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讀名家:秋天的懷念

中學生讀名家:秋天的懷念

《中學生讀名家:秋天的懷念》內容簡介:《秋天的懷念》是20世紀中國文學大師史鐵生的經典散文集,所選文章以入選中國小課本的篇目為主,如《我與地壇》《秋天的懷念》《我的夢想》《樹林裡的上帝》《合歡樹》等,這些散文或抒情,或言志,或狀景,或懷人……反映了一個時代的風雲變幻和人們的思想情感。本書附有極具學習價值的點評與賞析,對中學生來說,是一本值得閱讀並反思的優秀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學生讀名家:秋天的懷念
  • 出版社: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 頁數:208頁
  • 開本:16
  • 作者:史鐵生
  • 出版日期:2012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855978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圖書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學生讀名家:秋天的懷念》編輯推薦:《我與地壇》,長篇哲思抒情散文,是史鐵生文學作品中,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納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兩部分注重講地壇和他對母親的後悔,對於中學生來說,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優秀文章。地壇只是一個載體,而文章的本質卻是一個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以及對母親的思念。
《秋天的懷念》,短篇散文,是史鐵生對已故母親的回憶,表現了史鐵生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對母親無盡的愛,以及史鐵生對“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悔恨。已被編入國小語文人教版六年級第一學期第三單元12課、總課時第六課和冀教版六年級第二學期第四單元18課、九年義務教育七年級第二學期語文課本第二單元:“兩代人的心靈溝通”的第6課。

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2010),原籍河北涿縣,1951年出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維持生命。自稱是“職業是生病,業務在寫作”。史鐵生創作的散文《我與地壇》鼓勵了無數人。2002年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協會評議委員會委員。
張路黎,中南民族大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講師,華中師範大學當代文學博士,長期致力於史鐵生文學作品的研究,曾在學術類刊物上發表《史鐵生哲思文體的創建及特徵》《史鐵生的生命印象與角色敘事》《史鐵生的哲思意象》等論文多篇。

媒體推薦

我們從史鐵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個人內心無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時也在這個人內心的起伏中解讀了寧靜。
——蔣子丹
鐵生對生命的解讀,對宗教精神的闡釋,對文學和自然的感悟,構成了真正的哲學。他幻想腳踩在軟軟的草地上的感覺,踢一顆路邊的石子的感覺。
——賈平凹
“這是困境,誰也逃不過,人生的一切事就是在與困境周旋。這需要靠愛去推遲死亡。”
——史鐵生

圖書目錄

我與地壇
秋天的懷念
合歡樹
我二十一歲那年
老家
一個人形空白
叛逆者
八子
珊珊
莊子
老海棠樹
孫姨和梅娘
牆下短記
廟的回憶
我的夢想
三月留念
複雜的必要
玩具
角色
姻緣
悼路遙
樹林裡的上帝

圖書序言

讀史鐵生,在心靈盛開的時節
華中師範大學當代文學博士 張路黎
史鐵生的文學創作源自他對生命發生的疑問。這個熱愛體育、熱愛藝術的清華附中畢業生,正當青春年華,卻沒來由地殘廢了雙腿。命運的殘酷在這裡顯露猙獰,作者不由叩問蒼天,發出生或者死的疑問。然而,“蒼天不予答”,史鐵生只能經由自己的思考和寫作尋找承受苦難、超越絕望的精神力量,尋覓身陷殘疾後有意義的人生之路。《我與地壇》《秋天的懷念》《命若琴弦》《務虛筆記》正是這樣一篇篇、一部部探討著生與死、欲望和夢想、絕望與超越的精彩力作。
史鐵生是堅強的,在殘酷的命運面前,他不僅沒有選擇棄世或憤世,亦沒有選擇苟且無為,而是將自己鍛造成一個“西西弗斯式”的勇士,在絕望的命運中扯緊生命的琴弦,活出一個精彩的過程,一如他自己所寫的“從不屈獲得驕傲、從苦難提取幸福,從虛無創造意義”!史鐵生是幸運的,尤其幸運的是他有一位堅強而偉大的母親,她不僅理解兒子生的欲望、殘疾的痛苦,還用自己“堅韌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叮囑著兒子“好好兒活”、活出精彩、幸福、有價值的人生。史鐵生是偉大的,他不僅超越了一己的生命之痛,還關注著殘疾、歧視、差別等種種普遍存在的人間苦難,呼喚著人與人之間的寬容與互愛,呼喚著現實種種之外的精神力量。史鐵生也是睿智的,他的哲學思考並非一個人的向隅私語,在作品的字裡行間,時時可見老莊、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佛家與希伯萊思想、歐洲存在主義思潮的影響。他不但博覽古今中外先哲的著作,更將其作為駛向心靈之海的一葉扁舟,藉此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最終走向個人化的生命感悟。
本書所輯錄的作品,是史鐵生文學創作中的精品,亦是當代中國散文中的珍品。史鐵生的散文蘊涵深刻的哲思,豐沛的情感,卻絕無空泛的議論、刻板的說教。他善於托物寄意,用一個個極富美感的獨造之象寄寓哲思,如“石門中的落日”、“雨燕的高歌”;如膨脹著花蕾的“野花”、一代一代落子生根的“野草”;如雪夜中悠沉的“蕭聲”、星空下低呤高唱的“嗩吶聲”;如飄搖歌舞的“落葉”、春風中的“海棠花雨”。他善於鍛造辭約義豐、雋永空靈的警句,如“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將一個歌舞煉為永恆。這欲望有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如“不要熄來破牆而出的欲望,但要接受牆”;又如“我常以為是醜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為是愚氓舉出了智者。我常以為是懦夫襯照了英雄。我常以為是眾生度化了佛祖”。他擅長心理描寫,或感嘆;或獨白;或自問自答;或轉換時空回憶過去,眺望未來;或變換視角,或揣測或推想,或沉入縹繚不散的夢想,展現記憶與印象中的心靈角落。史鐵生創造的美學境界極具中國情韻,在寫作手法上,卻又在上承傳統的同時,汲取了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菁華,從而形成了適合表達當下情思,作者個人生命體驗與哲思的文學風格。
史鐵生在《活出愛》這篇文章中寫道:“我常常感到這樣的矛盾:睜開白天的眼睛,看很多人很多事都可憎惡;睜開夜的眼睛,才發現其實人人都在苦弱地掙扎,唯當互愛。當然,白天的眼睛並非多餘,我是說,夜的眼睛是多么重要。”史鐵生的所有作品都可以讀解為一首獻給黑夜的歌,呼喚著、頌揚著人間的互愛。恰同學少年,在這心靈盛開的時節,多一些時間靜靜地讀史鐵生,也許是我們給自己的一份最好的禮物。如何在人生中遭逢困境而不致沉淪,直面苦難而不退縮?如何不問現實種種而葆有一顆本真的心,去尋找、體驗真正屬於自已的幸福?這一篇篇向著致美致善的作品將在一生中不斷溫暖、充實、安撫我們的內心。
2011年12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