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技術轉移模式的比較》是 2012年科學出版社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枊卸林 。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外技術轉移模式的比較
- 作者:枊卸林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6-1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作 者:枊卸林 等著
出 版 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6-1
版 次:1
頁 數:259
字 數:340000
印刷時間:2012-6-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 703 034 8760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柳卸林、何郁冰、胡坤等編寫的《中外技術轉移模式的比較》結合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對加強科技成果轉化的現實需求,通過闡述全球創新新趨勢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戰略價值,在系統回顧國內外技術轉移理論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技術轉移的基本過程、方式與模式,並分別介紹、歸納和總結了美國、德國、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等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主要做法和基本模式,為我國政府有關部門、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開展相關工作提供借鑑。
《中外技術轉移模式的比較》可供科技成果轉化教育和培訓的理論與實際工作者閱讀,也可以供高校師生,科研機構、政府相關部門的研究者、管理者和決策者參考。
作者簡介
柳卸林,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信息管理與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1982年獲北京大學學士學位,1985年獲中國科學院碩士學位,1994年獲清華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1985~1996年,清華大學任教,1996~2006年,科學技術部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1995年2~8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訪問教授,1997年4~8月,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訪問教授,2002年11月~2003年1月,日本一橋大學創新研究所JSPS訪問教授,2005年1~3月,日本一橋大學創新研究所客座教授,2006年9~12月,瑞典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訪問教授。2000年榮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研究領域為技術創新的管理、科技政策、產業政策。代表作有《全球化、追趕與創新》、《技術創新經濟學》、《知識經濟導論》及Innovation, Technology and Regional Policy: Evidence from China and Australia等。在Research Policy等一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篇。
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篇 技術轉移的使命與理論基礎
第1章 技術轉移的使命
1.1 加強科技成果轉移與轉化是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的需要
1.2 我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的基本歷程
1.3 中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挑戰:以科研院所為例
1.4 本書所關心的核心問題
1.5 本書的主要研究內容和邏輯結構
第2章 技術轉移的基本理論
2.1 技術轉移的概念與內涵
2.2 國內外技術轉移相關研究概述
2.3 技術轉移的主要理論基礎
2.4 技術轉移的基本過程、方式與模式
2.5 中國科學院技術轉移的特殊性
第二篇 國外技術轉移的成功實踐
第3章 美國的技術轉移立法
3.1 《拜杜法案》:科技成果轉化的產權保障
3.2 《史蒂文森-威德勒技術創新法》與《聯邦政府技術轉移法》:成果轉化的組織保障
3.3 《小企業技術創新進步法》:成果轉化的基金保障
3.4 《國家合作研究法》:鼓勵企業間研發合作
3.5 結論
第4章 美國大學技術轉移模式及啟示
4.1 美國大學技術轉移的歷程與典型模式
4.2 史丹福大學的技術轉移模式與啟示
4.3 麻省理工學院的技術轉移模式與啟示
第5章 美國聯邦實驗室技術轉移及啟示
5.1 美國聯邦實驗室的技術轉移的組織與制度
5.2 美國國家技術轉移中心
5.3 美國聯邦實驗室技術轉移聯盟
5.4 美國國家技術信息中心
5.5 美國聯邦實驗室技術轉移管理的啟示
第6章 德國弗朗霍夫協會技術轉移及啟示
6.1 弗朗霍夫協會概況
6.2 弗朗霍夫的技術轉移治理結構
6.3 結論和啟示
第三篇 國內院所與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實踐
第7章 中關村地區企業的技術轉移經驗
7.1 由大學或科研院所派生出來的專職技術轉移機構
7.2 孵化器與大學科技園
7.3 聯合實驗室或研發中心
7.4 由科研院所衍生的企業
7.5 為實現政府目標設立的技術轉移中介機構
7.6 獨立的第三方技術轉移中介機構
7.7 以產學研合作為契機推動技術轉移
7.8 以股權融資模式實現技術轉移
7.9 中關村技術轉移存在的挑戰與發展機遇
第8章 清華大學技術轉移的成功實踐
8.1 清華大學的技術轉移體系
8.2 清華大學的技術轉移模式
8.3 清華大學技術轉移體系的基礎
8.4 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技術轉移的比較
第9章 中國科學院技術轉移的經驗與啟示
9.1 中國科學院技術轉移概述
9.2 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科學院技術轉移
9.3 中國科學院的技術轉移體系
9.4 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9.5 結語
第四篇 中國科學院部分研究所的技術轉移案例
第10章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技術轉移的最佳實踐
10.1 大連化物所概況
10.2 大連化物所技術轉移現狀
10.3 大連化物所的技術轉移體系
10.4 大連化物所的技術轉移模式
10.5 大連化物所技術轉移的經驗
10.6 大連化物所技術轉移的案例
10.7 關於大連化物所技術轉移的思考
第11章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技術轉移模式
11.1 技術轉移與創新的組織體系
11.2 計算所的技術轉移模式
11.3 對地方或行業經濟發展與技術進步所作的貢獻
11.4 對分部、分中心技術轉移模式的思考
第12章 中國科學院成都地奧集團的成果轉化創業發展之路
12.1 地奧集團概況
12.2 地奧集團發展歷史
12.3 對地奧集團發展歷程的深入探討
12.4 對科研院所衍生企業發展的思考
第13章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成功經驗
13.1 理化所概況
13.2 理化所技術轉移的特色與經驗
13.3 典型案例:深冷混合工質節流製冷技術的產業化
13.4 總結及啟示
第五篇 全書總結
第14章 結語與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