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國學經典必讀

中學生國學經典必讀

《中學生國學經典必讀》是2022年廣陵書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學生國學經典必讀
  • 出版時間:2022年
  • 出版社:廣陵書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譯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中學生國學經典(直讀版)套裝《孟子》《戰國策》《世說新語》《史記》。
中學生國學經典必讀
《孟子》成書於戰國時期,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是一門系統講述如何成為“大丈夫”的書,蘊藏著中國人的取捨之道、浩然之氣和進退自如的大智慧,可謂中國人的人格精神啟蒙書。
本書原文以1935年世界書局《諸子集成》本收錄的清人焦循所著《孟子正義》為底本,參校其他版本,擇優而從。再輔以專業古籍整理團隊若水古社精譯白話文。原文與譯文採用雙欄文白對照的形式,且原文提及的地名、人物、歷史事件、典章制度等文史知識均有詳盡注釋,生僻字和多音字均有注音。一卷在手,輕鬆收穫抽絲剝繭的古文閱讀輕快感。
《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本書原文以清嘉慶八年(1803)黃丕烈刊刻的南宋姚宏續注本為底本,又據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所藏清末尊經書院刻本及《萬有文庫》本做了一些必要的訂正。本著去蕪存菁的宗旨,本書從原文三十三卷共四百九十七章中精選了二百三十二章。這些篇章或是記錄了對歷史進程起到關鍵作用的事件與人物,或是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對重複講述相同歷史事件的篇目,本書則選其詳述者,再歷經一年多的專業校對,以期呈給讀者一本原汁原味的精選本《戰國策》。
《世說新語》乃風流之寶典,名士之奇書。全書卷帙既混雜浩繁,體例尤堪稱前所未見,凡三十六門,一千一百三十條,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風尚,反映了南北朝亂世的思潮風尚、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儼然中古文人之水墨長卷。本次出版的《世說新語》以清光緒王先謙思賢講舍本為底本,由當代國學大家陳書良對全本潛心釋義,在編排方面,略去注釋,採用雙欄文白對照的形式,這種形式類似“直讀”,讀者可以“不求甚解”地欣賞這本魏晉南北朝的百科全書。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東漢末始稱《史記》。它是中國古代一部由個人獨立完成的具有完整體系的著作。總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萬餘字。本書從《史記》中選出十八篇,供初學者學習。在編排方面,略去注釋,採用雙欄文白對照的形式,這種形式類似“直讀”,讀者可以“不求甚解”地欣賞太史公的典雅美妙的文章。此外,為了讓讀者一覽古人的《史記》閱讀心得,豐富閱讀的層次和感受,陳書良教授遍覽浩瀚古籍,從晚清名臣曾國藩所著《讀書錄》、清末著名學者李景星所著《史記評議》中精選評語,附於每篇篇末。對於讀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史記》大有裨益。

圖書目錄

梁惠王 上
1
梁惠王 下
33
公孫丑 上
77
公孫丑 下
111
滕文公 上
145
滕文公 下
177
離婁 上
211
離婁 下
249
萬章 上
285
萬章 下
317
告子 上
347
告子 下
383
盡心 上
419
盡心 下
461
《戰國策》敘 劉向 / 1
卷一 東周
一 秦興師臨周 / 10
二 秦攻宜陽 / 13
四 東周與西周爭 / 15
五 東周欲為稻 / 16
十二 溫人之周 / 17
十七 齊聽祝弗 / 17
二十二 趙取周之祭地 / 18
二十六 昌他亡西周 / 19
卷二 西周
一 薛公以齊 / 21
三 秦令樗里疾 / 23
四 雍氏之役 / 24
六 蘇厲謂周君 / 26
九 司寇布 / 28
十一 犀武敗於伊闕 / 29
十三 秦欲攻周 / 31
十六 三國攻秦反 / 32
卷三 秦一
一 衛鞅亡魏入秦 / 33
二 蘇秦始將連橫 / 34
五 張儀說秦王 / 42
七 司馬錯與張儀 / 53
八 張儀之殘樗里疾 / 57
九 張儀欲以漢中與楚 / 58
十 楚攻魏張儀謂秦王 / 59
十一 田莘之為陳軫 / 60
十二 張儀又惡陳軫 / 61
十三 陳軫去楚之秦 / 62
卷四 秦二
一 齊助楚攻秦 / 66
二 楚絕齊 / 72
五 醫扁鵲見秦武王 / 74
六 秦武王謂甘茂 / 75
八 甘茂攻宜陽 / 78
十一 秦王謂甘茂 / 79
十二 甘茂亡秦且之齊 / 80
十五 陘山之事 / 83
十六 秦宣太后 / 86
卷五 秦三
二 秦客卿造謂穰侯 / 88
八 范子因王稽入秦 / 91
九 范雎至秦 / 93
十 應侯謂昭王 / 105
十二 應侯曰鄭人 / 108
十三 天下之士合從 / 109
十四 謂應侯曰君禽馬服 / 111
十七 蔡澤見逐於趙 / 112
卷六 秦四
一 秦取楚漢中 / 123
四 秦昭王謂左右 / 124
八 秦王欲見頓弱 / 126
十 或為六國說秦王 / 129
卷七 秦五
二 秦王與中期爭論 / 132
五 濮陽人呂不韋 / 132
六 文信侯欲攻趙 / 137
七 文信侯出走 / 141
八 四國為一 / 147
卷八 齊一
二 齊將封田嬰於薛 / 153
三 靖郭君將城薛 / 154
五 靖郭君善齊貌辨 / 155
八 成侯鄒忌為齊相 / 159
十二 鄒忌修八尺有餘 / 160
十三 秦假道韓魏以攻齊 / 163
十六 蘇秦為趙合從 / 165
十七 張儀為秦連橫齊王 / 168
卷九 齊二
三 犀首以梁為齊戰於承匡 / 171
四 昭陽為楚伐魏 / 172
五 秦攻趙 / 174
七 秦攻趙長平 / 175
卷十 齊三
一 楚王死 / 177
三 孟嘗君將入秦 / 184
四 孟嘗君在薛 / 186
七 孟嘗君舍人 / 187
八 孟嘗君有舍人而弗悅 / 189
九 孟嘗君出行國 / 190
十 淳于髡一日 / 193
十一 齊欲伐魏 / 194
十二 國子曰秦破馬服君 / 195
卷十一 齊四
一 齊人有馮諼者 / 198
二 孟嘗君為從 / 205
四 孟嘗君逐於齊而復反 / 207
五 齊宣王見顏斶 / 209
六 先生王斗 / 215
七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 / 218
九 管燕得罪齊王 / 220
十一 蘇秦謂齊王 / 220
卷十二 齊五
一 蘇秦說齊閔王 / 223
卷十三 齊六
一 齊負郭之民有狐咺者 / 240
二 王孫賈年十五 / 242
三 燕攻齊取七十餘城 / 243
四 燕攻齊齊破 / 250
五 貂勃常惡田單 / 252
六 田單將攻狄 / 257
八 齊閔王之遇殺 / 259
九 齊王建入朝於秦 / 261
十 齊以淖君之亂 / 263
卷十四 楚一
二 五國約以伐齊 / 265
三 荊宣王問群臣 / 266
八 江乙惡昭奚恤 / 268
九 江乙欲惡昭奚恤於楚 / 268
十 江乙說於安陵君 / 269
十六 楚王問於范環 / 272
十七 蘇秦為趙合從說楚 / 274
十八 張儀為秦破從連橫 / 278
二十 威王問於莫敖子華 / 284
卷十五 楚二
五 楚懷王拘張儀 / 291
六 楚王將出張子 / 293
八 楚襄王為太子之時 / 294
九 女阿謂蘇子 / 300
卷十六 楚三
一 蘇子謂楚王 / 301
二 蘇秦之楚三日 / 303
四 張儀之楚貧 / 304
七 五國伐秦 / 306
八 陳軫告楚之魏 / 308
九 秦伐宜陽 / 308
十 唐且見春申君 / 310
卷十七 楚四
一 或謂楚王 / 311
二 魏王遺楚王美人 / 312
三 楚王后死 / 314
四 莊辛謂楚襄王 / 314
八 有獻不死之藥於荊王者 / 319
十 天下合從 / 320
十一 汗明見春申君 / 321
十二 楚考烈王無子 / 323
十三 虞卿謂春申君 / 329
卷十八 趙一
一 知伯從韓魏兵以攻趙 / 332
二 知伯帥趙韓魏 / 334
三 張孟談既固趙宗 / 342
四 晉畢陽之孫豫讓 / 346
七 腹擊為室而巨 / 350
八 蘇秦說李兌 / 351
十二 蘇秦為趙王使於秦 / 354
卷十九 趙二
一 蘇秦從燕之趙始合從 / 356
二 秦攻趙 / 364
三 張儀為秦連橫說趙王 / 369
四 武靈王平晝閒居 / 373
六 趙燕後胡服 / 386
卷二十 趙三
一 趙惠文王三十年 / 389
三 齊破燕趙欲存之 / 392
十 秦攻趙於長平 / 393
十一 秦攻趙平原君使人 / 401
十二 秦趙戰於長平 / 403
十三 秦圍趙之邯鄲 / 405
十七 衛靈公近雍疸彌子瑕 / 414
十八 或謂建信君 / 415
二十 希寫見建信君 / 417
二十一 魏魀謂建信君 / 418
二十三 齊人李伯見孝成王 / 418
卷二十一 趙四
一 為齊獻書趙王 / 420
二 齊欲攻宋 / 422
四 五國伐秦無功 / 426
五 樓緩將使 / 432
六 虞卿請趙王 / 433
十二 馮忌請見趙王 / 435
十三 客見趙王 / 437
十四 秦攻魏取寧邑 / 439
十八 趙太后新用事 / 442
十九 秦使王翦攻趙 / 446
卷二十二 魏一
三 樂羊為魏將 / 448
四 西門豹為鄴令 / 449
五 文侯與虞人期獵 / 449
六 魏文侯與田子方 / 450
七 魏武侯與諸大夫 / 451
八 魏公叔痤為魏將 / 453
九 魏公叔痤病 / 454
十一 張儀為秦連橫說魏王 / 455
二十八 公孫衍為魏將 / 460
卷二十三 魏二
六 魏惠王死 / 461
七 五國伐秦 / 463
十一 齊魏戰於馬陵 / 468
十三 田需貴於魏王 / 470
十七 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 / 471
十八 梁王魏嬰觴諸侯 / 472
卷二十四 魏三
一 秦趙約而伐魏 / 475
四 秦敗魏於華 / 476
五 華陽之戰 / 481
六 齊欲伐魏 / 483
七 秦將伐魏 / 484
八 魏將與秦攻韓 / 488
十一 魏太子在楚 / 495
卷二十五 魏四
一 獻書秦王 / 499
三 魏王問張旄 / 501
七 白珪謂新城君 / 502
十八 魏王欲攻邯鄲 / 502
二十三 信陵君殺晉鄙 / 503
二十四 魏攻管而不下 / 504
二十五 魏王與龍陽君 / 507
二十七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 / 509
卷二十六 韓一
一 三晉已破智氏 / 512
三 魏之圍邯鄲也 / 513
四 申子請仕其從兄官 / 514
五 蘇秦為楚合從說韓王 / 514
六 張儀為秦連橫說韓王 / 517
十八 顏率見公仲 / 521
卷二十七 韓二
一 楚圍雍氏五月 / 522
二 楚圍雍氏韓令冷向 / 525
三 公仲為韓魏易地 / 527
八 謂公叔曰乘舟 / 528
九 齊令周使鄭 / 528
二十 韓咎立為君而未定也 / 530
二十二 韓傀相韓 / 531
卷二十八 韓三
一 或謂韓公仲 / 538
三 韓人攻宋 / 540
四 或謂韓王 / 542
五 謂鄭王 / 544
七 秦大國也 / 549
十七 韓氏逐向晉於周 / 550
二十三 段乾越人謂新城君 / 551
卷二十九 燕一
一 蘇秦將為從北說燕文侯 / 553
四 燕文公時 / 555
五 人有惡蘇秦於燕王者 / 558
八 蘇秦死 / 562
十一 燕昭王收破燕 / 567
十三 蘇代謂燕昭王 / 571
十四 燕王謂蘇代 / 576
卷三十 燕二
一 秦召燕王 / 578
二 蘇代為奉陽君 / 584
三 蘇代為燕說齊 / 589
六 陳翠合齊燕 / 590
九 昌國君樂毅 / 592
十 或獻書燕王 / 599
十二 趙且伐燕 / 602
卷三十一 燕三
三 燕王喜使栗腹 / 604
五 燕太子丹質於秦 / 610
卷三十二 宋衛
二 公輸般為楚設機 / 627
八 宋康王之時 / 629
九 智伯欲伐衛 / 630
十二 衛使客事魏 / 631
十四 衛嗣君時胥靡逃之魏 / 633
十五 衛人迎新婦 / 633
卷三十三 中山
一 魏文侯欲殘中山 / 635
二 犀首立五王 / 635
三 中山與燕趙為王 / 639
六 陰姬與江姬爭為後 / 643
七 主父欲伐中山 / 646
八 中山君饗都士大夫 / 647
十 昭王既息民繕兵 / 648
目 錄
世說新語卷一
3  德行第一
28  言語第二
世說新語卷二
85  政事第三
99  文學第四
世說新語卷三
153  方正第五
190  雅量第六
213  識鑒第七
世說新語卷四
231  賞譽第八
283  品藻第九
316  規箴第十
332  捷悟第十一
337  夙惠第十二
342  豪爽第十三
世說新語卷五
351  容止第十四
365  自新第十五
368  企羨第十六
371  傷逝第十七
380  棲逸第十八
389  賢媛第十九
411  術解第二十
418  巧藝第二十一
425  寵禮第二十二
428  任誕第二十三
456  簡傲第二十四
世說新語卷六
469  排調第二十五 
501  輕詆第二十六
516  假譎第二十七
528  黜免第二十八
533  儉嗇第二十九
538  汰侈第三十
546  忿狷第三十一
551  讒險第三十二
554  尤悔第三十三
564  紕漏第三十四
570  惑溺第三十五
575  讎隙第三十六
目 錄
1 / 五帝本紀
23 / 項羽本紀
71 / 高祖本紀
120 / 越王勾踐世家
142 / 孔子世家
189 / 陳涉世家
208 / 留侯世家
232 / 伍子胥列傳
249 / 蘇秦列傳
294 / 孟嘗君列傳
315 / 廉頗藺相如列傳
338 / 屈原賈生列傳
358 / 淮陰侯列傳
400 / 李將軍列傳
420 / 遊俠列傳
433 / 滑稽列傳
459 / 貨殖列傳
489 / 太史公自序

作者簡介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城市)人,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作為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
劉向(前77年—前6年),原名劉蘇,字子政,沛郡豐邑(今屬江蘇徐州市)人。漢朝宗室大臣、文學家,中國目錄學鼻祖。
劉義慶(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南朝宋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文學家,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學家。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除《世說新語》外,還著有志怪小說《幽明錄》。
司馬遷(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

譯者簡介

陳書良,湖南長沙人,出生於1947年2月,湖湘書香世家。高中畢業後適逢文革,鹽車長坂而自學不懈。1978年考取武漢大學魏晉隋唐文學研究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原為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文學所所長、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為省文史館館員、湖南商學院中文系主任、教授、院學術委員、院學術帶頭人。學術上服膺陳寅恪先生“以詩證史,以史證詩”的治學方法,承繼樸學傳統,醉心六朝文化,獨立特行,著作甚豐,人稱“六朝人物”,現擔任高高國際旗下專業古籍整理工作室“若水古社”總顧問。
“若水古社”系高高國際旗下專業古籍整理工作室,已獲註冊商標,由當今古典文學研究名宿、國學世家陳書良先生任學術總指導,同時聘請眾多古籍專家為長期顧問。已校點、譯註、整理出版了《山海經》、《周易》、《道德經》、《莊子》、《史記》、《世說新語》、《古文觀止》、《王陽明全集》、《曾國藩家書》、《脂硯齋評石頭記》、“四大名著·國學典藏版”等數十種古籍類暢銷經典,深得業內認可及讀者喜愛。
周柳燕,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湖南工商大學教授,在高校任教36年。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與傳統文化研究,系中國商業文學研究的開拓者之一,成果具有拓展文學史研究空間和填補空白的意義。曾獲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出版專著、合著19部,出版古籍整理書籍10部,發表論文3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