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壩區中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村村委會,屬於壩區。距離村委會1.00公里,距離鎮8.00公里, 國土面積2.34平方公里,海拔1970.00米,年平均氣溫14.20℃,年降水量95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3451.09畝,其中人均耕地0.81畝;有林地50.00畝。全村轄6個村民小組,有農戶988戶,有鄉村人口4279人,其中農業人口4279人,勞動力318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210人。2014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946.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928.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蠶桑、養殖、二三產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村
  • 人口:4279人
  • 面積:2.34平方公里
  • 人均耕地:0.81畝
基礎設施,自然資源,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村務公開,發展重點,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4年底,全村有578戶通自來水,有410戶飲用井水, 有988戶通電,有80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821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7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54戶。 該進村道路為土路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6.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8.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571.53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571.53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7畝。 該村到2014年底,有18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7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451.09畝(其中:田1348.25畝,地2102.84畝),人均耕地0.81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5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1畝,主要種植蘋果、獼猴桃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0.0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1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946.4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89.00萬元,畜牧業收入794.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154頭,肉牛384頭,肉羊1342頭); 林業收入9.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943.00萬元, 工資性收入293.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928.00元,農民收入以蠶桑、養殖、二三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7.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10人 ,在省內務工395人,到省外務工15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蠶桑、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4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15.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蠶桑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蠶桑、養殖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988戶,共鄉村人口4279人,其中男性2162人,女性2117人。其中農業人口4279人,勞動力3183人。  到2014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187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8.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307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8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451.09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033.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62.51萬元,有固定資產75.26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村農田基礎設施不完善,村容村貌環境差、部分村道路沒有硬化,集體經濟薄弱,無經濟來源,集體公益事業難開展,村組幹部的工作積極性難以調動,村付債運轉,人畜飲水問題沒有全部得到解決,村民經濟來源的 渠道還很單一,教育、教學質量需進一步提高。。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爭取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逐步解決人畜飲水問題和整治村容村貌工程建設,大力擴大蠶桑種植面積,增加農民收入,認真開展教育、教學體制改革,提升教學質量,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強農民科技文化知識素質的培訓,增加村組集體經濟,不斷化解不良債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