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洽溝村

中洽溝村

中洽溝村中洽溝村,位於山東省南部,系臨沂市河東區湯河鎮下轄38個行政村之一,總面積約3平方公里,人口1800餘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洽溝村
  • 地理位置山東省南部
  • 面積:3平方公里
  • 人口:1800餘人
地理位置,行政區劃,交通經濟,自然狀況,歷史文化,

地理位置

中洽溝村位於山東省東南部的臨郯蒼平原上,位於臨沂市河東區東部,系湯河鎮下轄38個行政村之一。中洽溝村位於東經117度,北緯35度。東臨東洽溝村,南接旦彰街村,西與西洽溝村接壤,北與周官莊毗鄰。西距區政府駐地20公里左右,北距山東省會濟南220公里左右。南北最大縱距約2000米,東西最大橫距約1500米。總面積約3平方公里。
中洽溝村位置

行政區劃

建村時間現已不可考,大約為明末清初,相傳東、中、西洽溝三村大約為同時建立,當時東村大姓為陳,中村為張,西村為蔡,三姓族人相處融洽,並且三村周圍有數條大水溝,所以共同取名為洽溝,按位置分別叫東、中、西洽溝。村中有石碑記載。
中洽溝村
現全村人口1800餘人,主要姓氏毛、張、王、黃、盧等。現村民主要從事柳編手工業、農副產品加工,以及五金產品生產。
中洽溝村

交通經濟

交通網路四通八達,342省道經過村子北部,327國道在其南部,程梅路在西部。距日照港、嵐山港皆在百公里之內,距臨沂飛機場、火車站皆在18公里之內。村東至村南部有湯河流過,一年四季流水,河中沙州、綠洲、濕地星羅棋布,千姿百態,草長鷺飛,野鴨簇動,兩岸河灘廣闊,植被豐富,生態環境良好。村內杞柳栽培和加工歷史悠久,早年就將茅草、玉米皮、柳條等編製成地毯、墩子、草鞋、蓑衣,將木柳編織成逢年過節出門串親戚的箢子、生活用的簸箕,供人們生產和生活使用。
柳編柳編

自然狀況

境內主要河流有1條,為湯河,屬淮河水系中沭河支流,境內地下水豐富。氣候為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區,屬半濕潤地區,四季分明,雨季集中在7-8月,冬季寒冷。日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為900毫米左右。
全村有土地可利用面積2平方公里,屬於臨郯蒼平原,土質優良,適於耕種,農作物主要為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等,經濟作物主要為杞柳等。野生動物:如兔、麻雀、蜂、蛇、青蛙、魚等。植物:杞柳、楊樹、榆樹、槐樹等。

歷史文化

臨沂中洽溝古墓遺址:墓地共發掘墓葬3座,都設定腰坑,腰坑呈橢圓形,內殉一狗。由於破壞嚴重,僅在M1中發現有銅器。3座墓葬的年代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之間。
中洽溝M1銅鼎、盤與洛陽中州路東周墓M2415出土同類器相近,鼎還與清仙人台M6:B3接近或略早,這兩座墓的年代均為春秋早期,因而中洽溝M1的年代亦應為春秋早期。
中洽溝出土文物中洽溝出土文物
中洽溝出土文物中洽溝出土文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