產量在260噸以上。朱吳鎮中石現村註冊成立了板栗專業合作社,日前舉行了揭牌儀式。
揭牌儀式上,市農業經管站、朱吳鎮領導及周邊村的村民代表前來祝賀,對合作社寄託了高度的期望和憧憬。合作社將以服務入社民眾為宗旨,統一銷售,統一價格,切實增加社員收入。目前入社民眾達百餘戶,合作社的成立將對提高農民收入,推動農民致富奔小康將起到重要作用。
朱吳鎮中石現村村委主任於龍雲說,成立合作社主要是為了把民眾的板栗集中銷售,這樣價格能夠均衡讓村民得到一定的實惠。據了解,中石現村板栗種植已有四十多年歷史,目前板栗種植已形成一定規模,該村板栗園達3000多畝,人均兩畝板栗園。由於有豐富的種植經驗和技術管理並引進了新品種——石豐,全村的板栗產量非常可觀。村民於革新就是板栗種植大戶,他擁有板栗園30畝,年收入達到3萬多元。於革新對於合作社的成立感到由衷高興。他說,他覺得村里成立合作社以後板栗的價格能賣得更高,老百姓收入自然而然就多了。
中石現村品牌石豐中石現村品牌石豐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1年,成立中石現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為40%。1965年,成立石現農業中學,學生30餘人。1968年,農中改稱石現聯中,學生80餘人。1975年,由聯辦村共同出資20餘萬元,修建石現聯中新校舍。1978年,改為三年制,教職工20多人,學生360餘人。之後,教學設施逐步配套,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44人。 1992年,村購買電影放映機1台,自放電影,活躍了民眾文化生活。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僅150公斤左右。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21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250公斤,全村收入22萬元。2002年,有各種運輸車220輛,機車30輛,電話120部,彩電218台,電冰櫃16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彎曲不直,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5平方米。1972年,村統一規劃,在河北岸建新房區,並拆遷舊房子,每平方米補助5元錢,大部分農戶住上了新瓦房。2002年,新房區已有住戶300餘家,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0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5年,投資1萬多元,修建糧庫12間。1994年,村民每戶籌資200元,安裝閉路電視。1996年,每戶籌資200元,安裝自來水。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8年,於保田在本村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1年10月,成立黨支部,於保田任黨支部書記,時有黨員4人。在黨支部領導下,相繼組織互助組,開展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組織支前隊50餘人,隨軍參加萬第戰鬥。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36人。2002年,有黨員小組8個,黨員69名。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於保田、于思太、於鳳江、於作伍、於天雲、於孟敏、於丁濤、於奎河、於孟川。於天雲任職以來,村黨支部多次被評為海陽縣(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3月,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於奎成、於風江、于思太、於春芝、於奎章、於奎加、于樂章、於作伍、於全勇、於仲亭、於丁成。1992年,本村被評為海陽縣文明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