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中央美術學院建築教育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28年,當時在北平大學藝術學院曾設有建築系,為6個藝術系科之一。1945年,作為中央美術學院前身的北平藝專設立了建築營造專業,1950年改名中央美術美院時設立了實用美術系,1956年實用美術系遷出獨立成立中央工藝美院。1993年在當時的靳尚誼院長的倡導下,中央美術學院在壁畫系恢復設立建築與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制五年,聘請從西班牙歸國的建築師
張寶瑋先生主持這一專業的教學。1995年中央美院成立了設計系,在藝術設計學科目錄下分設建築與環境藝術設計和平面設計兩個專業方向。戴士和、張寶瑋和譚平老師先後擔任設計系主任。1999年向教育部申報設計藝術學文學碩士學位授予權獲得批准,在維持了六年10人左右的小規模教學之後,1999年開始了建築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逐年擴招,並於同年引進中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創建人和學術帶頭人、博士生導師張綺曼女士任教。
2001年開始,根據高等教育的發展形勢和學院學科發展需要,以潘公凱院長為首的新任學院領導班子對學院的學科建設做出重大部署,建築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作為實踐性很強的、融合技術與藝術雙重屬性的設計學科,在學院整體學科發展布局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並獲得快速發展的機遇,2002年建築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本科招生規模已達到了100人,建築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兩個專業方向開始分開設立。隨著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專業規模的擴大,設計系在2002年末發展成立為設計學院,同年申請設立建築學(工學)專業獲教育部批准。
隨著中央美術學院的規模擴大、學科拓展與結構調整,2003年中央美術學院通過與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的合作辦學,將建築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兩專業從設計學院分離出來單獨成立了建築學院,並於2003年10月28日舉行了正式成立儀式,聘任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馬國馨教授擔任建築學院名譽院長,呂品晶教授和黃薇女士為副院長,由呂品晶教授主持工作。新成立的建築學院成為中國高等美術教育系統中的第一所建築學院。
為了適應社會需要,2005年建築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進一步細分為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兩個專業,並於同年10月與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的環境藝術設計院建立了合作辦學關係。至此,建築學院教學、科研與工程實踐相結合的本科教育模式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完善。與此同時,學院向教育部申報的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工學碩士二級學科授予點和藝術設計學博士學位(與設計學院共同申報)授予權均獲批准。目前,建築學院已形成以本科生教育為主體,碩士生、博士生教育為支撐、留學生教育為補充的完備的教學層次和多種培養模式,初步形成突出的專業優勢與鮮明的辦學特色。2006年9月,中央美術學院新設計教學大樓落成,建築學院辦學條件獲得空前改善,極大地鼓舞了建築學院全體師生的熱情和信念。
課程設定
建築學院身處中央美術學院濃郁的藝術和文化氛圍之中,學生在完成基本的建築學課程之外,還可以進入其它學院選修書法、繪畫、民間美術、雕塑、平面設計、攝影、數碼媒體等豐富多彩的造型藝術課程。另外,學院一方面不斷延請來自多個國家的多元化多層次的專家進行短期教學和講座,根據“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官網資料,另一方面還為每個年級六十位建築學專業的學生自二年級始聘任六十位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的主任建築師作為專業校外輔導教師,開展一對一師徒教育的模式,使學生在專業學習生涯之初就有機會接受建築師的職業薰陶,有力地補充了學校教育體系中職業教育的不足,成為當前中國建築教育前所未有之舉。
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設有建築學、景觀設計和室內設計三個專業,它們共同以造型藝術與審美訓練、歷史與人文素質訓練、建築學基本功訓練與必備技術知識傳授為基礎,強調專業間的交融互補與學術滲透,構成三位一體、共同發展、相互促進的建築藝術教育體系。
建築學院的課程設定旨在培養一專多能、具有較為全面的藝術素質的設計人才,課程主要包含以下七個方面:
1.造型與藝術素質訓練:書法、繪畫、雕塑、民藝、美學、美術史論、當代藝術
2.專業設計: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城市設計、規劃設計
3.專業理論:設計概論、建築史、景觀史、室內史、設計哲學、設計方法論、設計評論
4.專業表達:設計製圖、CAD、專業寫作、攝影、數碼媒體、VI設計、專業外語
5.專業技術:結構、構造、設備、電氣、材料、聲、光、熱環境、綠化配置
6.專業擴展:家具設計、公共設施設計、展示設計、視覺傳達設計、設計管理
7.專業實踐:設計實習、工地見習、傳統建築文化調研、古建築測繪、城市認知
建築設計
建築設計專業是中國藝術院校中最早成立的建築設計專業之一。該專業著眼於國內外建築設計教育領域的發展趨勢,將當代建築藝術及其它藝術形式同現代的科學技術和社會需求緊密結合,強調當代建築設計的多元化及藝術性。建築學院成長於中央美術學院豐厚的藝術沃土之中,整合了多元化、多層次的教學資源,和多所國際著名建築、藝術院校建立了校際交流關係,並與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合作辦學,為建築設計專業教學提供了開放的教學平台,創造了良好的藝術實踐環境。專業成立以來,學生在北京國際建築雙年展、國際建築藝術雙年展、國際建協“建築與水”學生設計競賽、全國建築院系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第一屆全國美術院校建築環藝作品雙年展等一系列國內外學術競賽活動中,均取得較好成績,初步顯示了本專業學生旺盛的創造才能。
室內設計
室內設計專業是在前身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該專業在中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創建人及學術帶頭人張綺曼教授的帶領下,本著創建國內一流室內設計專業的目標,一直在不間斷地進行著系統而完善的專業課程改革。同時通過與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環藝院合作辦學,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實踐平台。室內設計專業在培養學生掌握相關專業知識和空間塑造意識的同時,更強調人文環境的藝術表達與設計形式的原創,力圖培養出有設計能力、有專業知識、有審美能力、有整體設計協調能力,適合於社會的優秀室內設計師。該專業的學生在國內外的競賽與交流中屢獲殊榮,包括第一、二屆“為中國而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大賽,“家-從傳統到現代”設計競賽等。學生還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郭立明、劉環等同學參加了中央電視台《交換空間》節目。
景觀設計
景觀設計專業在辦學過程中,注重加強與社會的合作及與國內國際院校的交流,並與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環藝院合作辦學,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實踐平台。學科發展能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外著名院校和學術機構的橫向交流與合作,借鑑成熟的學科建設、管理經驗和理論知識體系,嘗試多元化教學,強調原創性、藝術性和科學性。該專業學生在一系列國際國內學術競賽中取得較好成績,包括國際學生設計競賽(IAAH)、荷蘭中國文化交流藝術展、2008北京奧運會環境設施國際競賽、第二屆“為中國而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大賽等。
教學特色
在教學實踐中,強調通過一系列轉變體現自身特色:首先,在造型與基礎課程中將表達訓練轉變為審美訓練,強調審美和感知能力的培養;第二,在建築技術方面將由抽象化、定量式教學轉變為形象化、概念性教學,強調直覺把握能力的培養;第三,在設計教學中由類型命題式教學轉變為問題命題式教學,強調發現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第四,在歷史與理論教學中由縱向條塊劃分式教學轉變為縱橫互動式教學,強調綜合素質和思考方法的培養。
在教學組織上,強調寬基礎、厚積累的基礎與專業基礎教學,三個專業方向的本科生在一至三年級接受共同的基礎課和專業課教育,進入四年級後選擇專業方向並進入導師工作室學習。根據“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官網資料,建築學院共設有五個導師工作室和建築基礎、建築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技術等教研室,並由模型、木工、建造、材料、物理、計算機等實驗室共同組成的技術平台予以教學支持。現有學生418人,其中本科生373人,學制5年;研究生(含碩士和博士生)45人,學制3年。建築學院本科畢業生授予建築學工學學士學位或藝術設計文學學士學位,研究生畢業授予文學碩(博)士學位。
發展前景
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經過不懈努力已取得初步成果,該院的學生在國際國內各類建築與環境藝術設計競賽中頻繁獲獎,面向英國、美國、德國、加拿大等國家著名建築及藝術院校的教學與學術交流活動蓬勃展開,教師的科研與設計實踐也呈現一派欣欣向榮。通過辦學理念和特色上的創新,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致力於培養適應社會建設需要,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和原創精神的設計英才,他們將在建築、室內、景觀及相關藝術設計領域表現出廣泛的修養和超前的意識,以寬廣的胸懷和深邃的眼光,適應新世紀變幻莫測的世界,肩負責任和使命感去迎接挑戰。
對外交流
建築學院始終著眼於發揮學院優勢,堅持面向世界,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後與英﹑美﹑澳﹑日﹑德﹑加﹑意﹑西﹑港澳台等諸多國家與地區的多所大學文化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關係,進行教授互訪﹑課程交流﹑科研合作﹑聯合競賽和學術講座等等活動。交流活動促進了該院教學水平的提高,並使學生有機會直接接觸到國外先進的教學方法。
該院與英國著名的美術學院——格拉斯哥美術學院建築學院保持著長期友好的協作關係,雙方教授經常互訪。該院聘請英方教授為客座教授,每年有一定時間為該院安排講座,並親自參與課程設計和輔導學生課題,內容涉及基礎教學、建築學專業和室內設計專業等領域。該院也不定期選派年輕教師赴該校進修和進行交流活動。
該院與德國著名理工科大學——凱撒斯勞滕技術大學建築繫於2004年建立合作學術交流關係。德方教授定期到該院講學和輔導設計課程,雙方學生也開展長期交流活動,包括雙方定期選派學生互訪,兩院學生共同參與相同課程學習,已完成的有“舊城改造”課題設計等,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該院定期選派青年教師去德國考察訪問,從不同層面上展開廣泛的、有深度的交流活動。
其它教學研究合作機構與院校還有美國南加州建築學院、庫伯聯盟建築學院、羅德島設計學院、普拉特藝術設計學院;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美術學院;荷蘭達庫寧美術學院、代爾夫特技術大學建築學院;挪威貝爾根建築學院;日本早稻田大學建築學科;義大利德比安科文教基金會組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