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遠大館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遠大館

遠大館是一個可以自由移動的場館,一天之內就可以拔地而起。建設過程就像搭積木,一台吊車從平板車上吊裝起特製的鋼材、牆體泡沫板、管材、地板等配件,安裝工人將其依次組裝到預定的位置。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採用帶有靜電除塵器的換風機,室外空氣經過機器進入室內時,99.9%的塵埃和細菌都將被過濾掉。遠大館主體分別為一幢“L”形和一幢金字塔形的建築,“L”形建築最高為8層,另一面為2層,將展示有機食物、潔淨水、潔淨空氣等內容,提倡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

基本介紹

  • 展館名稱:方向·遠大館
  • 展館位置:世博園E片區(浦西、緊鄰企業館廣場)
  • 展館主題:尋找70億人的方向
  • 造型亮點:生態極簡主義建築
  • 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
  • 設計者:Daniel X & LPO
  • 企業特別日:6月5日
館舍介紹,《遠大館》導覽,建築領域奇蹟,記者觀察,總體簡介,建築特色,遠大館團隊,歷史沿革,館藏作品,交通狀況,門票與開放時間,基本情況,重新啟用,

館舍介紹

遠大館現場沒有挖掘機、水泥攪拌機,沒有建設工地常見的揚塵。在24小時內,一種棟鋼打造的特色建築便完成。牆、窗、通風三方面的“零容忍”隔熱措施,使這座建築冬天即使不用暖氣也不會太冷,夏天也不會熱。遠大館還是一座“會呼吸”的超潔淨建築。室內通風好,每小時徹底換氣3次,比五星級酒店還多一倍。因為它有到處的通風系統,還有以3層玻璃和牆防護,
外觀外觀

《遠大館》導覽

如果為了看熱鬧,不要進入遠大館,這裡只有嚴肅話題。只有凝視、觸摸,還有遠離紅塵的思想隧道……
進入《地震體驗館》,在短短几分鐘內,你將體會到汶川和玉樹經歷的大地震,體會到大自然的力量。
遠大館三角廳遠大館三角廳
進入《方向》廳,一個巨大的4D仿真地球,把氣候變化的情景展現得至真至切,觀眾頓時迷失方向:不遠的將來,地球旋轉方向將會因海平面上漲、地心失衡而偏離?地球將墜入永久的黑暗?人類向何處去?難道,暢行200多年的“增長至上”的價值觀不適用了?盲目的個體追求聚合的更盲目集體力量將毀滅地球?人類需要的是什麼?是GDP?還是幸福?難道,能撇開GDP談幸福嗎?可是,能撇開生存談GDP嗎?……
迷失,還是迷失。
進入《冰雪中尋找溫暖》廳,觀眾被零下20℃冰天雪地刺激,神筋陡然清醒:建築不隔熱,居然造成80%的能源浪費!窗戶多加一層玻璃、牆外貼一層保溫,多么容易呵,為何聰明的人類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白白燒掉地球上4成能源,消耗了資源、浪費了金錢、污染了環境,可是,並沒有人從中受益,這是為什麼?因為眼球,樸素的東西不搶眼!對建築,人們只看得見豪華外表,對節能,人們只看到光電、風電、地熱那些搶眼辭彙……不能再迷失了,先把浪費堵截,再去錦上添花吧。
進入《火焰中尋找涼爽》廳,觀眾被神奇的景象驚呆了:火燒出冷?!一直以為只有電才能製冷,而遠大20年前就發明了非電空調,在全世界60多個國家得到廣泛套用,今天,觀眾在諾大的世博園區各個場館體驗到的涼爽空氣,正是來自遠大這項神奇的發明。而更神奇的是,由於用火直接轉換為冷,省掉了電空調所需的5次能量轉換:燃料轉熱能(鍋爐)、轉機械能(渦輪)、轉電能(電機)、又轉回機械能(壓縮機)、最終轉為冷能(換熱器),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每次能量轉換都伴隨著損耗,因此,電空調比非電空調多耗能2倍。在世博園區,非電空調因節能而減排的CO2,相當於種了400萬棵樹,一片32平方公里的森林呵!
進入《陰霾中尋找生命》廳,觀眾的視線被拉到喜馬拉雅山脈,天空象油畫一樣藍,馬上,視線又被拉回人口稠密地區,高聳的煙囪、無邊的車流、褐色的天空……觀眾感嘆,即便氣候暖化是謠傳,我們也不應該過度使用能源呵!如此骯髒的空氣,怎可吸入生命中呵?!接著,更大的衝擊映入觀眾眼帘:一個周身透明的人體,年復一年地吸入髒空氣,肺黑了,血液不透明了,肝、腎、脾、前列腺等器官淤積了重金屬、二惡英等幾十種不能降解的毒素……人類2/3的疾病與空氣污染有關……觀眾再也不忍心往下看,想馬上離開,但在圓形大廳里找不到出口,突然聽到“出路在這裡”,觀眾從黑暗中出來,進入一個明亮大廳,猛然看見一隻巨大的手,抓著一隻巨大的手機——生命手機,這是一個手機和空氣品質監測儀器的混合體。觀眾爭先恐後在生命手機上撥號,自己的手機馬上接到了“生命簡訊”,再藉助眼前的大螢幕,觀眾明白了:如果想保護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必須“做三件事”:一節能、二節能、三還是節能,因為浪費能源直接製造空氣污染。而在空氣污染尚未徹底消除的年代,每個公民應該隨時隨地用科學儀器來了解空氣、來監督污染,並儘可能用空氣淨化機來減輕室內污染,畢竟,人有90%時間是在室內。
現在,觀眾終於尋找到了他一直想要的東西——溫暖、涼爽,還有生命。而之前的迷失,也漸漸清晰:每個個體的選擇決定了人類共同的方向。

建築領域奇蹟

記者觀察

一天建造一個場館?聽著不可思議,但上海世博會遠大館正在世博園區內實現這一奇蹟。2010年3月6日上午7時,第一根組件在遠大館的預留空地上開始安裝;預計到今晚10時左右,一座帶牆體、窗戶的企業館將現身浦西世博園區,凸現低碳、節能的建築理念。
遠大館(前者)遠大館(前者)
記者清早來到遠大館施工現場,只見一輛輛貨櫃卡車滿載各種鋼結構組件等候在工地附近,3輛吊車輪番作業,直接從卡車上吊起一塊塊鋼結構組件安裝。正在指揮車輛進出的遠大空調公司施工人員告訴記者,遠大館建築材料裝滿了30輛貨櫃卡車,他們前天晚上5時左右從湖南長沙出發,今天凌晨6時趕到工地,隨後就準備開始安裝了。
除了地下基樁外,整個遠大館將在一天內完成包括結構、牆面、窗戶等組件的安裝。如此閃電般安裝的建築質量如何?遠大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建築可抗9級地震;牆體採用保溫材料,冬暖夏涼;新風經靜電除塵後引入室內,比室外空氣潔淨數十倍。不僅如此,正在指揮作業的遠大館工程總指揮傅立新告訴記者,由於100%實現工廠化製造,建築垃圾只有傳統施工所產生垃圾的1%;此外,該建築的耗能也只相當於傳統建築的20%,生動體現了上海世博會“低碳、節能”的理念。

總體簡介

遠大集團副總裁陸虎
遠大世博項目秘書長唐瑛
遠大空調副總裁+低碳建築公司總經理傅立新介紹:
遠大館 位於浦西,3200平米2個展區:
前區 =L型展館,部分公開,部分VIP專設,左邊6層樓,右邊2層。
後區 =主展區,類似金字塔,觀眾參與互動,更深層次的 感受新鮮空氣,
也可在遠大的營造下,嗅出大自然的味道。

建築特色

低碳環保--100%的工廠製造1%的建築垃圾排放量
通過國家抗震9度測試,達到全球最高等級。
較其他同類建築 節省6倍原材料、5倍能源。
外牆厚保溫處理、三玻塑框窗、窗外遮陽板、新型熱回收風機。
地震體驗
因為玉樹地震和汶川地震,遠大館的抗震技術在世博開幕後的一個多月里備受矚目。而意在警示災難、以志國哀方面,更是因其高仿真和衝擊力極強的受難母子場景,令參觀者唏噓不已,這是早在世博開幕前數月,張躍聯繫遠在成都的好友樊建川,從其建川博物館中搬出的“5·12”地震廢墟實物搭建的。
圖為地震屋外景圖為地震屋外景
但地震實景的功效不僅僅誌哀。而在於更加實用性的功能。“科技抗震”,是遠大館的雄心之一,這也是它聞名世博園區的原因之一。
在遠大館的“地震體驗屋”,參觀者可在其間親身體驗對汶川地震、青海玉樹的逼真模擬,深切感受高強度地震的巨大破壞力,以及這座展館的巨大抗震能力。事實上,早在遠大館建造前半年,遠大發明的這種可持續建築就在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進行了測試,在一天之內扛住了40次模擬地震,且通過了烈度高達9度的地震測試。地震專家表示,該館目前已是世界上最牢固、最具抗震性的房屋。
據資料介紹,遠大館之所以能抗擊高烈度的地震,源於該建築具有遠大獨創的三大抗震法寶,即“斜撐、輕量和工廠化”。該館無普通磚瓦,其天花板與上層樓地板合而為一,均是長11.9米、寬3.9米、厚0.35米的統一規格,在工廠流水線完成預製。也正因為如此,全部材料進入世博園後,不僅創造了一天之內建設完成的奇蹟,並融匯了“9度抗震、6倍節材、5倍節能、1%建築垃圾、100%工廠製造”的特色,成為一座擁有強大科技依託的可持續建築。
健康至上
如果說建築和防震,屬於一座建築之所以能夠稱其為合格民居的硬體前提,那么,入住之後,人們在建築中所呼吸的空氣、經歷的四季,以及感受到的生活態度,則是一座房屋的靈魂。
事實上,無論是在空氣品質還是保溫技術上,遠大館都以無處不在的細節告知參觀者——只有真正熱愛生活的人,才能將技術真正融入每一塊建築材料並致力於服務人類。
做空調出身的遠大集團在空氣淨化方面擁有絕對的發言權,一組數據便可以說明問題:在遠大場館內,每升空氣中的粉塵可以被淨化到1000個左右,而室外空氣中的粉塵數則多達20萬個~30萬個。
事實上,與之前人們固有印象中遠大隻做空調的邏輯相比,新的遠大低碳集團可謂野心勃勃,它們努力要做的,是將健康、安全、舒適的生活態度,賦予科技的力量,貫穿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在某些方面,遠大付出的,可能是超常的代價。
例如,為了向社會推廣低碳飲食,遠大館用四層樓建了一個有機餐廳。為了能在上海周邊尋找到有機食品,遠大採購員不知道跑了多少路。“為了生活的健康,這些都值得。”而牆體採用保溫材料,冬暖夏涼,能耗僅是傳統建築的20%,採用帶有靜電除塵器的新風機,能過濾進入館內的99.9%的塵埃和細菌……這是遠大館用自己的理念打造的樸素而舒適的生活,同時也是低碳環保的更好選擇。

遠大館團隊

【Wilhelm Munthe】著名挪威建築事務所LPO創辦者之一,從事建築設計30年,曾經在比賽設計中獲得Seville‘92水世博和2000漢諾瓦世博的挪威館,擔任總設計師。
【Ole Petter Lassen】LPO挪威建築事務所合伙人,結構設計師,在奧斯陸城市中有多個他負責的大型住宅混合項目,在印度設計了一棟宗教建築。
【Gerd Van Helen】現任挪威北部城市Alta古石博物館館長,曾經與Wilhelm合作設計了北極圈內的生態博物館,有擔任20多年的博物館館長的經驗,也是成功的生態學家。
【Øystein Kaul Kartvedt】LPO挪威建築事務所合伙人,代表作有挪威海上開採石油博物館,曾在北極圈生態博物館內擔任了展示設計主導者,現在居住在自己與家人剛剛翻新的一棟百年小島別墅。
【陸虎】世博協調辦主任遠大空調有限公司副總裁。歷任南昌服務部工程師、主管,服務監督部部長,運營公司總經理及公司副總裁。2006年3月入選“中國節能服務產業專家庫(技術類)”。2007年3月入選“湖南省節能降耗和清潔生產專家庫”。
【唐瑛】世博協調辦秘書長具有極強的組織協調能力,曾擔任遠大行政部長多年,多次組織遠大大型活動,擔任接待中央及政府領導來遠大視察的工作。現任遠大世博組秘書長,全盤負責世博工作的組織和協調工作。
【張賢銘】世博館創意總監畢業於美國Carnegie Mellon大學建築設計系,曾在美國某知名設計公司任職,現任遠大世博館創意總監,全盤負責世博館內展覽內容創意與設計。
【陳伯鯤】198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先後從事過材料、分析檢測、環保、食品、空調、節能等研究和教學工作。現任遠大空調有限公司理化室負責人。為國家標準《直燃型溴化鋰吸收式冷(溫)水機組》主草人。
【黃濤】世博協調辦發展部部長畢業於美國Carnegie Mellon大學商業管理系,曾參加可再生能源投資項目及廣州億元投資房地產項目。對可持續建築頗有研究。
【馮桂全】高級工程師 國家一級註冊建造師,管理工程師,曾為崑山市建築協會QC小組結構加固專家組成員,從事過上百萬平方米寫字樓,公寓樓住宅樓別墅商鋪建造管理。現擔任遠大世博館總工程師。
【周晶】世博協調辦外聯主管曾從事銷售,現任遠大世博辦外聯主管,主要負責遠大與世博局的溝通和協調工作。
【伏廣旭】世博協調辦媒體主管資深傳媒人、策劃人。曾就職於湖南衛視、中國日報等媒體,具備多年從業經驗,現負責遠大世博辦媒體宣傳和品牌推廣工作,兼任瞭望東方周刊、中國建設報等多家媒體特約記者、世博評論員。
【唐曉芳】世博協調辦組織協調能力較強,現負責遠大世博辦的信息收集與管理,以及世博館各項工作的推進。
【朱暢暢】世博協調辦先後從事遠大空調有限公司的的國內和進口原材料採購工作,具有多年商務溝通經驗。現主要負責遠大館的商務和合作事宜,並參與展館的創意工作。
【鄧婭婷】世博協調辦 契約專管從事銷售及服務契約管理四年,很強的契約管理和執行力。現負責世博商務及事務性契約,世博設備工程與公司工廠的協調工作。
【張海燕】世博協調辦曾任遠大空調有限公司淨化機上海旗艦店店長,負責整個店面的日常管理和銷售,以及和總部的溝通和協調。現主要負責遠大世博辦的外聯工作。
【黃焰】優秀設計師具有豐富的設計經驗,現任遠大世博館設計師之一。
【張超】優秀攝影師曾拍攝的遠程教育專題片在湖南衛視播出。現負責遠大所有攝影拍攝及後期製作。

歷史沿革

2008.11.5長沙遠大空調有限公司正式致函世博局,確認 參博。
繼 石油,電力,通信,航天,航空,鐵路,船舶,汽車,房產,國企,民企,玉石,保險,可口可樂 後,
第14家 確認 獨立建館的 參博主體。
2010.3.6日 最晚開工的遠大館---六層高樓一天完工---最快建成!
2010.4.20-25 試運營;
2010.5.1-10.31 正式運營
2011.7.21--?保留性延續開放

館藏作品

主題:方向,遠大館。
傳播建築節能和空氣健康的理念;觀眾體驗人類未來健康而樸素的生活方式。
建築的結構、牆體、門窗、電氣、空調、照明、給排水等工程
都是在工廠里製造完成的,只需在現場進行“組裝”。
建築能耗 僅相當於 常規建築 的20%;
產生的建築垃圾只有常規建築的1%。
體驗先進的節能技術,感受未來綠色生活的發展“方向”。

交通狀況

各機場 車站 轉 軌道交通 或 專用大巴;自備車 分區停放,轉 短駁接續。

門票與開放時間

基本情況

4.20-25 試運行;5.1-10.31日9:30--22:30 正式開放;11.1---?保留性延續開放

重新啟用

2011年7月20日,上海世博遠大館重新啟用,世博期間該展館的體驗屋、生命展廳等的展示風格保留,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關心環保的團體可通過遠大集團上海中心預約參觀,這也是上海世博會目前唯一留用的企業館。世博期間遠大的空調機房同樣被保留下來,它們仍將在原先的世博園5.28平方公里範圍內提供冷量輸送源。
遠大集團與GE(中國)、華電新能源、華遠地產在上海世博遠大館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加強在能源和節能領域的合作。世博期間,因園區全部採用遠大非電中央空調,節電4億度,極大緩解了上海市用電緊張的局面,同時,減少7.3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真正實現了“低碳世博”。此次,外企、國企、民企三企聯合,在能源綜合利用領域將為後世博的開發提供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踐行“低碳後世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