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歷程
1986年國務院批准航天工業部《關於加速發展航天技術報告》確定了研製
資源一號衛星的任務。
1988年中國和巴西兩國政府聯合議定書批准,在中國資源一號原方案基礎上,由中、巴兩國共同投資,聯合研製中巴地球資源衛星(代號CBERS)。並規定CBERS投入運行後,由兩國共同使用。 1999年10月14日,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1星(CBERS-01)成功發射,在軌運行3年10個月;
2003年10月21日,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星(CBERS-02)發射升空,仍在軌運行。
2004年中巴兩國正式簽署補充合作協定,啟動資源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B星研製工作。
2007年9月19日,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B星在中國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並成功入軌,2007年9月22日首次獲取了對地觀測圖像。此後兩個多月時間裡,有關單位完成了衛星平台在軌測試、有效載荷的在軌測試和狀態調整及數據套用評價等工作,正式交付用戶使用。
系列歷史
資源一號(01)(已退役)
資源一號衛星(CBERS-1)經過方案、初樣和正樣等研製階段,於1998年8月完成了全部研製工作。隨後,進行了力學和空間環境的地面模擬試驗,於1999年10月14日由CZ-4B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順利發射升空。01星在軌穩定運行近五年,超出設計壽命近一倍
資源一號02星(已退役)
CBERS-02 星在巴西空間研究院(INPE)進行總裝測試,於2003年10月21日由CZ-4B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經在軌測試後於2004年2月12日正式交付使用。它接替01星繼續為中巴兩國提供衛星遙感數據服務。02星正在軌運行穩定。
資源一號02B星(已退役)
CBERS-02B 星於2007年6月14日在北京完成相應準備工作,進入為期二十天左右的大型試驗階段,7月29日下午在北京通過出廠審定,已於9月19日11 時26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送入太空。
資源一號02C星
“資源一號”02C衛星是一顆填補中國國內高解析度遙感數據空白的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負責研製生產。衛星重約2100公斤,設計壽命3年,裝有全色多光譜相機和全色高解析度相機,主要任務是獲取全色和多光譜圖像數據,衛星觀測數據可用於1:2.5萬和1:5萬比例尺土地資源、礦產資源、地質環境調查,以及國土資源、地質災害應急監測等主體業務,可廣泛套用於國土資源調查與監測、防災減災、農林水利、生態環境、國家重大工程、農業估產、水利監測、林業調查、海岸帶及災害監測、地震災情監測等套用領域。該衛星用戶為中國國土資源部。
該星已於2011年12月22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資源一號03星
資源一號03星”由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巴西空間研究院聯合研製,總重量約2100千克。載有4部相機、數據收集系統和“太空環境監測器”,採用六面體結構,分為服務艙和有效載荷艙。2013年12月9日11時26分,中國在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
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發射資源一號03星的飛行過程中發生故障,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衛星發射失敗。故障原因不明。
資源一號04星
2014年12月7日上午11點26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00次發射,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航天發射達到200次的國家。
2014年12月9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對外公布了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星成功獲取的首批影像圖。該批影像圖像清晰,色彩豐富,質量優良,達到設計要求,這是04星取得的重大階段性成果。當天,中巴兩國航天局還簽署了雙方關於後續衛星合作項目的意向書。
感測器
紅外多光譜掃瞄器(IRMSS)有1個全色波段、2個短波紅外波段和1個熱紅外波段,掃描幅寬為119.5公里。可見光、短波紅外波段的空間解析度為78米,熱紅外波段的空間解析度為156米。IRMSS帶有內定標系統和太陽定標系統。
感測器名稱 | CCD相機 | 寬視場成像儀 (WFI) | 紅外多光譜掃瞄器 (IRMSS) |
感測器類型 | 推掃式 | 推掃式(分立相機) | 振盪掃描式(前向和反向) |
可見/近紅外波段 | 1:0.45~0.52微米 2:0.52~0.59微米 3:0.63~0.69微米 4:0.77~0.89微米 5:0.51~0.73微米 | 10:0.63~0.69微米 11:0.77~0.89微米 | 6:0.50~0.90微米 |
短波紅外波段 | 無 | 無 | 7:1.55~1.75微米 8:2.08~2.35微米 |
熱紅外波段 | 無 | 無 | 9:10.4~12.5微米 |
輻射量化 | 8bit | 8bit | 8bit |
掃描頻寬 | 113公里 | 890公里 | 119.5公里 |
每波段象元數 | 5812象元 | 3456象元 | 波段6、7、8:1536象元 波段9:768象元 |
空間解析度(星下點) | 19.5米 | 258米 | 波段6、7、8:78米 波段9:156米 |
具有側視功能? | 有(-32°~+32°) | 無 | 無 |
視場角 | 8.32° | 59.6° | 8.80° |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CBERS)是我國第一代傳輸型地球資源衛星,包含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1星、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星和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B星三顆衛星組成。CBERS-01/02衛星平台分別搭載三種感測器:電荷耦合器件攝像機(CCD)、紅外多光譜掃瞄器(IRMSS)、寬視場相機(WFI); CBERS-02B搭載CCD相機(CCD)、高解析度相機(HR)、寬視場成像儀(WFI)三種感測器,滿足用戶對不同解析度及光譜波段遙感數據的要求。
CCD相機(CCD)
CCD相機在星下點的空間解析度為19.5米,掃描幅寬為113公里。它在可見、近紅外光譜範圍內有4個波段和1個全色波段。具有側視功能,側視範圍為±32°。相機帶有內定標系統。
高解析度(HR)
2.36米解析度的HR相機
成像儀(WFI)
寬視場成像儀(WFI)有1個可見光波段、1個近紅外波段,星下點的可見解析度為258米,掃描幅寬為890公里。由於這種感測器具有較寬的掃描能力,因此,它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高重複率的地面覆蓋。WFI星上定標系統包括一個漫反射視窗,可進行相對輻射定標。
CBERS-01/02感測器
CCD相機(CCD):CCD相機在星下點的空間解析度為19.5米,掃描幅寬為113公里。它在可見、近紅外光譜範圍內有4個波段和1個全色波段。具有側視功能,側視範圍為±32°。相機帶有內定標系統。
紅外多光譜掃瞄器(IRMSS) :紅外多光譜掃瞄器(IRMSS)有1個全色波段、2個短波紅外波段和1個熱紅外波段,掃描幅寬為119.5公里。可見光、短波紅外波段的空間解析度為78米,熱紅外波段的空間解析度為156米。IRMSS帶有內定標系統和太陽定標系統。
寬視場成像儀(WFI) :寬視場成像儀(WFI)有1個可見光波段、1個近紅外波段,星下點的可見解析度為258米,掃描幅寬為890公里。由於這種感測器具有較寬的掃描能力,因此,它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高重複率的地面覆蓋。WFI星上定標系統包括一個漫反射視窗,可進行相對輻射定標。
CBERS-02B感測器
02B星是具有高、中、低三種空間解析度的對地觀測衛星,搭載的2.36米解析度的HR相機改變了國外高解析度衛星數據長期壟斷國內市場的局面,在國土資源、城市規劃、環境監測、減災防災、農業、林業、水利等眾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CCD相機(CCD):CCD相機在星下點的空間解析度為19.5米,掃描幅寬為113公里。它在可見、近紅外光譜範圍內有4個波段和1個全色波段。具有側視功能,側視範圍為±32°。相機帶有內定標系統。
高解析度相機(HR):2.36米解析度的HR相機
寬視場成像儀(WFI):寬視場成像儀(WFI)有1個可見光波段、1個近紅外波段,星下點的可見解析度為258米,掃描幅寬為890公里。由於這種感測器具有較寬的掃描能力,因此,它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高重複率的地面覆蓋。WFI星上定標系統包括一個漫反射視窗,可進行相對輻射定標。
主要用途
資源一號衛星是我國第一代傳輸型地球資源衛星,星上三種遙感相機可晝夜觀察地球,利用高碼速率數傳系統將獲取的數據傳輸回地球地面接收站,經加工、處理成各種所需的圖片,供各類用戶使用。
由於其多光譜觀察、對地觀察範圍大、數據信息收集快,特別有利於動態和快速觀察地球地面信息。
由於衛星設定多光譜觀察、對地觀察範圍大、數據信息收集快,並巨觀、直觀,因此,特別有利於動態和快速觀察地球地面信息。
該衛星在我國國民經濟的主要用途是;其圖像產品可用來監測國土資源的變化,每年更新全國利用圖;測量耕地面積,估計森林蓄積量,農作物長勢、產量和草場載蓄量及每年變化;監測自然和人為災害;快速查清洪澇、地震、林火和風沙等破壞情況,估計損失,提出對策;對沿海經濟開發、灘涂利用、水產養殖、環境污染提供動態情報;同時勘探地下資源、圈定黃金、石油、煤炭和建材等資源區,監督資源的合理開發。它將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發揮強有力的作用。
資源一號衛星又是我國空間事業對外合作的一個視窗,它進一步推動在航天領域方面我國和國際的交流與合作。
技術方案
資源一號衛星是顆三軸穩定,
太陽同步軌道衛星。衛星包括有效載荷和服務系統兩部分,共由十五個分系統組成。衛星總質量為1540千克。星體為長方體,採用單翼太陽電池陣,本體外形尺寸為2000×1800×2250mm3。
飛行狀態尺寸2000×8440×3215mm3。
星體採用分艙設計。
結構分系統有結構壁板、承力筒、星箭對接艙、大支架、太陽電池陣的基板和展開機構等組成。
服務艙有姿軌控、S波段測控、超短波測控、星上數據管理、電源和熱控等六個分系統。
電源採用太陽電池加鎘鎳蓄電池方案。
衛星姿態控制採用高精度的對地指向三軸穩定和太陽電池陣對日定向跟蹤和軌道調整方案。它由測量、控制和執行等三類設備組成。
測控由四個獨立信道(超短波和S波段)組成,具有測速、測距和測角功能,用測距音可單站定軌。
星上數據管理和測控在地面網站的配合下,完成衛星的跟蹤測軌、遙控、
遙測和其他管理任務。
由於衛星在地球地面站視場較小,數據管理分系統採用星上計算機來管理收發的數據,衛星在故障時能“智慧型化”處理。
熱控以被動式溫控為主,電加熱主動溫控為輔的方案。
有效載荷艙有CCD相機、紅外掃瞄器(也稱紅外相機)、寬視場相機、圖像數據傳輸、空間環境監測和星上數據收集(DCS)等分系統。
CCD相機有藍、綠、紅、近紅外和全色等五個光譜段,採用推掃式成像技術獲取地球圖像信息。它只在白天工作,並有側視功能(±32°)。
紅外掃瞄器有可見光、短波紅外和熱紅外共四個譜段,採用雙向掃描技術獲取地球圖像信息,它可晝夜成像。
寬視場相機具有紅光和近紅外譜段,由於掃描輻寬達890千米,因而五天內可對地球覆蓋一遍。
三台遙感器的圖像數據傳輸均採用X頻段。CCD相機數據傳輸分二個通道,紅外掃瞄器和寬視場相機共用第三個數據傳輸通道。
圖像數據經編碼、調製、變頻和功放由天線發射出射頻信號,在衛星經過地面站上空時,被地面站接收。
星上數據收集分系統利用地面設定的幾百個數據收集平台(DCP)收集的水文和氣象數據,通過星上轉發器實時地傳送到地面接收站。
資源衛星套用中心負責我國地面套用的總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