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休克綜合徵

中毒性休克綜合症一般指本詞條

中毒性休克綜合徵(TSS)是Todd等於1978年命名的一種嚴重威脅生命安全的細菌性感染,由細菌(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鏈球菌)所釋放的毒素引起、以休克和多臟器功能衰竭為特徵的急性疾病。一般認為多發生於月經期女性,其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金葡菌)。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toxic shock syndrome
  • 就診科室:內科
  • 常見病因:葡萄球菌腸毒素F和致熱性外毒素C
  • 常見症狀:畏寒、發熱、全身肌肉痛、噁心、嘔吐、腹瀉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中毒性休克綜合徵是由噬菌體Ⅰ型金葡菌產生的致病毒素引起,即葡萄球菌腸毒素F和致熱性外毒素C。近來的研究表明,這兩種毒素的活性和結構是相同的。
本病多見於年輕女性月經期,與經期用陰道栓有關。污染金葡菌的陰道栓在經血和適宜的溫度下繁殖,產噬菌體Ⅰ型金葡菌。同時陰道栓可以引起黏膜乾燥和上皮變化,有利於毒素吸收。非經期的女性、男性和兒童也可以通過傷口血腫或紗條等填塞物使金葡菌繁殖而引起本病。

臨床表現

中毒性休克綜合徵的女性,潛伏期為1~2天,表現為急發病、畏寒、發熱、全身肌肉痛、噁心、嘔吐、腹瀉等。病程第2天可出現全身充血性皮疹和低血壓,嚴重者很快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表現為發紺、呼吸困難、氧分壓低、尿少、尿素氮升高及神志昏迷。

檢查

目前尚無特異的檢測方法,擬診患者可行血白細胞計數、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測定,可作血、陰道分泌物、陰道栓細菌培養+藥敏。肺、腎、肝等臟器功能衰竭時可測血氣及肝、腎功能。如出現出血傾向,血小板急驟下降,需作凝血酶原、3P試驗、EDP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優球蛋白溶解時間等檢測,判斷是否有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發生。

診斷

診斷TSS的主要依據(標準)是急性發熱,猩紅熱樣疹,指尖、趾尖、掌面和足底的進行性脫皮,具有直立性頭暈或暈厥,或明顯休克為特徵的低血壓。附加診斷依據是有累及3個以上器官或系統的證據,如血液、胃腸、神經、心血管、肝、腎或肌肉等器官或系統。

治療

1.穩定生命體徵
包括呼吸、循環支持,吸氧,心電監護,建立靜脈通路。有肺功能衰竭的病人要行氣管插管。
2.去除感染源
檢查體內有無異物,並清除異物(如衛生棉條、女用保險套、引流條或鼻腔填塞物等)。找到感染灶(如手術切口或皮膚感染等),手術清除被感染的皮膚和壞死的組織。
3.抗感染治療
初始可選用萘夫西林(新青黴素Ⅲ)、苯唑西林(新青黴素Ⅱ)、青黴素和(或)克林黴素。在血液培養和藥敏結果出來後再做調整。
4.抗休克和支持治療
科學液體治療、合理套用血管活性藥物糖皮質激素、糾正酸鹼平衡和電解質紊亂等。

預防

月經期的女性要避免使用高吸附能力的衛生棉條,可使用低吸附力的衛生棉條,並做到4~6小時更換一次。儘可能使用衛生棉。在更換衛生棉條前後要洗手。衛生棉和衛生棉條要放在乾燥的地方,不要放在陰涼潮濕的衛生間內。不要一次放兩個衛生棉條,睡覺前要更換新的棉條。身體內的填塞物和引流條要及時更換,避免皮膚損傷,同時要注意皮膚的清潔衛生,防止感染。
中毒性休克綜合徵病情兇險,病死率較高,因此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阻止病情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