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軍馬場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西北郊,始建於1947年3月,是東北民主聯軍組建的我軍第一個軍馬場。下屬9個農業分場和1個磚場、1個酒廠分布在寧安市、海林市和樺楠縣境內。全場總面積24.37萬畝,其中耕地9萬畝,林地11萬畝。農業產品豐富,工業主要生產空心磚、沸石粉、軍中王系列酒類。 牡丹江軍馬場走過六十個春秋,已經逐漸地成熟起來,它既承載了幾多榮光幾多憂愁,也承載了幾多責任幾多希望。它在歷史長河中只是一個里程碑,馬場人定會抓住這一變化所帶來的轉折和機遇,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邁進。
基本介紹
- 中文隊名:牡丹江軍馬場
- 所屬地區:牡丹江
- 成立時間:1947年2月
- 擁有者:軍轉民
- 知名人物:鄭新潮,邵清廉,載濤,
- 主要榮譽:在戰爭中發揮光輝的軍事歷史
馬場背景,歷史沿革,初始與創建,日軍戰俘,首任場長變動,輸送軍馬,十姐妹放牧班,牡丹江軍馬場,
馬場背景
在祖國東北邊陲張廣才嶺東麓,有一座明珠城市——牡丹江,清澈晶瑩的鏡泊湖水沿著牡丹江穿城而過,千年不息奔向海洋。三面環山的地理,獨具一格的水質,山城特有的氣候,孕育著這座城市的物華天寶,山川毓秀,人傑地靈。
場部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西北郊的牡丹江軍馬場,始建於1947年3月,是東北民主聯軍組建的我軍第一個軍馬場。今天馬場在寧安市、海林市和樺楠縣境內下屬9個分場和1個磚場、1個酒廠分布在寧安市。全場總面積24.37萬畝,其中耕地9萬畝,林地11萬畝。農業產品主要有大豆、玉米、小麥、水稻等糧食作物和其他經濟作物。工業主要生產空心磚、沸石粉、軍中王系列白酒、軍馬小燒酒和各種果酒,其發展前景極其廣闊。
1948年10月1日,東北軍區炮兵司令員兼炮兵學校校長朱瑞,在遼瀋戰役攻克義縣的作戰中英勇犧牲。為了紀念朱瑞將軍,10月3日,中共中央軍委命名東北軍區炮兵學校為朱瑞炮兵學校。10月16日,馬場改名為“東北軍區朱瑞炮兵學校軍馬場”.鄭新潮在籌建延安炮校、宣化炮校、東北民主聯軍炮校和東北軍區朱瑞炮校,在東北軍區朱瑞炮校軍馬場任場長(牡丹江軍馬場首任場長)。
走過六十個春秋的牡丹江軍馬場,它既承載了歷史的榮光和幾多憂愁,也肩負著歷史的責任和希望。在它的歷史長河中只是一個里程碑,馬場人定會抓住轉折機遇,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邁進。
歷史沿革
1948年,朱瑞在遼瀋戰役攻克義縣的作戰中英勇犧牲。為了紀念朱瑞將軍,10月3日,中央軍委命名東北軍區炮兵學校為朱瑞炮兵學校。10月16日,馬場改名為“東北軍區朱瑞炮兵學校軍馬場,這是牡丹江軍馬場第一次易名。鄭新潮繼任場長,隨著隸屬關係的變化,馬場的發展歷程中曾多次易名。1956年10月隸屬黑龍江省農墾局,改名為黑龍江省鐵道兵牡丹江種畜場。1961年10月重新歸屬總後勤部,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牡丹江軍馬場”。2001年9月整體移交中牧集團以後,定名為中牧集團牡丹江軍馬場。
1948年5月和1949年10月,炮兵司令部和東北人民政府,先後撥給馬場20多根金條和16億元東北流通券用於購買種馬,馬場從海拉爾先後買回230餘匹種馬進行繁殖。在此基礎上,又先從日本戰俘營選挑十幾名日本獸醫和畜牧技術人員。其後又選派技術人員參加國家農業部聘請前蘇聯專家在張北開辦的人工授精培訓班學習,並在今後幾十年的育種中嚴格按蘇聯的人工授精操作規程進行配種。新出生的馬駒,無論從腕力上還是從奔跑能力上,都分別優於民馬。馬駒長大後,馬場人像歡送自己的子女參軍一樣,將其頭戴紅花,、敲鑼打鼓地送往解放戰爭的前線。
1949年11月1日,經炮校黨委研究決定,將馬場由營級升為團級,組建臨時黨委。此間,鄭新潮依然任場長。 1949年底和1950年初,經省政府和炮兵司令部批准,馬場將原來的買草點—肇東牧場和日偽時期的興安牧場—內蒙古扎蘭屯牧場接收作為分場。一年多以後,這兩個分場分別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馬場和第三軍馬場,牡丹江軍馬場為總場。以後這兩個場又分別改為肇東軍馬場和扎蘭屯軍馬場,並從肇東軍馬場分出四方山軍馬場。在此後的幾十年里,牡丹江軍馬場先後為兄弟軍馬場輸送數十名場級幹部和數百名技術幹部,當時,軍馬場是全軍馬業技術人員的搖籃。有的轉業復員後在全國各地方發揮了作用。 1950年10月1日,時任東北人民政府主席的高崗,在瀋陽慶祝建國一周年集會上,騎著牡丹江軍馬場選送的名為“日門”的日本血統馬檢閱部隊,煞是威風凜凜,所見之人無不誇讚此馬培育得好。1951年6月4日,毛澤東主席親自委任的中央軍委馬政局顧問——前清皇親載濤,在軍委辦公廳辦公室副主任胡小關和馬政局(籌)局長鄭新潮的陪同下視察馬場。傳達了“十年馬政規劃”,觀看了馬匹調教,登上“閱馬台”檢閱軍馬,並揮筆題字“牧馬山莊”。1952年8月1日,中央軍委在北京天壇舉行“八一”運動會,馬場派李樹德等6人帶賽馬參加了跳障礙、鑽火圈、跳板凳、跳高等項目,奪得第一名,獲銀杯獎。毛澤東、朱德等中央首長觀看了比賽。 1954年8月,解放軍總後勤部批示:牡丹江等各場從即日起實行企業化管理,廢除軍事供給制,部分現役軍人辦理復員轉業。 這一年,由於引進前蘇聯純種馬87匹,育種方針由“改良民馬”轉為“純種繁殖”,採用人工授精的方式,用洋種公馬與三河馬、草原蒙古馬進行雜交改良,培育出洋雜馬駒1000餘匹。為了更好地適應戰爭需要,從1963年起,軍馬場在發展軍馬的同時,積極繁殖和發展吃料少、耐粗飼、抗病力強的軍騾。同時還按照總後勤部制定的符合戰爭需要的“五大標準”要求培育軍馬和軍騾,重新調整了養馬布局,將飼養方法由“舍飼”為主改為以放牧為主。
在牡丹江軍馬場的幾十年養馬史上,在曾三次遭受大規模“馬傳貧”瘟疫的影響下,累計生產軍馬和軍騾12.5萬匹,為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和對越反擊戰做出了重要貢獻,對於促進民馬改良也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1949年11月1日,經炮校黨委研究決定,將馬場由營級升為團級,組建臨時黨委。此間,鄭新潮依然任場長。 1949年底和1950年初,經省政府和炮兵司令部批准,馬場將原來的買草點—肇東牧場和日偽時期的興安牧場—內蒙古扎蘭屯牧場接收作為分場。一年多以後,這兩個分場分別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馬場和第三軍馬場,牡丹江軍馬場為總場。以後這兩個場又分別改為肇東軍馬場和扎蘭屯軍馬場,並從肇東軍馬場分出四方山軍馬場。在此後的幾十年里,牡丹江軍馬場先後為兄弟軍馬場輸送數十名場級幹部和數百名技術幹部,當時,軍馬場是全軍馬業技術人員的搖籃。有的轉業復員後在全國各地方發揮了作用。 1950年10月1日,時任東北人民政府主席的高崗,在瀋陽慶祝建國一周年集會上,騎著牡丹江軍馬場選送的名為“日門”的日本血統馬檢閱部隊,煞是威風凜凜,所見之人無不誇讚此馬培育得好。1951年6月4日,毛澤東主席親自委任的中央軍委馬政局顧問——前清皇親載濤,在軍委辦公廳辦公室副主任胡小關和馬政局(籌)局長鄭新潮的陪同下視察馬場。傳達了“十年馬政規劃”,觀看了馬匹調教,登上“閱馬台”檢閱軍馬,並揮筆題字“牧馬山莊”。1952年8月1日,中央軍委在北京天壇舉行“八一”運動會,馬場派李樹德等6人帶賽馬參加了跳障礙、鑽火圈、跳板凳、跳高等項目,奪得第一名,獲銀杯獎。毛澤東、朱德等中央首長觀看了比賽。 1954年8月,解放軍總後勤部批示:牡丹江等各場從即日起實行企業化管理,廢除軍事供給制,部分現役軍人辦理復員轉業。 這一年,由於引進前蘇聯純種馬87匹,育種方針由“改良民馬”轉為“純種繁殖”,採用人工授精的方式,用洋種公馬與三河馬、草原蒙古馬進行雜交改良,培育出洋雜馬駒1000餘匹。為了更好地適應戰爭需要,從1963年起,軍馬場在發展軍馬的同時,積極繁殖和發展吃料少、耐粗飼、抗病力強的軍騾。同時還按照總後勤部制定的符合戰爭需要的“五大標準”要求培育軍馬和軍騾,重新調整了養馬布局,將飼養方法由“舍飼”為主改為以放牧為主。
在牡丹江軍馬場的幾十年養馬史上,在曾三次遭受大規模“馬傳貧”瘟疫的影響下,累計生產軍馬和軍騾12.5萬匹,為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和對越反擊戰做出了重要貢獻,對於促進民馬改良也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初始與創建
1946年,延安炮兵學校隨胡耀邦率領的北上大軍赴東北戰場,於1947年抵達黑龍江,延安炮校改名東北民主聯軍炮兵學校。當時東北戰場炮火連天,炮兵前線紛紛告急缺馬!,需要大量的馬匹拉炮,運送炮彈。此時,軍委炮兵司令員朱瑞和副司令員賈陶指示:由於戰爭緊迫和急需,加上缺少人手,特派東北炮校的鄭新潮與邵清廉立即在牡丹江籌建軍馬場!1947年3月,鄭新潮和邵清廉抵達牡丹江畔,在一片荒蕪的原野上,白手起家,開始創建我軍第一個軍馬場,白天鄭新潮外出聯絡,到處去尋找物資,晚上回來親自動手搭建土房。邵清廉抱著孩子帶領4名傷殘戰士,只有兩匹馬。在荒野的土地上搭建爐灶、平整土地、修建牧欄。初始組建我軍第一個軍馬場時,總共只有6個人,除了鄭新潮與邵清廉外還有4名從前線退下來的傷殘人員。全體人員隸屬東北炮兵學校,馬匹與物資直接隸屬軍委炮兵司令部調遣。此後,在軍委炮兵司令部的高度重視和有力支持下,牡丹江軍馬場得到了迅猛發展,解放前後,牡丹江軍馬場提供的數萬匹軍馬無論在解放戰爭還是韓戰中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軍馬事業和軍馬場的創建載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戰史。
日軍戰俘
鏡泊湖之戰:東北抗日勇士“手榴彈雨”重創日軍.1947年秋,軍馬場剛建立不久,從牡丹江軍馬場外開來了三輛大卡車,押車的解放軍卸下一群日軍戰俘,上級首長讓安頓這批日軍戰俘。在沒有吃住的困境中,邵清廉向上級申要了幾口大鍋、鐵杴等工具、帳篷、油燈等必需品。總算安頓了這些日軍戰俘。一天夜間,風雪交加,狂風刺骨,勞累了一整天的邵清廉已經入睡,突然聽到門外槍響,十幾隻狗狂叫,戰士喊日軍戰俘暴動了,越獄出逃!,邵披上棉衣追趕,索性都抓了回來,唯有一個大佐在血泊中剖腹自殺,發現他身上藏著地圖。其它戰俘也決心自殺,邵清廉因在瀋陽師範學過日語,聽到了他們的動向,當時俘虜們出現大量自殺軍委要追責任的。管戰俘的首長紛紛講話想阻止他們自殺行為,但都無濟於事。無奈之下,最終邵以一個中國婦女的身份向日軍戰俘發表講話,她表示你們自殺結束了生命,是容易做到的,但你們的妻子和孩子將蒙受後半生更大的痛苦,她們該怎樣活下去?邵的話感動了日軍戰俘,戰俘們當場痛哭流涕,此後無一人自殺。1948年毛澤東與周恩來根據戰俘協定,將他們送回國,在碼頭分別上船前,日軍戰俘們流淚感激中共和邵,如果沒有邵的一席講話,他們活不到今天,更想不到有今天,在他們到達日本後的十多年裡,這些戰俘總是紛紛來信或郵寄東西,在感激之中表示反對侵略戰爭。此後邵調入北京軍委炮兵司令部工作,在幾十年里,電視台上經常報導許多日軍歸國戰俘和後裔紛紛找牡丹江,想尋找當年的恩情,卻找不到人了,歷史的變遷,物去人非。邵清廉在家中常常看著電視上的報到,拿出許多當年珍貴的老照片講述當年的情況細節說。當年,我們解放軍戰士吃不飽粗糧,日本戰俘卻吃大米白面和魚肉。我們堅定執行中央決議,雷打不動,我們的軍隊勝於“武士道”。抗戰時期,鏡泊湖之戰:東北抗日勇士“手榴彈雨”重創日軍
首任場長變動
鄭新潮系牡丹江軍馬場主要籌建人,也是我軍軍馬事業奠基人之一。。1951年6月首任場長鄭新潮陪同載濤視察了牡丹江軍馬場、肇東軍馬場和扎蘭屯軍馬場,並籌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委員會馬政局。1951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委員會馬政局在北京成立。
鄭新潮與載濤先生相識是50年9月,那時載濤剛被中央人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批准任命為解放軍炮兵司令部馬政局顧問(當時炮兵司令部馬政局還未成立)。1950年9月中旬,鄭新潮在牡丹江軍馬場,突然接到軍委炮司從北京拍來的電報,讓他專程赴京和載濤顧問見面,在軍委炮兵司令部,鄭新潮首先向炮兵司令員陳錫聯、副司令員蘇進等同志匯報了工作。他們連連稱讚說,成績是卓著的,並受到了毛主席、周恩來的表彰,還指意讓鄭新潮儘早專門和載濤見面。
1950年9月,在鄭新潮向炮司首長陳錫聯司令員、蘇進副
司令員匯報了和載濤工作的情況後,“炮司”決定讓鄭新潮留在北京籌建馬政局工作。 1951年6月4日,載濤顧問在軍委炮司作戰部首長--萬毅副司令員的陪同下視察了牡丹江軍馬場,肇東軍馬場(小興安嶺)、扎蘭屯軍馬場,扎蘭屯軍馬場是鄭新潮去中南海找周總理,經國務院研究周總理親自批准後,經烏蘭夫同意簽字後撥款籌建的。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最多時曾擁有22個軍馬場,這其中包括山丹軍馬場、牡丹江軍馬場、紅山軍馬場、岷縣軍馬場、昭蘇軍馬場,肇東軍馬場,白城子軍馬場、扎蘭屯軍馬場。
圖為:1951年6月,歡送牡丹江軍馬場首任場長(我軍第一個軍馬場馬場奠基人)鄭新潮調到北京--中央人民政府軍事革命委員會軍委馬政局工作,創建馬政局,任局長。
同時,歡迎載濤到牡丹江軍馬場視察合影,右圖,牡丹江軍馬場全體官兵歡送鄭新潮調軍委馬政局工作合影。第二排坐姿,左數8淺色衣為鄭新潮,9深色衣為載濤先生,第三排站姿女,左數14為邵清廉。
鄭新潮與邵清廉生前曾建議:生產-軍馬牌汽車系列。
輸送軍馬
韓戰爆發後,在鄭新潮領導協調下,以牡丹江軍馬場為基地,向朝鮮戰場提供運送軍馬兩萬五千匹。
十姐妹放牧班
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部牡丹江軍馬場‘十姐妹放牧班是1968年建立的全國第一支女子放牧班。“十姐妹放牧班”.在班長李月榮帶領下,發揚革命精神,以苦為榮,風餐露宿,一心為革命養好軍馬,被譽為‘葵花山下向陽花’。班長李月榮同志曾三次幸福地見到偉大領袖毛主席,六次見到敬愛的周總理,並受到鄧穎超、康克清、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多次接見,連續當選為全國第四屆、五屆人大代表。牡丹江軍馬場‘十姐妹放牧班’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英雄事跡,經《人民日報》、《人民畫報》、《解放軍報》等新聞媒體,傳遍大江南北,激勵人們積極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是生動的愛國主義教材。
牡丹江市檔案館在十姐妹及其家屬和有關人員的積極配合下,經過不懈努力,已徵集進館照片169張、錄像3盤、紙質檔案14卷、金筆l支、錦旗一面、牌匾一塊及十姐妹放牧時穿的雨靴、大頭鞋、棉大衣、棉帽等。其中,包括李月榮出席兩屆全國沐代會、國慶二十周年典禮、總後第四屆黨代會時與周恩來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合影。
牡丹江市檔案館保存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部牡丹江軍馬場“十姐妹的檔案資料。
牡丹江軍馬場
今日的牡丹江軍馬場,下屬9個農業分場和1個磚場、1個酒廠分布在寧安市、海林市和樺楠縣境內。全場總面積24.37萬畝,其中耕地9萬畝,林地11萬畝。農業產品豐富,工業主要生產空心磚、沸石粉、軍中王系列酒類。牡丹江軍馬場走過六十個春秋,已經逐漸地成熟起來,它既承載了幾多榮光幾多憂愁,也承載了幾多責任幾多希望。它在歷史長河中只是一個里程碑,如今的中牧集團牡丹江軍馬場人定會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