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注穴是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臍中下1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在腹直肌內緣;布有腹壁下動、靜脈;有第10、第11肋間或肋下神經分布。主治腹痛、便秘、泄瀉等腸胃病證;月經不調。操作方法為直刺1~1.5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注穴
- 定位:在下腹部,當臍中下1寸
- 出處:《靈樞·經脈》
- 歸經:足少陰腎經
- :
- 功能:利濕健脾
- 主治:腸胃病證、月經不調
- 操作:直刺1~1.5寸
- 主要配伍:配三陰交、次髎主治月經不調
名稱釋義,功效,治法,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
名稱釋義
(1)中注。中,與外相對,指里部。注,注入也。該穴名意指腎經沖脈的冷降經水由此注入體內。本穴物質為四滿穴傳來的水津濕氣,至本穴後則散熱冷降為地部經水並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體內,故名。
(2)沖脈足少陰之會。本穴物質即有腎經氣血又有沖脈氣血,故為沖脈足少陰之會。
功效
利濕健脾。
治法
寒則通之或地刺出血或先泄後補或灸之,熱則補之或水針。
定位
臍中下1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解剖
在腹直肌內緣;布有腹壁下動、靜脈;有第10、第11肋間或肋下神經分布。
主治
1. 腹痛、便秘、泄瀉等腸胃病證;
2. 月經不調。
操作
直刺1~1.5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附屬檔案炎、睪丸炎等。
配伍
配三陰交、次髎主治月經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