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是一所具有優良辦學傳統的綜合性研究型重點大學。醫科教育是中山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140多年的歷史,其前身為成立於1866年的我國最早設立的西醫學府——博濟醫學堂。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學與原中山醫科大學合併後,文、理、醫學科相互融合滲透,使我校醫學教育發展獲得更廣闊的空間與豐厚的資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山大學臨床技能中心
- 外文名:無
- 性質:技能中心
- 地點:中山大學
中心簡介,第一階段,早期階段(2000年以前),第二階段,拓展階段(2000年到2005年),第三階段,整合階段(2005年至今),
中心簡介
在百餘年醫學教育歷程中,為加強醫學生核心能力——臨床能力(內涵為職業態度、醫患關係的溝通處理、病史收集、體格檢查、診斷能力、醫療決策、團隊合作等)的培養,我校不斷加大投入,積極從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考核評價模式等方面,全方位推動臨床實踐教學改革。作為醫學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中山大學臨床技能中心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早期階段(2000年以前)
早在20世紀80年代,原中山醫科大學就在三家綜合性臨床醫學院設立診斷技能實驗室等,輔助開展影像診斷、物理診斷、實驗診斷等基本臨床技能教學。同時開展“診斷技能考試—實習資格考試—畢業技能綜合考試”的“三段式”臨床技能考試模式研究,探索多元化醫學生評價方法。該研究於2001年獲廣東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第二階段,拓展階段(2000年到2005年)
進入2000年,學校以“211”工程建設為契機,加大了臨床醫學院診斷技能實驗室建設力度,拓展實驗室規模,並增加心肺聽診模型、腹部觸診模型、模擬護理人、模擬急救人等一大批教學模型,進一步加強臨床實踐教學,在此階段,創建並完善了“早期接觸臨床、早期接觸科研、早期接觸社會”醫學教育新模式,將學生臨床實踐、科學研究和社會套用及服務持續開展到學生畢業離校,推進素質、知識與技能協調發展。該模式於2005年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第三階段,整合階段(2005年至今)
2005年以來,學校以”臨床能力培養”為主線,將“臨床模擬手段”和“臨床真實手段”有機結合,以 “三基”、“三嚴”、“三早”教育理念,全程指導臨床實踐教學改革,突破臨床多學科與專業之間的壁壘,將原來依附於各臨床醫學院的教學實驗室進行統籌規劃和重組擴建,建設了涵蓋診斷學、醫學影像學、外科學、內科學、急救醫學等12個學科的現代化臨床技能中心。學校“211”工程投入建設經費1000萬人民幣,中華醫學基金會(CMB)資助65萬美元。
2007年,為全面推進中心建設,擴大中心的示範作用,學校將臨床技能中心設為校級機構,並實行校院兩級管理:學校設備與實驗室管理處負責協調與統籌規劃,中山醫學院是中心建設和管理的主體。中心實行“五個統一”的管理模式,統一安排教學任務、統一協調臨床教學師資、統一規章制度、統一購置與管理設備、統一技能考試標準,實現了資源共享和高效管理。
2008年,中心主體搬遷到新建的醫學科技綜合樓,總面積達3000m2。中心下設基礎技能實驗平台、綜合技能實驗平台、遠程多媒體視頻與軟體教學平台、動物外科手術室、臨床技能考試中心,臨床實踐基地六個模組。配備有HPS/ECS高級綜合模擬人、計算機互動式分娩與急救系統、影像學攝影定位模型等一批高端臨床技能操作訓練教學模型,設備總值達1000萬元人民幣。
多年來,中心在實驗教學改革、教材建設、課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4項。出版主編教材41部,自編教材17部,其中《腫瘤學》和《內科學》於2002年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內科學》、《外科學》、《傳染病學》和《眼科學》於2005年獲全國高等學校醫藥優秀教材獎。“放射診斷學”被列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外科學”和“傳染病學”為廣東省精品課程,並創建了以“以臨床能力為導向的階段性、模組化、開放式臨床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中心融多學科、多功能、開放性、網路化、資源共享等特點於一體,實現統籌臨床教學安排、臨床教學實踐、臨床師資培訓等功能,實現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引領臨床實踐教學的改革,已成為我校臨床實踐教學的樞紐和核心基地,並在省內、國內起到良好的臨床實踐教學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