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具有開創意義的重要活動,《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這項由中國攝影家協會和浙江省文聯共同主辦,國內首個以"新銳"命名的全國性攝影展示活動,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活動。視覺時代如何對影像發展作前瞻性的觀照與引導是極具當代性與挑戰性的課題。 藝術的基本精神需要具有某種顛覆性,攝影藝術同樣如此。"新銳"之"新"更多地表現為風格、樣式、方法上的創新、求新;而"銳"則應該體現為對於對象、問題、內涵的理解和表達方面的銳利、深刻。新銳精神對攝影甚至整個平面藝術,產生全新的影響。 這本由《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發端的新銳攝影師的訪談錄,作為一份重要的文本,集中展現了新世紀以來,攝影言說方式及價值選擇的顯著轉向。本書由國內多位著名評論家、攝影師、影像專家、媒體人士深入訪談20位新銳攝影師而完成,對於新型攝影群體和攝影生態給與及時關注與深入分析;同時對於他們開放的思維和定位進行準確評價,這一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照見了中國未來攝影發展的前進方向。 相對於其他藝術門類和傳播媒介來說,攝影作品及攝影師的研究文本竟付闕如一直是業界的憾事,本書是極為少見的出色的攝影作品及攝影師的研究文本,這一對於具有深遠意義的攝影活動的深入個案研究文本將為未來的攝影史留下一份極為寶貴的資料。
基本介紹
- 書名:可能: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訪談錄
- 類型:藝術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1403719
- 作者:浙江省攝影家協會
- 出版社:浙江攝影出版社
- 頁數:360頁
- 開本:16
- 品牌:浙江攝影出版社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顧錚(評論家、學者、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真正的新銳總是要冒出來的。因為,新的,意味著不可取代,不可棒殺也不可捧殺;銳的,意味著總要戳破什麼,總要帶來什麼不安,總要質疑什麼。也因此,真正的新銳所要面臨的考驗也是前所未有的。
劉樹勇(評論家、學者、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教授)
從攝影自身發展的內在邏輯角度來說,這些攝影師充滿活力的影像實踐以及文本,向我們顯現出未來攝影實踐的無限可能性:在觀念的層面上,向未曾涉足的區域和深度不斷突進與拓展。在語言的層面上,打通古今中外,融合各種媒介與方法,從而賦予影像更加豐富多樣的視覺形態。而站在期待中國攝影在未來能夠得以良性發展這一視角來說,這些攝影師的重要經驗向我們顯現出一種難能可貴的自由精神,那就是獨立地觀看,獨立地思考,自由地想像,自由地表達。
郭力昕(評論家、學者、台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藝術的基本精神是要具有某種顛覆性,即使在一些小範圍里。攝影藝術同樣如此。新銳精神乃是開創新的觀念、手法,對攝影甚至整個平面藝術,產生全新的影響。《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正試圖提供並開拓這樣的土壤,令人高度期待。
晉永權(評論家、學者、《中國青年報》圖片總監)
這是一份重要的文本,集中展現了新世紀以來,攝影言說方式及價值選擇的顯著轉向。
個性化的訴說,對攝影本體的回歸與思索,智性,內省,甚至曖昧難言,幾乎成為這些作品的總體特徵。誰能說這種精神特質不是我們年代文化、道德狀況的圖像樣本呢?
李楠(評論家、資深圖片編輯、策展人、《南方周末》圖片總監)
攝影在當代,日漸擺脫"身份"規定,"藝術"局限。"新銳"登場,不僅是攝影現象,更是社會現象:變革的新時代,在召喚、培育、豐富著屬於它的新視覺。無論突破固有邊界,還是回歸個體內心,當代性都是攝影最重要的特質。由此觀本書,不是榮譽證明,而是立此為據:新銳,就是展現"N+1"種可能。當然,這絕非易事。
真正的新銳總是要冒出來的。因為,新的,意味著不可取代,不可棒殺也不可捧殺;銳的,意味著總要戳破什麼,總要帶來什麼不安,總要質疑什麼。也因此,真正的新銳所要面臨的考驗也是前所未有的。
劉樹勇(評論家、學者、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教授)
從攝影自身發展的內在邏輯角度來說,這些攝影師充滿活力的影像實踐以及文本,向我們顯現出未來攝影實踐的無限可能性:在觀念的層面上,向未曾涉足的區域和深度不斷突進與拓展。在語言的層面上,打通古今中外,融合各種媒介與方法,從而賦予影像更加豐富多樣的視覺形態。而站在期待中國攝影在未來能夠得以良性發展這一視角來說,這些攝影師的重要經驗向我們顯現出一種難能可貴的自由精神,那就是獨立地觀看,獨立地思考,自由地想像,自由地表達。
郭力昕(評論家、學者、台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藝術的基本精神是要具有某種顛覆性,即使在一些小範圍里。攝影藝術同樣如此。新銳精神乃是開創新的觀念、手法,對攝影甚至整個平面藝術,產生全新的影響。《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正試圖提供並開拓這樣的土壤,令人高度期待。
晉永權(評論家、學者、《中國青年報》圖片總監)
這是一份重要的文本,集中展現了新世紀以來,攝影言說方式及價值選擇的顯著轉向。
個性化的訴說,對攝影本體的回歸與思索,智性,內省,甚至曖昧難言,幾乎成為這些作品的總體特徵。誰能說這種精神特質不是我們年代文化、道德狀況的圖像樣本呢?
李楠(評論家、資深圖片編輯、策展人、《南方周末》圖片總監)
攝影在當代,日漸擺脫"身份"規定,"藝術"局限。"新銳"登場,不僅是攝影現象,更是社會現象:變革的新時代,在召喚、培育、豐富著屬於它的新視覺。無論突破固有邊界,還是回歸個體內心,當代性都是攝影最重要的特質。由此觀本書,不是榮譽證明,而是立此為據:新銳,就是展現"N+1"種可能。當然,這絕非易事。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真正的新銳總是要冒出來的。因為,新的,意味著不可取代,不可棒殺也不可捧殺:銳的,意味著總要戳破什麼,總要帶來什麼不安。總要質疑什麼。也因此,真正的新銳所要面臨的考驗也是前所未有的。——顧錚(評論家、學者、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從攝影自身發展的內在邏輯的角度來說,這些攝影師充滿活力的影像實踐以及文本,向我們顯現出未來攝影實踐的無限可能性:在觀念的層面上,向未曾涉足的區域和深度不斷突進與拓展:在語言的層面上,打通古今中外,融合各種媒介與方法,從而賦予影像更加豐富多樣的視覺形態。而站在期待中國攝影在未來能夠得以良性發展這視角來說,這些攝影師的重要經驗向我們顯現出種難能可貴的自由精神,那就是獨立地觀看,獨立地思考,自由地想像,自由地表達。——劉樹勇(評論家,學者,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教授)
藝術的基本精神是要具有某種顛覆性,即使在些小範圍里。攝影藝術同樣如此。新銳精神乃是開創新的觀念、手法,對攝影甚至整個平面藝術,產生全新的影響+《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正試圖提供並開拓這樣的土壤,令人高度期待。——郭力昕(評論家、學者,台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這是一份重要的文本,集中展現了新世紀以來,攝影言說方式及價值選擇的顯著轉向。個性化的訴說,對攝影本體的回歸與思索,智性,內省,甚至噯昧難言,幾乎成為這些作品的總體特徵。誰能說這種精神特質不是我們時代文化、道德狀況的圖像樣本呢?——晉永權(評論家,學者,供職於《中國青年報》)
攝影在當代。日漸擺脫“身份”規定,“藝術”局限。“新銳”登場,不僅是攝影現象,更是社會現象:變革的新時代,在召喚、培育、豐富著屬於它的新視覺。無論突破固有邊界,還是回歸個體內心,當代性都是攝影最重要的特質。由此觀本書,不是榮譽證明,而是立此為據:新銳。就是展現“N+l”種可能。當然,這絕非易事。——李楠(評論家,資深田片編輯,策晨人,《南方周末》田片總監)
從攝影自身發展的內在邏輯的角度來說,這些攝影師充滿活力的影像實踐以及文本,向我們顯現出未來攝影實踐的無限可能性:在觀念的層面上,向未曾涉足的區域和深度不斷突進與拓展:在語言的層面上,打通古今中外,融合各種媒介與方法,從而賦予影像更加豐富多樣的視覺形態。而站在期待中國攝影在未來能夠得以良性發展這視角來說,這些攝影師的重要經驗向我們顯現出種難能可貴的自由精神,那就是獨立地觀看,獨立地思考,自由地想像,自由地表達。——劉樹勇(評論家,學者,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教授)
藝術的基本精神是要具有某種顛覆性,即使在些小範圍里。攝影藝術同樣如此。新銳精神乃是開創新的觀念、手法,對攝影甚至整個平面藝術,產生全新的影響+《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正試圖提供並開拓這樣的土壤,令人高度期待。——郭力昕(評論家、學者,台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這是一份重要的文本,集中展現了新世紀以來,攝影言說方式及價值選擇的顯著轉向。個性化的訴說,對攝影本體的回歸與思索,智性,內省,甚至噯昧難言,幾乎成為這些作品的總體特徵。誰能說這種精神特質不是我們時代文化、道德狀況的圖像樣本呢?——晉永權(評論家,學者,供職於《中國青年報》)
攝影在當代。日漸擺脫“身份”規定,“藝術”局限。“新銳”登場,不僅是攝影現象,更是社會現象:變革的新時代,在召喚、培育、豐富著屬於它的新視覺。無論突破固有邊界,還是回歸個體內心,當代性都是攝影最重要的特質。由此觀本書,不是榮譽證明,而是立此為據:新銳。就是展現“N+l”種可能。當然,這絕非易事。——李楠(評論家,資深田片編輯,策晨人,《南方周末》田片總監)
名人推薦
真正的新銳總是要冒出來的。因為,新的,意味著不可取代,不可棒殺也不可捧殺;銳的,意味著總要戳破什麼,總要帶來什麼不安,總要質疑什麼。也因此,真正的新銳所要面臨的考驗也是前所未有的。
——顧錚(評論家、學者、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從攝影自身發展的內在邏輯角度來說,這些攝影師充滿活力的影像實踐以及文本,向我們顯現出未來攝影實踐的無限可能性:在觀念的層面上,向未曾涉足的區域和深度不斷突進與拓展。在語言的層面上,打通古今中外,融合各種媒介與方法,從而賦予影像更加豐富多樣的視覺形態。而站在期待中國攝影在未來能夠得以良性發展這一視角來說,這些攝影師的重要經驗向我們顯現出一種難能可貴的自由精神,那就是獨立地觀看,獨立地思考,自由地想像,自由地表達。
——劉樹勇(評論家、學者、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教授)
藝術的基本精神是要具有某種顛覆性,即使在一些小範圍里。攝影藝術同樣如此。新銳精神乃是開創新的觀念、手法,對攝影甚至整個平面藝術,產生全新的影響。《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正試圖提供並開拓這樣的土壤,令人高度期待。
——郭力昕(評論家、學者、台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這是一份重要的文本,集中展現了新世紀以來,攝影言說方式及價值選擇的顯著轉向。個性化的訴說,對攝影本體的回歸與思索,智性,內省,甚至曖昧難言,幾乎成為這些作品的總體特徵。誰能說這種精神特質不是我們年代文化、道德狀況的圖像樣本呢?
——晉永權(評論家、學者、《中國青年報》圖片總監)
攝影在當代,日漸擺脫“身份”規定,“藝術”局限。“新銳”登場,不僅是攝影現象,更是社會現象:變革的新時代,在召喚、培育、豐富著屬於它的新視覺。無論突破國有邊界,還是回歸個體內心,當代性都是攝影最重要的特質。由此觀本書,不是榮譽證明,而是立此為據:新銳,就是展現“N+1”種可能。當然,這絕非易事。
——李楠(評論家、資深圖片編輯、策展人、《南方周末》圖片總監)
——顧錚(評論家、學者、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從攝影自身發展的內在邏輯角度來說,這些攝影師充滿活力的影像實踐以及文本,向我們顯現出未來攝影實踐的無限可能性:在觀念的層面上,向未曾涉足的區域和深度不斷突進與拓展。在語言的層面上,打通古今中外,融合各種媒介與方法,從而賦予影像更加豐富多樣的視覺形態。而站在期待中國攝影在未來能夠得以良性發展這一視角來說,這些攝影師的重要經驗向我們顯現出一種難能可貴的自由精神,那就是獨立地觀看,獨立地思考,自由地想像,自由地表達。
——劉樹勇(評論家、學者、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教授)
藝術的基本精神是要具有某種顛覆性,即使在一些小範圍里。攝影藝術同樣如此。新銳精神乃是開創新的觀念、手法,對攝影甚至整個平面藝術,產生全新的影響。《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正試圖提供並開拓這樣的土壤,令人高度期待。
——郭力昕(評論家、學者、台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這是一份重要的文本,集中展現了新世紀以來,攝影言說方式及價值選擇的顯著轉向。個性化的訴說,對攝影本體的回歸與思索,智性,內省,甚至曖昧難言,幾乎成為這些作品的總體特徵。誰能說這種精神特質不是我們年代文化、道德狀況的圖像樣本呢?
——晉永權(評論家、學者、《中國青年報》圖片總監)
攝影在當代,日漸擺脫“身份”規定,“藝術”局限。“新銳”登場,不僅是攝影現象,更是社會現象:變革的新時代,在召喚、培育、豐富著屬於它的新視覺。無論突破國有邊界,還是回歸個體內心,當代性都是攝影最重要的特質。由此觀本書,不是榮譽證明,而是立此為據:新銳,就是展現“N+1”種可能。當然,這絕非易事。
——李楠(評論家、資深圖片編輯、策展人、《南方周末》圖片總監)
圖書目錄
序 言 延展新銳勢力的影像影響力文/王鄭生
王久良
訪 談:蚍蜉撼樹是讓我感動的一種精神文/柴選
評 論:消費時代的影像求證與傳播文/柴選
史暘
訪談:我是在用一種戲謔的口吻來陳述我的哀傷文/海傑
評論:執導的反擊和意外的受襲文/海傑
朱鋒
訪談:在平靜的生活中找到新的喜悅文/叢勻
評論:本來就是一堆土文/叢勻
朱強
訪談:你不在場就沒有發言權文/高媛
評論:朱強"相忘於江湖"文/高媛
朱丹陽
訪談:我想偶遇攝影的靈光文/尤文虎
評論:凝視只是一聲嘆息文/尤文虎
劉勁勛
訪談:攝影似乎更是一種當下的體驗文/海傑
評論:自我找尋下的精神漂移文/海傑
嚴懌波
訪談:留下點屬於自己的東西文/王峻
評論:冰冷的熱愛——嚴懌波鏡頭下的上海文/王峻
李林
訪談:現實顯現於景觀,景觀就是現實文/王培權
評論:喜歡攝影只有一個理由文/王培權
李宇寧
訪談:我就是想從集體中看到個體文/海傑
評論:權力審美下的女兵視覺文本文/海傑
楊承德
訪談:我的照片完全是自己的一種內心體驗文/沈珂
評論:難捨土地之情的楊承德文/沈珂
張巍
訪談:現實比我的影像更猛烈文/朱炯
評論:現實的力量是影像虛構的原動力文/朱炯
金立旺
訪談:在模仿別人的套路里走不出來,那就只能是一個匠人文/陳小波
評論:我們這一代的任務,就是為專業領域的發展做實事文/陳小波
鄭知淵
訪談:我的照片想表達一種無限感文/姜緯
評論:讓照片本身成為直觀的內容文/姜緯
駱丹
訪談:虔心若素,肺腑而歌文/李倩
評論:溯洄流光文/李倩
塔可
訪談:我希望傳達出天地洪荒的氣息文/姜緯
評論:山河大地,品類群生,皆自性現文/姜緯
曾翰
訪談:最牛逼的東西就在現實里文/鄭梓煜
評論:我們需要堅定的、理性的中國觀察文/顏長江
游莉
訪談:我好像只是某一時刻的觀察者文/姜緯
評論:在理性和情感之間周旋文/姜緯
靳華
訪談:我們需要借著對家的懷念來敞開呼吸文/海傑
評論:無題文/任悅
魏來
訪談:攝影是個粽子,我只喜歡裡面的那顆紅棗文/沈珂
評論:古琴·網路·黑白攝影文/沈珂
魏壁
訪談:作品就如莊稼一樣自然生長文/李倩
評論:一日夢溪,一身還鄉文/李倩
後記 郭力昕:對於新銳,少些限制多些鼓勵文/鄭麗君
王久良
訪 談:蚍蜉撼樹是讓我感動的一種精神文/柴選
評 論:消費時代的影像求證與傳播文/柴選
史暘
訪談:我是在用一種戲謔的口吻來陳述我的哀傷文/海傑
評論:執導的反擊和意外的受襲文/海傑
朱鋒
訪談:在平靜的生活中找到新的喜悅文/叢勻
評論:本來就是一堆土文/叢勻
朱強
訪談:你不在場就沒有發言權文/高媛
評論:朱強"相忘於江湖"文/高媛
朱丹陽
訪談:我想偶遇攝影的靈光文/尤文虎
評論:凝視只是一聲嘆息文/尤文虎
劉勁勛
訪談:攝影似乎更是一種當下的體驗文/海傑
評論:自我找尋下的精神漂移文/海傑
嚴懌波
訪談:留下點屬於自己的東西文/王峻
評論:冰冷的熱愛——嚴懌波鏡頭下的上海文/王峻
李林
訪談:現實顯現於景觀,景觀就是現實文/王培權
評論:喜歡攝影只有一個理由文/王培權
李宇寧
訪談:我就是想從集體中看到個體文/海傑
評論:權力審美下的女兵視覺文本文/海傑
楊承德
訪談:我的照片完全是自己的一種內心體驗文/沈珂
評論:難捨土地之情的楊承德文/沈珂
張巍
訪談:現實比我的影像更猛烈文/朱炯
評論:現實的力量是影像虛構的原動力文/朱炯
金立旺
訪談:在模仿別人的套路里走不出來,那就只能是一個匠人文/陳小波
評論:我們這一代的任務,就是為專業領域的發展做實事文/陳小波
鄭知淵
訪談:我的照片想表達一種無限感文/姜緯
評論:讓照片本身成為直觀的內容文/姜緯
駱丹
訪談:虔心若素,肺腑而歌文/李倩
評論:溯洄流光文/李倩
塔可
訪談:我希望傳達出天地洪荒的氣息文/姜緯
評論:山河大地,品類群生,皆自性現文/姜緯
曾翰
訪談:最牛逼的東西就在現實里文/鄭梓煜
評論:我們需要堅定的、理性的中國觀察文/顏長江
游莉
訪談:我好像只是某一時刻的觀察者文/姜緯
評論:在理性和情感之間周旋文/姜緯
靳華
訪談:我們需要借著對家的懷念來敞開呼吸文/海傑
評論:無題文/任悅
魏來
訪談:攝影是個粽子,我只喜歡裡面的那顆紅棗文/沈珂
評論:古琴·網路·黑白攝影文/沈珂
魏壁
訪談:作品就如莊稼一樣自然生長文/李倩
評論:一日夢溪,一身還鄉文/李倩
後記 郭力昕:對於新銳,少些限制多些鼓勵文/鄭麗君
後記
藝術的基本精神是要具有某種顛覆性
鄭:對於《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對於“新銳”這個核心辭彙,首屆評選前後,我們曾邀請些攝影理論家、評論家,就其內涵的界定、特點及其所需要的環境、土壤等展開討論。對於這些問題,你有什麼看法?
郭:這應該是純粹很個人、很主觀的看法,沒有人可以權威地給“新銳”下定義。從個人角度來說,新銳拆開來,“新”應該指有一定的成績、價值被認可,是後起之秀;“銳”則不僅是說年輕,還要能提出對既有的攝影不同的甚至顛覆性的精神和內涵,要銳利。當然,這是很理想的定義,我們總是希望長江後浪推前浪,但不是說後浪要打倒前浪,而是說要在前浪的基礎上繼續向前,不是重複既有的,而是要有新想法,在攝彰藝術的發展上展示革命性。
鄭:是不是可以說,相對於題材,“新銳”更應該體現在觀念和手法上?
郭:對,藝術的基本精神是要具有某種顛覆性,即使在某個小的角度上,攝影藝術同樣如此。新銳精神就是要開創新的觀念、手法,不僅僅對於攝影,甚至對整個平面藝術產生顛覆性影響。
鄭:對於首屆評出的一些新聞、紀實類型的獲獎作品,有人認為不夠新銳,你覺得關於新銳的評選是否不應該過多地強調這種所謂的類別劃分,而應該像你說的那樣注重觀念和手法的實驗性?
郭:新聞、紀實的攝影作品也可以新、可以銳,如“新紀實”,它在西方已經由來已久,國內也方興未艾。新紀實同樣來自現實,是觀照,評論、隱喻現實,以超現實的角度來觀照思考,而不是純粹的攝影美學形式的探索。新紀實的手法可以多種多樣,空間很大,但各種手法還是可以與現實連線,用影像話語顯示其社會性、政治性。
我比較關注政治性,當然所謂的政治性並非僅指政治題材,任何題材都可以提出廣義的政治觀點。作為新銳,從題材到手法,提出一個新東西就可以。所以不必去刻意地分類,但如果進行分類也沒問題。給予每個類型以新的生命就好,比如新聞攝影需要提出些顛覆性的想法。藝術需要充分的民主
鄭:現在很多優秀的或者說有潛力的年輕攝影師並不認可所謂的攝影主流或藝術主流,所以有評論家認為,這需要大環境以種開放的心態來接受和吸引。
郭:這點我同意。新生代有很多見識、經驗,如果按照既有的、主流的、已經發展成熟的藝術走向來要求、規束他們,不合適。從“藝術就是要不斷顛覆既有成績”的意義上說,給他們最大的空間,鼓勵他們最寬廣地創作是最好的,健康的藝術生態不應該有限制、規範的框架。藝術就是要把框架拿掉。
當然,累積的成績要認可,耍在這些經驗基礎上進行思考,不是亂來。年輕一些的攝影藝術家總會想走一些很奇特的路,兩岸的年輕攝影師都有表現個人化心情或私密化情緒的傾向,這也無妨。我們這一代由於歷史、文化等方面的背景影響,有更強一些的使命意識,注重文以載道,這是我們時代的特色,也是限制。對於不少年輕攝影師的個人化、虛無感,我們有時會看不慣,但我們要意識到每個時代都有其局限,而這不應該成為對下一代的限制。這很重要。相信很多年輕攝影師的摸索、虛無感會過去,他們會重新找到自己酌路。這條路不定與上輩相同,但相信他們會找到藝術上可以努力的方向,找到一種救贖的方式。
這些方向與他們的生活經驗密切相關。這是一個網路的時代、新科技的時代,後現代的社會,政治、歷史等已經不會成為太大的,至少不是直接壓力的情況下,他們有自己的感情結構、人際關係。對於他們的些議題我們可能無法想像,也做不來,那倒不如抱著一種喜悅的心情欣賞,少些限制多些鼓勵,給他們創造機會、平台,讓他們儘量在舞台上表演,這就好了。
鄭:這是一個代際傳承的問題,涉及老一輩如何看待下輩對自己的顛覆。
郭:是。傳承需要充分欣賞。新生代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可能不成熟,但寧可相信他們會成熟,而不是急於將他們限制在自己的美學經驗之內。我們都有限制,要自覺這個限制。
鄭:現在很多評選都是由相對資深的評論家、理論家或者創作者來擔任評審,他們事實上掌握著話語權。
郭:這是個問題,所以更要有意識地提醒自己能更開闊地看待。當然不是漫無標準,深刻和淺薄還是會有所判斷的。只是面對不習慣的手法不要急於排斥,而要去深人了解,多理解。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要儘量提醒自己有限制。在不放棄自己某些判斷的基礎上,充分看到他們新的嘗試,相互學習和欣賞,如此才可以保持藝術的活力,跟得上日寸代變化的腳步。
鄭:就是說,這需要個雙向互動的過程,老一輩要放開心態,年輕一輩也要虛心去接受教導,繼而傳承交流。
郭:是的。在一個平等的平台上最好,但我擔心華人文化明顯的輩分意識——老一輩習慣於定得有一個權威,習慣自上而下的指導,這無疑會給彼此的交流製造障礙。平行地相互學習、欣賞很重要,藝術需要充分的民主,進而有利於促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良性民主。年輕人是否應該迎難而上
鄭:不知道你是否關注過首屆的評選結果,有很多的景觀類作品人選,被業界認為顯示了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景觀熱現象,不排除攝影創作者之間的不約而同,但也有相互模仿白勺同質化嫌疑。
郭:看過最終的畫冊,但記憶已經不是很深刻。假如說這種情況確實存在,就是個重要的當代議題,應該做,但如果是相互模仿成為流行就不好了。
我看到另外一個現象,兩岸的很多年輕攝影師都很喜歡拍物件,當然這是一個有趣的影像實驗,但我有一點懷疑,就是年輕這一代是否覺得接觸人比較麻煩,而拍攝物件、無人的空間不需要與人交流-完全可以自己掌控。這是一種猜測,這種猜測來自現在很多年輕人,特別是台灣年經人的現實生活狀況。我發現越是年輕人、越是依賴網路生活的年輕人,在Facebeok等社交網路大行其道之後,現實面對面的交流能力越來越差,不知道如何面對人。比如我們學院一些做影像的年輕人,他們不知道如何與人合作,索性就去拍攝可以由自己完全掌控的東西,比如說物件或無人的場景、景觀。
當然,人各有不同,這種猜測只是一個因素,但如果這是一種傾向的話,我想到的問題是,面對困難,年輕人是否應該迎難而上。這種對人的拍攝不一定就是傳統的新聞紀實或者肖像,拍人也可以概念化。畢竟人是我們生活空間的重要組成因素,如果都沒有人,那會很奇怪。
鄭:應該說人是最難拍的。而且在攝影史上,比如說20世紀二三十年代時郎靜山等人的攝影藝術探索,也多是拍攝風景和物件,對於攝影可能性的探索來說,後兩者是不是更容易出結果?
郭: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這時只要集中精力在技巧上就好了,不用去關心社會議題,不用通過採訪、安置人物等去呈現社會信息。而且,通過人去再現社會,其話語是否準確等等,都很複雜,這後面涉及一整套的階級、文化、狀態、心理等因素和思考,非常難以把握。
但從過往的攝影遺產來說,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對我們撞擊力強的常常也是把難拍的人掌控好的作品,比如黛安·阿勃斯的作品,理察·阿威頓的,包括尤金史密斯的作品,他們以動人的力量與我們自身相連線。
而當年的沙龍攝影多為純視覺的文化符號,有其視覺趣味、文化內涵和現實影射,但這有什麼新意呢?當然,這並不是說這種嘗試難度就小,如何在千篇一律中拍出不同其實也很難。
藝術要與時代發生關係
鄭:近兩年,大陸流行“本體”、“原作”等概念,比如說通過濕版、暗房、手工放大等手段回歸攝影本身,而不是強調其功能體現。業界有評論家認為這是在往回走,而最終我們還是要迎向數碼攝影的發展。不知道你對此怎么看?
郭:一定是往前走。當然這不是說原來的東西一文不值、定要拋棄,但如果藝術發展進入這種懷舊的情緒,那就不是種健康心態。
鄭:很多人認為這是中國攝影發展中缺失的段,特別是在當今的高校攝影教育中,暗房已經基本消失殆盡,而這勢必會影響大家對於攝影的理解。 郭:我認為傳統暗房不應該全盤消失,但也不必大量恢復。攝影的原點究竟在哪裡昵?恢復的話要回到哪個階段呢?濕版、玻璃板……
攝影硬體、物質的轉變與時俱進,與每個時代的社會條件相聯繫,從大到用馬車拉的相機,到手持相機、135底片等等,硬體改變了攝影又化,攝影文化進而建構了社會又化和觀看方式,它們互為促動。我不認為數碼時代我們定要擁抱,但科技已經發展至此,無論你喜歡與否,攝影全民化已經成為既定事實,在此基礎上思考相應的問題或許更合適。在今天拍立得或者說寶麗來影像已經成為嚴肅攝影進八美術館的革命性轉變時代,再強調回到安塞爾亞當斯式的區域曝光,就是與時代脈動相脫離的。
首先我不認為藝術有本體,如果有,那哪個階段算是本體呢?小眾的趣味是很精英的,有其稀有性,但藝術的稀有性並不保證其價值。這或許更適用於收藏領域,但攝影藝術並不是僅僅是擁有技術,而是要與時代發生關係,這不定特指新聞紀實,而是指藝術與時代發生關係。
總之,我對於文化藝術的返祖不甚感興趣,在攝影全民化的今天重新思考攝影的話語力量、藝術感染力,以及攝影如何詮釋我們的狀態,發展出可能的明天的影像概念,或許更具意義。
鄭:也許,這種“返祖”對小眾而言是一種精英文化現象,但如果成為種潮流則不排除是專業攝影人面對全民攝影而人為設立的一個門檻,是種抵抗的手段。郭藝術的門檻應該是思考的門檻,而非工具性、技術上的區分。面對大家都看到的題材和現象,如何提出不同的觀點,不同流俗的,甚至犀利的看法,這種視點和思考能力還是比較重要。當然,這些可以用傳統的手法來表現,但傳統手法需要有新的生命,工具意義要與信息意義相配合,要有內在的邏輯。
對攝影來說,並沒有本體的美學,也沒有先驗的美學標準。美學與時俱進,其概念在不斷改變、豐富,汰日更新。美學不是停留在形式主義的美學,形式與內容緊密相連,形成完整的美學主張。
鄭:與以上話題相聯繫,你是否認為我們的新銳推選需要擴大其選擇面?比如說無論是推薦委員還是評選委員,都可以考慮引入些攝影界之外的人士。
郭:同意。攝影等藝術形式存在很多的跨界,如繪畫、文學以及各種媒材的使用等。雖然攝影藝術有其專屬的語言,但引入一些其他界別的人員或者元素,有利於在一個更大的又化或者說社會語境下發現攝影更多的可能。就目前的評選團隊規模而言,可以考慮引八一到兩位非攝影領域的專業人員,如藝術理論、藝術史等視覺相關的文化學者,或者視覺藝術作為攝影是其研究題材的社會學、人類學和又化研究背景的人員,這樣有利於在一個豐富的面向上呈現。
鄭:對於《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對於“新銳”這個核心辭彙,首屆評選前後,我們曾邀請些攝影理論家、評論家,就其內涵的界定、特點及其所需要的環境、土壤等展開討論。對於這些問題,你有什麼看法?
郭:這應該是純粹很個人、很主觀的看法,沒有人可以權威地給“新銳”下定義。從個人角度來說,新銳拆開來,“新”應該指有一定的成績、價值被認可,是後起之秀;“銳”則不僅是說年輕,還要能提出對既有的攝影不同的甚至顛覆性的精神和內涵,要銳利。當然,這是很理想的定義,我們總是希望長江後浪推前浪,但不是說後浪要打倒前浪,而是說要在前浪的基礎上繼續向前,不是重複既有的,而是要有新想法,在攝彰藝術的發展上展示革命性。
鄭:是不是可以說,相對於題材,“新銳”更應該體現在觀念和手法上?
郭:對,藝術的基本精神是要具有某種顛覆性,即使在某個小的角度上,攝影藝術同樣如此。新銳精神就是要開創新的觀念、手法,不僅僅對於攝影,甚至對整個平面藝術產生顛覆性影響。
鄭:對於首屆評出的一些新聞、紀實類型的獲獎作品,有人認為不夠新銳,你覺得關於新銳的評選是否不應該過多地強調這種所謂的類別劃分,而應該像你說的那樣注重觀念和手法的實驗性?
郭:新聞、紀實的攝影作品也可以新、可以銳,如“新紀實”,它在西方已經由來已久,國內也方興未艾。新紀實同樣來自現實,是觀照,評論、隱喻現實,以超現實的角度來觀照思考,而不是純粹的攝影美學形式的探索。新紀實的手法可以多種多樣,空間很大,但各種手法還是可以與現實連線,用影像話語顯示其社會性、政治性。
我比較關注政治性,當然所謂的政治性並非僅指政治題材,任何題材都可以提出廣義的政治觀點。作為新銳,從題材到手法,提出一個新東西就可以。所以不必去刻意地分類,但如果進行分類也沒問題。給予每個類型以新的生命就好,比如新聞攝影需要提出些顛覆性的想法。藝術需要充分的民主
鄭:現在很多優秀的或者說有潛力的年輕攝影師並不認可所謂的攝影主流或藝術主流,所以有評論家認為,這需要大環境以種開放的心態來接受和吸引。
郭:這點我同意。新生代有很多見識、經驗,如果按照既有的、主流的、已經發展成熟的藝術走向來要求、規束他們,不合適。從“藝術就是要不斷顛覆既有成績”的意義上說,給他們最大的空間,鼓勵他們最寬廣地創作是最好的,健康的藝術生態不應該有限制、規範的框架。藝術就是要把框架拿掉。
當然,累積的成績要認可,耍在這些經驗基礎上進行思考,不是亂來。年輕一些的攝影藝術家總會想走一些很奇特的路,兩岸的年輕攝影師都有表現個人化心情或私密化情緒的傾向,這也無妨。我們這一代由於歷史、文化等方面的背景影響,有更強一些的使命意識,注重文以載道,這是我們時代的特色,也是限制。對於不少年輕攝影師的個人化、虛無感,我們有時會看不慣,但我們要意識到每個時代都有其局限,而這不應該成為對下一代的限制。這很重要。相信很多年輕攝影師的摸索、虛無感會過去,他們會重新找到自己酌路。這條路不定與上輩相同,但相信他們會找到藝術上可以努力的方向,找到一種救贖的方式。
這些方向與他們的生活經驗密切相關。這是一個網路的時代、新科技的時代,後現代的社會,政治、歷史等已經不會成為太大的,至少不是直接壓力的情況下,他們有自己的感情結構、人際關係。對於他們的些議題我們可能無法想像,也做不來,那倒不如抱著一種喜悅的心情欣賞,少些限制多些鼓勵,給他們創造機會、平台,讓他們儘量在舞台上表演,這就好了。
鄭:這是一個代際傳承的問題,涉及老一輩如何看待下輩對自己的顛覆。
郭:是。傳承需要充分欣賞。新生代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可能不成熟,但寧可相信他們會成熟,而不是急於將他們限制在自己的美學經驗之內。我們都有限制,要自覺這個限制。
鄭:現在很多評選都是由相對資深的評論家、理論家或者創作者來擔任評審,他們事實上掌握著話語權。
郭:這是個問題,所以更要有意識地提醒自己能更開闊地看待。當然不是漫無標準,深刻和淺薄還是會有所判斷的。只是面對不習慣的手法不要急於排斥,而要去深人了解,多理解。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要儘量提醒自己有限制。在不放棄自己某些判斷的基礎上,充分看到他們新的嘗試,相互學習和欣賞,如此才可以保持藝術的活力,跟得上日寸代變化的腳步。
鄭:就是說,這需要個雙向互動的過程,老一輩要放開心態,年輕一輩也要虛心去接受教導,繼而傳承交流。
郭:是的。在一個平等的平台上最好,但我擔心華人文化明顯的輩分意識——老一輩習慣於定得有一個權威,習慣自上而下的指導,這無疑會給彼此的交流製造障礙。平行地相互學習、欣賞很重要,藝術需要充分的民主,進而有利於促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良性民主。年輕人是否應該迎難而上
鄭:不知道你是否關注過首屆的評選結果,有很多的景觀類作品人選,被業界認為顯示了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景觀熱現象,不排除攝影創作者之間的不約而同,但也有相互模仿白勺同質化嫌疑。
郭:看過最終的畫冊,但記憶已經不是很深刻。假如說這種情況確實存在,就是個重要的當代議題,應該做,但如果是相互模仿成為流行就不好了。
我看到另外一個現象,兩岸的很多年輕攝影師都很喜歡拍物件,當然這是一個有趣的影像實驗,但我有一點懷疑,就是年輕這一代是否覺得接觸人比較麻煩,而拍攝物件、無人的空間不需要與人交流-完全可以自己掌控。這是一種猜測,這種猜測來自現在很多年輕人,特別是台灣年經人的現實生活狀況。我發現越是年輕人、越是依賴網路生活的年輕人,在Facebeok等社交網路大行其道之後,現實面對面的交流能力越來越差,不知道如何面對人。比如我們學院一些做影像的年輕人,他們不知道如何與人合作,索性就去拍攝可以由自己完全掌控的東西,比如說物件或無人的場景、景觀。
當然,人各有不同,這種猜測只是一個因素,但如果這是一種傾向的話,我想到的問題是,面對困難,年輕人是否應該迎難而上。這種對人的拍攝不一定就是傳統的新聞紀實或者肖像,拍人也可以概念化。畢竟人是我們生活空間的重要組成因素,如果都沒有人,那會很奇怪。
鄭:應該說人是最難拍的。而且在攝影史上,比如說20世紀二三十年代時郎靜山等人的攝影藝術探索,也多是拍攝風景和物件,對於攝影可能性的探索來說,後兩者是不是更容易出結果?
郭: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這時只要集中精力在技巧上就好了,不用去關心社會議題,不用通過採訪、安置人物等去呈現社會信息。而且,通過人去再現社會,其話語是否準確等等,都很複雜,這後面涉及一整套的階級、文化、狀態、心理等因素和思考,非常難以把握。
但從過往的攝影遺產來說,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對我們撞擊力強的常常也是把難拍的人掌控好的作品,比如黛安·阿勃斯的作品,理察·阿威頓的,包括尤金史密斯的作品,他們以動人的力量與我們自身相連線。
而當年的沙龍攝影多為純視覺的文化符號,有其視覺趣味、文化內涵和現實影射,但這有什麼新意呢?當然,這並不是說這種嘗試難度就小,如何在千篇一律中拍出不同其實也很難。
藝術要與時代發生關係
鄭:近兩年,大陸流行“本體”、“原作”等概念,比如說通過濕版、暗房、手工放大等手段回歸攝影本身,而不是強調其功能體現。業界有評論家認為這是在往回走,而最終我們還是要迎向數碼攝影的發展。不知道你對此怎么看?
郭:一定是往前走。當然這不是說原來的東西一文不值、定要拋棄,但如果藝術發展進入這種懷舊的情緒,那就不是種健康心態。
鄭:很多人認為這是中國攝影發展中缺失的段,特別是在當今的高校攝影教育中,暗房已經基本消失殆盡,而這勢必會影響大家對於攝影的理解。 郭:我認為傳統暗房不應該全盤消失,但也不必大量恢復。攝影的原點究竟在哪裡昵?恢復的話要回到哪個階段呢?濕版、玻璃板……
攝影硬體、物質的轉變與時俱進,與每個時代的社會條件相聯繫,從大到用馬車拉的相機,到手持相機、135底片等等,硬體改變了攝影又化,攝影文化進而建構了社會又化和觀看方式,它們互為促動。我不認為數碼時代我們定要擁抱,但科技已經發展至此,無論你喜歡與否,攝影全民化已經成為既定事實,在此基礎上思考相應的問題或許更合適。在今天拍立得或者說寶麗來影像已經成為嚴肅攝影進八美術館的革命性轉變時代,再強調回到安塞爾亞當斯式的區域曝光,就是與時代脈動相脫離的。
首先我不認為藝術有本體,如果有,那哪個階段算是本體呢?小眾的趣味是很精英的,有其稀有性,但藝術的稀有性並不保證其價值。這或許更適用於收藏領域,但攝影藝術並不是僅僅是擁有技術,而是要與時代發生關係,這不定特指新聞紀實,而是指藝術與時代發生關係。
總之,我對於文化藝術的返祖不甚感興趣,在攝影全民化的今天重新思考攝影的話語力量、藝術感染力,以及攝影如何詮釋我們的狀態,發展出可能的明天的影像概念,或許更具意義。
鄭:也許,這種“返祖”對小眾而言是一種精英文化現象,但如果成為種潮流則不排除是專業攝影人面對全民攝影而人為設立的一個門檻,是種抵抗的手段。郭藝術的門檻應該是思考的門檻,而非工具性、技術上的區分。面對大家都看到的題材和現象,如何提出不同的觀點,不同流俗的,甚至犀利的看法,這種視點和思考能力還是比較重要。當然,這些可以用傳統的手法來表現,但傳統手法需要有新的生命,工具意義要與信息意義相配合,要有內在的邏輯。
對攝影來說,並沒有本體的美學,也沒有先驗的美學標準。美學與時俱進,其概念在不斷改變、豐富,汰日更新。美學不是停留在形式主義的美學,形式與內容緊密相連,形成完整的美學主張。
鄭:與以上話題相聯繫,你是否認為我們的新銳推選需要擴大其選擇面?比如說無論是推薦委員還是評選委員,都可以考慮引入些攝影界之外的人士。
郭:同意。攝影等藝術形式存在很多的跨界,如繪畫、文學以及各種媒材的使用等。雖然攝影藝術有其專屬的語言,但引入一些其他界別的人員或者元素,有利於在一個更大的又化或者說社會語境下發現攝影更多的可能。就目前的評選團隊規模而言,可以考慮引八一到兩位非攝影領域的專業人員,如藝術理論、藝術史等視覺相關的文化學者,或者視覺藝術作為攝影是其研究題材的社會學、人類學和又化研究背景的人員,這樣有利於在一個豐富的面向上呈現。
序言
作為具有開創意義的重要活動,《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這項由中國攝影家協會和浙江省文聯共同主辦的,國內首個以“新銳”命名的全國性攝影評選和展示活動,不僅在舉辦之初便一石激起千層浪,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改變著中國攝影的某些現實生態,讓更多新晉湧現並散落在各個場域的“非主流”攝影師和他們的作品進入主流視野,進而讓各級各類攝彰組織開始更多關注當下的攝影新生態和新型人群。
我們欣喜地看到,人選“新銳展”的20位攝影師及其作品不僅在國內外獲得諸多好評,產生重要影響,也得到公眾媒體和藝術品市場等多個層面的肯定,更逐步成長為中國攝影界新興的中堅力量。對於他們的持續關注和友情輔助,是作為展覽主辦單位的我們一直未敢忘卻的使命和責任。
我認為,對於逐漸流行起來的“新銳”概念,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理解。“新”往往更多地表現為風格、樣式、方法上的創新、求新;而“銳”則應該體現為對於對象、問題、內涵的理解和表達方面的銳利、深刻。這兩者有交集,更各有側重。作為“黃埔一期”的首屆《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的20位參展攝影師為我們呈現出的關乎“新銳”的種種樣態,已成為業界頗受關注的話題。在這個基礎上,更為翔實的資料整合和細緻訪談,便讓我們有理由予以期待。
在承辦單位之一浙江省攝影家協會的傾心努力下,在浙江攝影出版社的精心策劃下,這本《可能: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訪談錄》,作為首屆《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的成果延續,約請了一批國內知名的攝影家、評論家、媒體人士等傾情打造。他們走進那些看起來很有藝術范兒或具有特立獨行氣質的新銳攝影師內心,對他們的攝影道路和影像基因進行梳理整合,對他們的心路歷程進行深人探究,對他們的生存與發展展開思辨式對話,就他們的作品及作品之外的一切與傳播、與心靈、與思考有關的話題展開暢談……訪談雙方發乎真情又臻於理生的文字,加上攝影師的代表作品,完全可以照見這些充滿活力與朝氣的新銳攝影師的切,洞悉其怎樣出“新”、何以致“銳”的進程與特色,為未來的攝影史留下一份寶貴的資料。
書中多篇由訪談者親自操刀的評論,是基於深八了解攝影師個性和研習其作品基礎上的切題評價。訪談者不同的學識背景,也豐富了新銳攝影師個案研究的角度。至於評價是否中肯,是否客觀,是否具有前瞻的目光和獨到的視點,還需要在未來的時日經受業界評判和實踐檢驗。
相對於其他藝術門類和傳播媒介來說,攝影作品及攝影師的研究文本竟付闕如一直是業界的憾事。由首屆《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發端的這本新銳攝影師的訪談錄,應該作為一個良好的開端,進而產生延展效應。這種延展效應體現在,是對於新型攝影群體和攝影生態的及時關注,具有鮮明的當下性和階段性,會成為新銳攝影師成長曆程中的重要節點;二是對於他們開放的思維和定位的評價,則在一定程度上照見了中國未來攝影發展的前進方向。
關注當下,關注文本,浙江省文聯、浙江省攝影家協會的精心舉措和認真負責的精神,為我們提供了再次回望首屆《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的機會,也讓這項活動不僅僅限於程式化的評獎、頒獎、展出等,而是扎紮實實地留駐相應成果,細水長流地推廣,不斷推進各項舉措,必將會讓這些人圍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黃埔一期”的攝影師成為標桿,受到主辦單位也好、推薦委員會和評選委員會委員也好、訪談者和評論者也好,甚至是業界內外更多的持續關注。對於他們的關注和輔助,就是在為中國攝影的明天積蓄力量。
在此,請允許我再一次代表中國攝影家協會,向我們的合作夥伴浙江省文聯、浙江省攝影家協會表達真心的敬意;向為本書付梓付出心血的作者、編者表示誠摯的感謝;向人選《可能: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訪談錄》的20位攝影師表達由衷的期待。
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打造《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這個品牌,共同創造屬於中國攝影的新輝煌。期待《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隨著時光推移,成為世界備受關注的中國品牌,成為中國攝影師成長發展的重要搖籃!
中國攝影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王鄭生
2013年8月
我們欣喜地看到,人選“新銳展”的20位攝影師及其作品不僅在國內外獲得諸多好評,產生重要影響,也得到公眾媒體和藝術品市場等多個層面的肯定,更逐步成長為中國攝影界新興的中堅力量。對於他們的持續關注和友情輔助,是作為展覽主辦單位的我們一直未敢忘卻的使命和責任。
我認為,對於逐漸流行起來的“新銳”概念,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理解。“新”往往更多地表現為風格、樣式、方法上的創新、求新;而“銳”則應該體現為對於對象、問題、內涵的理解和表達方面的銳利、深刻。這兩者有交集,更各有側重。作為“黃埔一期”的首屆《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的20位參展攝影師為我們呈現出的關乎“新銳”的種種樣態,已成為業界頗受關注的話題。在這個基礎上,更為翔實的資料整合和細緻訪談,便讓我們有理由予以期待。
在承辦單位之一浙江省攝影家協會的傾心努力下,在浙江攝影出版社的精心策劃下,這本《可能: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訪談錄》,作為首屆《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的成果延續,約請了一批國內知名的攝影家、評論家、媒體人士等傾情打造。他們走進那些看起來很有藝術范兒或具有特立獨行氣質的新銳攝影師內心,對他們的攝影道路和影像基因進行梳理整合,對他們的心路歷程進行深人探究,對他們的生存與發展展開思辨式對話,就他們的作品及作品之外的一切與傳播、與心靈、與思考有關的話題展開暢談……訪談雙方發乎真情又臻於理生的文字,加上攝影師的代表作品,完全可以照見這些充滿活力與朝氣的新銳攝影師的切,洞悉其怎樣出“新”、何以致“銳”的進程與特色,為未來的攝影史留下一份寶貴的資料。
書中多篇由訪談者親自操刀的評論,是基於深八了解攝影師個性和研習其作品基礎上的切題評價。訪談者不同的學識背景,也豐富了新銳攝影師個案研究的角度。至於評價是否中肯,是否客觀,是否具有前瞻的目光和獨到的視點,還需要在未來的時日經受業界評判和實踐檢驗。
相對於其他藝術門類和傳播媒介來說,攝影作品及攝影師的研究文本竟付闕如一直是業界的憾事。由首屆《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發端的這本新銳攝影師的訪談錄,應該作為一個良好的開端,進而產生延展效應。這種延展效應體現在,是對於新型攝影群體和攝影生態的及時關注,具有鮮明的當下性和階段性,會成為新銳攝影師成長曆程中的重要節點;二是對於他們開放的思維和定位的評價,則在一定程度上照見了中國未來攝影發展的前進方向。
關注當下,關注文本,浙江省文聯、浙江省攝影家協會的精心舉措和認真負責的精神,為我們提供了再次回望首屆《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的機會,也讓這項活動不僅僅限於程式化的評獎、頒獎、展出等,而是扎紮實實地留駐相應成果,細水長流地推廣,不斷推進各項舉措,必將會讓這些人圍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黃埔一期”的攝影師成為標桿,受到主辦單位也好、推薦委員會和評選委員會委員也好、訪談者和評論者也好,甚至是業界內外更多的持續關注。對於他們的關注和輔助,就是在為中國攝影的明天積蓄力量。
在此,請允許我再一次代表中國攝影家協會,向我們的合作夥伴浙江省文聯、浙江省攝影家協會表達真心的敬意;向為本書付梓付出心血的作者、編者表示誠摯的感謝;向人選《可能: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訪談錄》的20位攝影師表達由衷的期待。
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打造《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這個品牌,共同創造屬於中國攝影的新輝煌。期待《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隨著時光推移,成為世界備受關注的中國品牌,成為中國攝影師成長發展的重要搖籃!
中國攝影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王鄭生
201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