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人士訪延紀實》是1990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明欽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外人士訪延紀實
- 作者:陳明欽、苟昌斌、曾紹敏、劉支全
- 出版時間:1990年
-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 頁數:355 頁
- ISBN:9787222005808
- 副標題:封鎖線內的真相(1944-1945)
《中外人士訪延紀實》是1990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明欽等。
《中外人士訪延紀實》是1990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明欽等。內容簡介《中外人士訪延紀實》一封鎖線內的真相內容簡介本書系大型政治紀實性作品。1944 年,中國正進行著生死存亡的抗日戰爭。然而,國民黨卻以它最精...
一個黨外人士,也算罕見。這首先得感謝漢中歷屆黨政領導的信賴與支持,使我能在任期內盡職:購置文聯辦公樓層及車輛;組建協會,出版叢書;倡導為左翼戲劇先驅、抗戰時寫出《放下你的鞭子》的作者左明修葺陵地,為國畫大師方濟眾故居立碑;策劃金賢文學獎,鼓勵文藝新人。再是,做為群團組織,獨立單位,13常應對考核...
2015年8月13日18:00-23:30,藝術人文頻道推出特別版面,內容包括“從勝利走向輝煌·著名中外二戰電影主題音樂會”、“血肉長城·千人情景歌會”等特別節目,以及《新文藝縱覽》《可凡傾聽》《今晚》等多檔常規欄目的特別編排。上海廣播電視台紀實人文頻道 2020年,紀實人文頻道周一至周日每晚19:00推出人文類節目一條...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簡稱中共一大紀念館 ,位於上海市黃浦區黃陂南路374號,占地面積1300餘平方米,隸屬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是一所社會科學類歷史遺址專題博物館。1952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修繕後作為上海革命歷史紀念館第一館,內部開放,接待重要中外來賓。1958年,中國共產黨第一...
《零碳之路》是由五洲傳播中心、國家地理與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中林集團共同出品,由張晗執導的紀錄片。該片由兩位國家地理的環保人士作為嘉賓主持人深入中國各地,親身體驗和見證中國如何通過在能源、建築、交通、工業、林業、農業等領域的綠色低碳生動實踐。該片於2023年9月22日起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紀錄頻道、“學習...
主持人許戈輝走遍各地,專訪中外不同領域裡成就卓越的名人,深入了解名人成名背後的奮鬥故事和人生境遇、發掘名人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面貌、透視名人的非常生活,感受名人的真心、真言、真情。許戈輝溫和、睿智而真誠,每每能令嘉賓敞開心扉、真情流露,在輕鬆流暢的對話中,迸發思想智慧的火花。每一次訪談,都是一趟難忘的滌盪...
每年都吸引來自日本、美國、英國、荷蘭的建築專家前來觀光考察,令中外遊客流連忘返。2000年5月1日,中央電視台播出紀實片《海峽兩岸的歷史姻緣》,其中有許多鏡頭就是在富字樓拍攝的。胡旃鄉有一個曾轟動閩粵邊界的“遷葬”故事:1754年,胡旃鄉逝世後,安葬在下洋僑育中學火星崬下。1973年僑中開闢運動場,遷葬開棺...
7月5日,以一曲《兩隻蝴蝶》唱紅華夏大地的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團著名歌手龐龍先生,專程到新疆首府探尋王洛賓的藝術足跡,拜會王洛賓老友、音樂界人士和資深研究專家,傾心探討王洛賓改編、創作西部民歌的淵源,體察異域風情,醞釀創作情緒,準備再度開啟演唱、教學生涯的另一扇別有洞天的大門,他非常誠敬地為王洛賓前輩...
是年接待東非肯亞國教育部長來華訪問,陪同中正接見美國教育界人士暑期考察團。是年被國防部長俞大維聘為文武轉任比敘研究委員會副主任。是年任修訂師範學校課程標準委員會副主任。1964年4月6日在台北市南海路復興大樓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第33屆年會。7月21日至8月19日任中國首席代表偕台灣省...
投入環保紀實的創作,就意味著告別了養尊處優的書齋,踏上一條艱辛的道路。1998年他赴淮河考察,跑遍了沿淮四省,實在採訪了大量相關人士,面對滿河的黑臭與沿河無數家大大小小的污染企業,哲夫欲哭無淚。向污染宣戰,讓淮河在2000年變清,是那年政府向國人和世界的鄭重承諾。雖然迄今污染依舊,但那種壯士斷腕的...
加強了與各國教育人士的交流。3、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大批外國友人急於了解中國文化,漢語言書法教家劉正偉在對外教學中認為,要讓更多的歐洲青年尤其是法國新生代通過旅遊、游能學了解中國商品之外,還能更多地認識中國文化和中國人民。而從語言文化傳統入手,對於法國人了解中國是非常有好處的。孔子的理念就是講究和諧...
台上第一排坐著石美瑜、宋書同、李元慶、葛召堂、葉在增等幾名身著黑色法衣的法官,第二排坐著出庭作證的中外人士和兩名辯護人,台下的中外記者和聽眾有1500多人。谷壽夫被四名法警押上法庭,庭長石美瑜神色肅穆地宣布開庭。公訴人陳光虞開始宣讀長達兩個時辰的起訴書:“被告谷壽夫,66歲,日本東京都中野區人...
精美的宇宙,統一的方程(用德語對在上海的德國人士進行演講);從通感到通才(上海同濟大學全校演講);休閒與創新(管理學院);從通感到通才(寧波大學);通感是創新之源(上海海關學院,對全國海關司長、局長);自然科學、文學藝術與法律之間的通感(上海政法大學,多次全校演講);;從錢锺書文化走向世界文化(上海...
中共非常珍惜這種稍縱即逝的機會,為了救出被盛世才關押在新疆的一百多名共產黨人和愛國人士,1946年3月,在張治中第三次飛往迪化之前,周恩來和鄧穎超親自到其官邸上清寺桂圓,一再囑託他設法營救這批同志,張治中慨然允諾。張治中入疆後,一方面先後派屈武同志等到監獄裡去看望他們,並交代主管方面改善他們生活待遇:另...
用水墨形式再現了古老藝術,近幾年來,藝術作品在珠海,寧夏銀川畫展期間受到社會眾多人士的廣泛喜愛,同時受到奧運會福娃設計大師韓美林高度評介。創作源泉 岩畫是在遙遠的遠古時代人類先民在山崖和石頭上留下的藝術痕跡。是早期人類留給世界的文化和藝術,是人類的文字和繪畫的起源。它是民族文化最具象徵意義的文化瑰寶...
1996年至2001, 中外科技政策與管理(月刊),副主編 1996年至2001,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雙月刊),編委 1998年至2001, 中國科學院機關高級職稱評審會副主任、研究員評審會委員 2001年至2009.10,北京中關村IT專業人士協會監事 2004年至2007, 國家發改委聘請的手機牌照專家評審委員會成員 2008年至2009.12,中國...
1927年,僑居瑞士的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發起在日內瓦召開“世界婦女自由和平促進大會”,邀請許多殖民地國家的知名人士和社會活動家參加大會,其中有越南的胡志明、印度的尼赫魯等。盛成也被邀請與會。《我的母親》盛成想起自己那走向衰敗的封建家庭,簡直就是一座小小的“清宮”,祖母也真是家庭里的“慈禧太后”。母...
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大報恩寺琉璃寶塔作為中國最具特色的標誌性建築物,被稱為“天下第一塔”,更有“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之譽,是當時中外人士遊歷金陵的必到之處。明朝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遭雷火襲擊,天王殿,大殿、觀音殿、畫廓一百四十餘間焚為灰燼;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塔心木腐朽,塔頂...
在論壇專門設立的“亞洲表情”文藝活動中,來自中國的著名的書法家曾來德先生攜手著名古琴藝術家王鵬先生,向全體參加本次論壇的嘉賓和各界人士展示了書法與音樂完美組合——“墨樂”。這場由具有世界性影響的中國書法家曾來德先生創意和主演的“墨樂”是繼他2005年在英國大英博物館、2006年北歐四國、2010年巴黎議會宮之後...
《詠樂匯》是中央電視台推出的一檔訪談類節目。節目以主持人李詠邀請朋友做客吃飯為形式的一場閒談,這位嘉賓既可能是一位經濟商業領域的風雲人物,可能是科技界的大腕,也可能是文化體育界的名人,還可能是電影明星,總之,這是一場與成功人士暢談經營人生智慧的訪秀。節目於2008年11月1日起每周六19:45在中央電視台...
4月20日,由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中文聯盟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合頻道共同推出的《開講啦》“中文日”特別節目——全球共享一堂中文課,在CCTV-1和央視頻同步播出 ;8月29日,央視《開講啦》邀請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工程師孫軍帶大家一起感受航天發射的高光時刻解密發射任務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10月,《開講...
從2010年初開始,李興文進行全面的策劃溝通,邀請了國家一級編劇、著名導演、專家和電影電視藝術界等相關知名人士,在北京、上海等地多次進行專題研討會,成立了電視連續劇、同名電影、新聞紀錄片《少共國際師》攝製組籌辦團隊。團隊成員一致達成共識,聯手創作大型革命歷史題材、紅色青春偶像勵志電視連續劇、同名電影、新聞...
《浴血太行》在人民大會堂首映和公映中,獲得了中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全體代表,中國政治協商委員會的全體代表,和社會各界人士,黨政軍各級幹部,青年學生,媒體記者,影視業業內人士,以及億萬工農兵民觀眾的喜愛。《浴血太行》榮獲中國第5屆金雞百花電影節“96新片”獎,榮獲1998年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參展影片紀念獎。在《...
在綏中地區,三大隊、四大隊和支隊司令部雖在戰鬥中繳獲了一批馬匹,但遠不能滿足需要,這就要求我們深入村莊,去動員那些具有愛國思想的蒙古族上層人士和地主,為八路軍捐獻馬匹。武川縣五合鄉和三元井鄉一帶教會勢力龐大,控制這一帶的神甫是比利時人,教堂里配備有騎兵武裝,對教徒控制甚嚴,一些大戶有心為抗日...
南京淪陷前後,為了保護南京市民不受戰火的傷害,曾由一部分中外人士發起設立“難民區”。“難民區”最多時有29萬難民,發揮了特殊的作用。但是,由於侵華日軍野蠻成性,這裡仍然發生了駭人聽聞的慘劇……日軍雨花台暴行錄/176 梅福康回憶:“日本兵將我家祖母、父親、二哥、外甥女、3個堂兄和我8人,加上4個鄰居...
本書由國內多位著名評論家、攝影師、影像專家、媒體人士深入訪談20位新銳攝影師而完成,對於新型攝影群體和攝影生態給與及時關注與深入分析;同時對於他們開放的思維和定位進行準確評價,這一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照見了中國未來攝影發展的前進方向。 相對於其他藝術門類和傳播媒介來說,攝影作品及攝影師的研究文本竟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