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壩萬壽宮

中壩萬壽宮

中壩萬壽宮位於重慶市巴南區木洞鎮中壩村,地處長江江心的獨立小島-中壩島上,距木洞鎮約一公里,距巴縣城魚洞鎮72公里、距重慶市區90公里。地理坐標為北緯29°22',東經106°27',高程183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壩萬壽宮
  • 地理位置:重慶市巴南區木洞鎮中壩村
背景,結構,發展,

背景

據《巴縣文化志》載:“萬壽宮,在木洞鎮中壩村,始建於明朝中晚期”,後在萬壽宮金檁上取得字據,證明萬壽宮為明天順年間的建築。根據建築的斗栱形制,布局結構和用材的形制,確係明代建築,並保持元代晚期、明代早期建築風格。巴縣人民政府1988年12月26日公布萬壽宮為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後未批准,視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萬壽宮歷史悠久,是長江三峽庫區已知保存下來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之一。整個大木結構保存完好,尤其是建築構架的處理以及斗栱形制都保留早期的古樸建築風格,對研究重慶古建築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是展現長江三峽歷史文明的重要文物。其斗栱的形制,具有地方建築藝術風格特徵。

結構

萬壽宮的建築結構性能極強,保留下來的建築部分,歷經數百年,沒有傾斜現象。其一是基礎處理較好,柱礎石巨大,有如現代建築的杯形基礎。二是明間四根金柱的處理用材較好,柱徑斷面大,木材質地好,並與上部的抬梁構成有機整體。其大木構件歷經數百年,反應出中國古建築在木構技術上的成就。
萬壽宮大殿的外檐及檐柱、金柱間均施斗栱,五鋪作(或五踩)偷心造。最外一跳華栱(或翹頭)上沒有令栱(或廂栱),是很地方的做法。這種將穿斗架同斗栱組合在一起的處理,也是很地方的做法。萬壽宮在結構構架上反映出來的特點,為我們研究巴蜀地方建築技術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例證,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

發展

萬壽宮的選址,充分考慮建築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建築坐落在小島的東端。面列滾滾東去的長江,遠處是起伏連綿的深丘,南北兩岸有突出的山巒對峙,構成氣勢浩大的整體環境。山門台階直抵江面,增添了萬壽宮宏偉壯觀的環境氣氛。建築與環境有機和諧,這正是重慶乃至中國古建築的強大生命力所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