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堂生息清代鹽稅之一。同治四年(1865),河東想戀體道庫原有的膏火生息由鞏嫌驗翻坐商承領銀五千餘兩,按月一分生息。後因坐商汽榆疲睏,息銀繳不足額,河東書院又改設河姜嬸頁碑東中學堂,支款日阿雄盼繁,光緒三十三年(1907)遂將前項息銀附入想只榜潞鹽銷價合併徵收,稱中學堂生息。年收銀約四敬謎雄百兩。
中學堂生息清代鹽稅之一。同治四年(1865),河東道庫原有的膏火生息由坐商承領銀五千餘兩,按月一分生息。後因坐商疲睏,息銀繳不足額,河東書院又改設河東中學堂,...
西寧府中學堂 清末民初青海學堂。清德宗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西寧知府慶霖由五峰書院改設。位於府城西大街。有教習2名,學生50名。經費由書院...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本縣先賢曾玉如(字昭鑒)林商翼(字魯傳)於是年創辦平遠中學堂(即仁居中學前身)後改名曰:平遠縣官立中學,第一、二任監督是劉英,韓祝三...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本縣先賢曾玉如(字昭鑒)林商翼(字魯傳)於是年創辦平遠中學堂(即仁居中學前身)後改名曰:平遠縣官立中學,第一、二任監督是劉英,韓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