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揚子當陽~枝江地區有利汕氣圈閉評價研究

《中揚子當陽~枝江地區有利汕氣圈閉評價研究》是由地質礦產部中南石油地質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石油系、地質礦產部石油地質中心實驗室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鄧四新、曹國喜、王林生、戴光亞、鄧忠凡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揚子當陽~枝江地區有利汕氣圈閉評價研究
  • 成果登記號:19970301[08440]
  • 第一完成單位:地質礦產部中南石油地質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石油系、地質礦產部石油地質中心實驗室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70301[08440]
項目名稱
中揚子當陽~枝江地區有利汕氣圈閉評價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地質礦產部中南石油地質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石油系、地質礦產部石油地質中心實驗室
主要完成人
鄧四新、曹國喜、王林生、戴光亞、鄧忠凡
研究起始日期
1991-08-20
研究終止日期
1995-08-12
主題詞
構造圖閉;碳酸鹽岩儲集層;評價;油氣藏形成
任務來源
01

成果摘要

“中揚子當陽-枝江地區有利油氣圈閉評價研究”是國家“八五”重點科技攻關課子重點試驗區天然氣圈閉評價及物化探方法技術研究”下屬的一級專題5-102-13-01。研究表明,源岩存在兩個排烴高峰期;排烴過程滯;排烴效率隨熱演化程度加深而上升。推斷燕山早期是天然氣供給高峰閉的早期成藏。研究區已經歷過大規模的能量釋放和油氣運移,現今流殘留特徵,有利油氣聚集區應在老草埠、半月山、周家場等地;4000-勢切片圖上表明,董市構造、金牛壙背斜等位於有利油氣聚集部位。計算出階段圈閉的資源量及含油氣充滿度。該方法適用於未發現油氣地區圈閉和評估。研究表明,該區岩體至少經歷了三次以上變形。印支期在南北韌性變形為主,形成一系列走滑斷層;燕山早期以來秦嶺方向壓應力增力高於南部,以壓性變形為主,是局部構造和逆斷層發育的主要時期;性斷裂變形為主,大部分逆斷層轉化為張性正斷層,局部構造基本定型4Ⅰ反射界面基底是一個Ⅰ型不整合。建立由地質評價、資源評價和經濟的“三位一體”式圈閉綜合評價系統。綜合優選出有利油氣圈閉2個,組合和金牛壙背斜上組合。對全區油氣資源量做了進一步估算,指出該種油氣成藏模式。(1)當陽復向斜南部為代表的繼承性熱解生烴成藏氣成藏;(2)以當陽復向斜北部為代表的晚期隆升脫氣成藏模式(氣藏);(3)以江口斷裂為代表的二次生烴晚期成藏模式;(4)以枝的早期熱解生烴成藏模式(殘留油氣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