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民村

中民村

中發村,村鎮名稱,目前主要指昆明市富民縣的中民村,中民村隸屬富民縣東村鄉,地處東村鄉東邊,屬山區,距鄉政府所在地15公里,到鄉道路為沙石路,交通不方便,距縣城83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民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農戶:513戶
  • 勞動力:1287人
  • 農業人口: 1988人
村鎮簡介,基礎設施,土地資源,農村經濟,特色產業,文化教育,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人文地理,村務公開,基層組織,人口衛生,基礎設施,人口,經濟,文化教育,

村鎮簡介

東 鄰尋甸縣,南鄰款莊鄉,西鄰石橋村委會,北鄰祖庫村委會。轄中元村、三家村、武定莊、龍潭、白龍潭、瓦房、瓦房箐、麻地、菖莆箐、石莊、壩口、石公雞等15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13戶,鄉村人口1988人,其中農業人口 1988人,勞動力128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18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510戶通自來水,有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0.6%)。有513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1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8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3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0戶(分別占總數的45%和16%)。
中民村中民村
該村到鄉道路為砂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機車6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86畝,有效灌溉率1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86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9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0戶;建有小水窖40口;全村1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6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土地資源

全村國土面積25.8平方公里,海拔2100米,年平均氣溫16.4℃,年降水量751.8毫米,適合種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517畝,人均耕地1.1畝,林地32481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7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93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業為主。
中民村中民村
有耕地總面積2517畝(其中:田386畝,地2131畝),人均耕地1.1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擁有林地32481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6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81畝,主要種植板栗、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1200畝,其他面積2502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7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76萬元,占總收入的57.6%;畜牧業收入228 萬元,占總收入的19.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90頭,肉牛68頭,肉羊185頭);林業收入96萬元,占總收入的8.2%;第二、三產業收入158萬元,占總收入的 13.5%;工資性收入65.8萬元,占總收入的5.6%。農民人均純收入2393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0.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165人(占勞動力的12.8%),在省內務工145人,到省外務工20人。
中民村中民村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 省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5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0%。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養殖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900平方米,擁有教師6人,在校學生266人,距離中學15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96人,其中小學生266人,中學生130人。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中民村中民村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由於地理位置處於山區,交通條件不便,農副產品銷售渠道不暢,農村經濟很難得到發展。
該村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的資金支持,改善交通條件。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板栗、核桃等經濟林果,擴大烤菸等經濟作物的種植規模。
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產業發展單一,人畜飲水建設差。。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泡核桃產業,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大力發特色產業,擴大養豬規模,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力爭到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283.9元。

人文地理

中民村地處山區,是漢、彝、苗混居地,那裡民風淳樸,人民勤勞、好客。特別是彝族民眾,喜歡對山歌、小調;苗族民眾能歌善舞,每年火把節鬥牛比賽吸引八方來客。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06份,土地承包面積2517.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7個,黨員總數78人,黨員中男黨員68人,女黨員10人。 團員18人。

人口衛生

農戶506戶,人口2036人,其中男性1096人,女性940人。其中農業人口2036人,勞動力1284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0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846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5.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有1154戶通自來水,有190戶飲用井水,有1344戶通電,有119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9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9.74%和89.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6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11戶(分別占總數的57.84%和46.83%);該村委會到鄉道路為柏油、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88輛,拖拉機112輛,機車85輛。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10戶;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3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2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

截止2008年,該村有農戶1345戶,鄉村人口5164人,其中男性2562人,女性2602人,其中農業人口5164人,勞動力3576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343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苗族、彝族混居地,其中苗族233人。

經濟

該村農民收入以種殖業和養殖業為主。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94.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30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46.14萬元,占總收入的8.56%;畜牧業收入731.38萬元,占總收入的9.93%(出欄肉豬3939頭,肉牛238頭,肉羊473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收入1632萬元,占總收入的80.61%;工資性收入69.8萬元,占總收入的0.86%;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77人(占勞動力的13.19%),在省內務工647人,到省外務工30人,外出務工收入62.99萬元。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校舍建築面積 4802.4 平方米,擁有教師 30人,在校學生1195人,距離廠口鄉中學2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85 人,其中小學生1195人,中學生290人。
全村建有文化站10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9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