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橋堰閘是旭水河上的堰閘,中橋是明代所建連線貢所建連線貢井至自流井古道的古橋。堰閘採用漫坡堰行船,一直保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橋堰閘
- 長度:61.5 m
中橋堰閘是旭水河上的堰閘,中橋是明代所建連線貢所建連線貢井至自流井古道的古橋。堰閘採用漫坡堰行船,一直保留。
中橋堰閘是旭水河上的堰閘,中橋是明代所建連線貢所建連線貢井至自流井古道的古橋。堰閘採用漫坡堰行船,一直保留。中橋上游約 50 米處建有中橋堰閘,該堰閘長61.5米,十墩六槽,堰閘前有20級垂帶型踏道,中橋和堰閘之間為一大...
中橋及堰閘 中橋及堰閘,清代古建築,自貢市貢井區貢井街老街社區。2009年,被列為自貢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還有幾座寺廟。有千佛寺,湖廣廟,古佛寺以及城隍廟。這些寺廟曾經香客眾多,香火旺盛。多年過去,寺廟的香火已煙消雲散,河中的鹽船和碼頭的槓子匠已不見蹤影。中橋上游約 50 米處建有中橋堰閘,該堰閘長61.5米。
旭水河堰閘是指旭水河上修建的堰閘。清光緒30年(1903年)富榮場設堰工局,於旭水河貢井段建重灘、艾葉、平橋、中橋、五皇洞5座堰閘,層層截流,提高水位,呈梯級節節接力轉運貨物,這一梯級鹽運水利工程,比1914年竣工的巴拿馬...
昔時,該段古道既是中橋兩岸轉運食鹽的主要通道,也是貢井食鹽運往威遠、瀘州等地行銷的重要孔道。此道至今還發揮著交通作用,蜿蜒曲折的石板路、旭水河上的中橋及上游的堰閘構成了一道極富特色的文化遺產風景線。2013年3月,中橋堰閘...
規模約30萬平方米,主要包括大公井遺址建設與保護、老街古鹽道、鹽店街、自貢鹽業實業家事跡陳列館(湖廣廟)、榮縣貢井分縣縣衙舊址、川南石雕陳列館(貴州廟)、南華宮民俗文化特色茶園、中橋鹽運水道(中橋和中橋堰閘)、鹽商大院、...
中橋堰閘的重要組成部分——漫坡堰。堰閘上方設有絞盤,以順著緩坡漫出來的流水作為潤滑劑,順利讓船隻翻堰。由旭水河與釜溪河組成的水路運輸線,則是自貢鹽運的水上生命線。水路上游為重要產鹽基地艾葉,中間流經貢井區、自流井區等...
規模約30萬平方米,主要包括大公井遺址建設與保護、老街古鹽道、鹽店街、自貢鹽業實業家事跡陳列館(湖廣廟)、榮縣貢井分縣縣衙舊址、川南石雕陳列館(貴州廟)、南華宮民俗文化特色茶園、中橋鹽運水道(中橋和中橋堰閘)、鹽商大院、...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堰工局又築平康堰堰閘於灘頭,與下游的平橋、中橋、五皇洞等堰閘形成梯級運鹽水道,提高上下游水位,便於行船。經清末民初和抗戰興鹽期間的發展,該鎮成為自貢骨幹產鹽區之一。截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