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堂生息清代鹽稅之一。同治四年(1865),河東道庫原有的膏火生息由坐商承領銀五千餘兩,按月一分生息。後因坐商疲睏,息銀繳不足額,河東書院又改設河東中學堂,支款日繁,光緒三十三年(1907)遂將前項息銀附入潞鹽銷價合併徵收,稱中學堂生息。年收銀約四百兩。
中學堂生息清代鹽稅之一。同治四年(1865),河東道庫原有的膏火生息由坐商承領銀五千餘兩,按月一分生息。後因坐商疲睏,息銀繳不足額,河東書院又改設河東中學堂...
西寧府中學堂 清末民初青海學堂。清德宗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西寧知府慶霖由五峰書院改設。位於府城西大街。有教習2名,學生50名。經費由書院...
汝南高中是一所始建於1905年的百年名校,始稱汝寧府中學堂,可謂肇端維新之時,開啟新學之先。歷經清、民國和當今三個歷史時代,曾高舉“五四”科學民主大旗,積極...
(字魯傳)於是年創辦平遠中學堂(即仁居中學前身)後改名曰:平遠縣官立中學,第...考諸歷史,遠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該校址一方就有人群聚居生息。由於戰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