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建交50年留學人員交流紀念專刊《50年的耕耘50年的輝煌》首發式暨座談會17日在法國國立工藝學院隆重舉行。
紀念專刊收錄了70位“中法友誼的大使”。其歷史可追溯到上世紀20年代,中國有志青年漂洋過海來到法國尋求救國之路。他們當中有成為新中國的奠基者,也產生了一大批科技精英和文學藝術大師。1964年建交後,中法留學人員交流規模迅速擴大,從中湧現出大批人才,為中國改革開放和中法關係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法建交50年留學人員交流紀念專刊
《50年的耕耘50年的輝煌》中法建交50年留學人員交流紀念專刊首發式暨座談會17日在法國國立工藝學院隆重舉行。中國駐法國大使翟雋、巴黎學區長弗朗斯瓦·韋伊等百餘名中法各界人士共同出席。首發式由法國國立工藝學院院長奧利維爾·法榮主持。
翟雋首先回顧了中法青年學生交流歷史。他說,早在上世紀20年代,中國有志青年漂洋過海來到法國尋求救國之路。他們當中有成為新中國的奠基者,也產生了一大批科技精英和文學藝術大師。1964年建交後,中法留學人員交流規模迅速擴大,從中湧現出大批人才,為中國改革開放和中法關係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翟雋表示,紀念專刊收錄的70位人士都是“中法友誼的大使”。年輕時的留學經歷會對人產生重要影響。目前,法國有8000名學生在華學習,中國有近4萬名學生在法學習。前不久在北京召開的留學工作會議上,中國政府表示將繼續鼓勵支持青年學生往來,並積極提供各類保障與便利。相信未來中法學生交流規模會繼續擴大,而兩國政治、經濟和人文交流的全面發展,也需要大量具有國際視野、精通兩國語言的複合型人才。他鼓勵法國同學抓住機遇去中國留學。
巴黎學區長弗朗斯瓦·韋伊表示,中法兩國友誼源遠流長,教育交流與合作也取得了豐富成果。雙方在科研合作、職教合作、語言合作等領域建立了一系列合作項目。隨著中法各領域交流不斷擴大,法國漢語學習熱也持續升溫。目前,巴黎地區有50所學校教授中文課,約6000餘名學生學習中文。巴黎學區與北京市教委也將繼續簽署新一輪合作協定,以全面深化中法人文交流合作。
法國赴華同學會會長、法國知名漢學家貝羅貝介紹了同學會及法國漢語教學與研究發展情況。他期望法國赴華同學會在更多有著赴華留學經歷的法國年輕人支持下,不斷發展壯大,為中法友誼做出更多積極貢獻。
隨後,在法國漢語總督學、著名漢學家白樂桑主持下,中法留學人員舉行座談。6名不同年代法國赴華留學人員分別講述了各自的漢語人生,分享了漢語學習和留學中國經歷對個人成長及職業發展產生的積極影響。上世紀60、70年代赴華老留學生梅慧思、貝羅貝和白樂桑通過一幅幅珍貴老照片,與大家共同回顧了建交初期在中國生活學習的難忘經歷。他們表示,當年的同學回國後多從事漢語教學或中國研究,這段留學經歷使得他們的人生烙上了“中國印”,與中國打交道成為了他們畢生的事業。
新一代赴華留學生代表白錦麟、歐陽燁、鮑律斯則講述了新時期赴華留學生的故事。他們大多就讀於法國知名大學,通過中法工程師合作項目、中法校際交流項目等前往中國高校學習,在學習專業的同時,努力掌握了漢語。他們中有人學成後回國從事中國文化研究,有人就職於法國大公司,專門負責對華業務,有人留在中國從事商貿往來。他們的選擇因中法關係的全面發展而更為豐富,他們的努力也進一步推動了中法未來關係的深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