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津古渡

中津古渡

中津古渡位於臨海巾山興善門外的金雞嶺下,辟於唐之初年,素稱南北樞紐。古渡北連吳會,南通甌閩,官吏迎送於斯,文人往來於斯,貨物集散於斯。古渡遺址現存的是一塊石碑,還有一處保留下來的民國時期的老房子,老一輩臨海人南行過江的中津浮橋已沒有蹤影,巾山腳下的金雞嶺也因為江濱路的建成成為平地。在20世紀6、7十年代跨越靈江的靈江大橋和望江門大橋建成之前,中津“浮橋”給傳統的渡口帶來了變革,成為連線兩岸交通的重要通道,在兩岸居民的生活中留下深刻的記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津古渡
  • 地理位置:臨海巾山興善門外的金雞嶺下 
  • 所處時代:唐朝 
歷史沿革,歷史作用,地理位置,

歷史沿革

辟於唐之初年,素稱南北樞紐。古渡北連吳會,南通甌閩
中津古渡原建有“中津浮橋”,追溯歷史可到南宋淳熙年間。根據方誌記載,淳熙八年(1181年),台州知州唐仲友在此建設中津浮橋,打開了台州建設跨江橋的歷史,在當時是個了不起的壯舉。橋成之後,唐太守欣然作《中津橋記》,以記其事。並指定專職官員主管橋事,並配備14人守橋巡邏,對浮橋的維護經費,也做了具體的落實,可謂細緻周全。南宋著名學者葉適在《利涉橋記》中評價甚高:“台州有橋,自唐守始。”“城臨三津,其中最要,道出黃岩,引甌閩,往來晝夜不絕。”史載,中津橋長八十六丈(約287米),廣一丈六尺(約5米寬),橋之節二十有五,藉舟五十,規制閎鎮,為一時壯觀。
修築在興善門外金雞嶺下的“中津浮橋”,民國後改名“靈江浮橋”,因位於府城南門外,當地人又叫它“南門浮橋”。清康熙十八年(1680),在古渡處建造了石橋,於是將浮橋移到西門外的上津渡。到康熙二十五年(1687),石橋被大水沖毀,又將浮橋挪回中津渡原處。
民國十一年(1922)春,巾子山上的南山殿來了一位身穿灰布長衫,書生模樣的年青人,他緩步登上望江樓,出神地眺望著江中的浮橋,目光久久不願移去。這個人就是著名散文家、詩人朱自清。他此後回憶道:“南山殿望江樓上看浮橋,看憧憧的人在長長的橋上往來著……都是我喜歡的。”
1962年9月,14號颱風襲擊府城,短時間降下439毫米的雨,靈江水位陡然大漲,浮橋如同玩具一般被拆散漂走。災後,臨海縣政府撥款10餘萬元,將浮橋木船全部改換成鋼絲網水泥船,成為我省第一座鋼絲網水泥船浮橋。浮橋全長265米,共有水泥船56隻,木板橋面也加寬到3米左右。1981年出版的《浙江橋樑》和1987年出版的《中國古橋技術史》,都將中津浮橋收錄其中。一直到1994年,隨著靈江上多座水泥大橋的相繼落成,已800多歲高齡的中津浮橋,終於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從靈江上永遠消失了。

歷史作用

中津浮橋承載了南來北往的交通要務,從溫嶺、黃岩方向來的人,都是從浮橋上走過,他們帶來了各種商品的同時,也帶去來了本地的特產
中津浮橋是台州歷史上最早的浮橋,是中國浮橋建築中的一件傑作,對於研究中國古代橋樑發展史有著重要的意義,可惜的是現在只能在老照片中一窺它的倩影。隨著渡口被一座座橋,一條條路取代,而逐漸消失,但是我們不能忘記在其中起承接作用的渡口,和那些為浮橋曾經出過資、盡過力的人,它連線的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心,繼承的是一代又一代頑強的架橋精神。

地理位置

中津古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