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麻紡織史

中國麻紡織的歷史比絲綢更為悠久,古人最早使用的紡織品就是麻繩和麻布,大麻布和苧麻布一直作為大宗衣料,從宋到明才逐漸為棉布所替代。中國麻紡織的歷史比絲綢更為悠久,古人最早使用的紡織品就是麻繩和麻布,大麻布和苧麻布一直作為大宗衣料,從宋到明才逐漸為棉布所替代。黃麻布和亞麻布自宋代開始生產。在麻紡織技術形成之前,人類用石器敲打,使麻類植物變軟,然後撕扯成細長的縷,用以搓繩或編結成網狀物。中國麻紡織技術的發展,經歷了三個歷史階段:原始手工階段(公元前21世紀以前),手工機械紡織階段(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1870年),動力機器紡織階段(1870年以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麻紡織史
  • 開始時間:公元前21世紀以前
  • 最早織物:麻繩和麻布
  • 轉型時期:宋到明
脫膠技術,麻紡技術,《中國亞麻發展史》,

脫膠技術

最早的麻脫膠方法是自然漚漬法。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長江流域已用此法。商周時代又盛行於黃河流域。浙江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河北蒿城、北京平谷商墓、陝西寶雞西周墓、江蘇六合東周墓和湖南長沙戰國楚墓出土的麻布,都可辨認出經過脫膠的痕跡。秦漢時期,人們已能準確地掌握漚麻季節,即夏至後20日漚麻,麻的柔軟達到類似蠶絲的程度。到北魏時,已比較全面地掌握了一系列脫膠的技術關鍵。如水質要清,用濁水則麻纖維色澤轉黑;水量要足,水少則麻纖維易脆;漚漬時間要適中,太短則脫膠不夠而難於剝皮,太長則脫膠過頭而損傷纖維。在山區,還有冬天用溫泉水漚漬使纖維柔和的經驗。到宋元時,人們總結出感官鑑別法,學會從漚池(圖1)中水色、濃度、水溫和麻株表面的滑膩程度來判斷脫膠的程度。這一方法直到現代,農村中仍廣泛沿用。
古代苧麻脫膠是將麻皮放在灰液中煮練,其歷史比漚漬法稍晚,大約在春秋時形成。灰質分為兩種:一種是楝木灰汁,屬純鹼物質;另一種是蜃蛤殼燒成的灰加上水,即石灰水。陝西寶雞西高泉春秋墓葬出土的苧麻布,經檢驗分析,是經過煮練脫膠的,其部分纖維呈單根分離狀態。可見當時在掌握灰質比量和煮練時間上已有一定的經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精細苧麻布,經檢驗分析,纖維上殘留膠質甚少,大多數纖維幾乎呈單根分離狀態。湖北江陵西漢墓出土的大量苧麻絮,經金屬光譜分析證實是經煮練脫膠的,其纖維分離程度也十分良好。這證明秦漢時煮練脫膠技術又有了提高。到宋元時,又出現各種麻脫膠的新工藝,主要有:①先將麻皮績成長縷並紡成紗,再先後浸入草木灰液、石灰水中各一夜,然後放入草木灰液中煮練,沖洗曬乾後織布。②紡成紗後,先與乾石灰拌和3~5天,再放在石灰水中煮練,沖洗乾淨後,攤放在鋪於水面上的竹簾上半浸半曬,日曬夜收,直到麻紗潔白後織布。③將麻皮晝曬夜露若干天,再績麻織布,然後將布放在石灰水中煮練。上述工藝中的露水漂白和半浸半曬漂白是煮練脫膠法的新發展。到明代,半浸半曬與水洗反覆交替進行,膠雜質在漂、洗的工序中被不斷清除,使纖維白淨。這種方法直到19世紀末還在中國農村中廣泛沿用。至今在盛產夏布的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仍在套用。此外,中國南方有些地區還在苧麻煮練前先用硫黃熏白。19世紀,中國江西、湖北一帶還流行此法。

麻紡技術

古代麻紡有搓法和績法。原始的麻紡是由手搓開始的,以後才利用紡專紡紗。距今6900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了一段三股麻繩和一段兩股麻線,同時還出土了最原始的紡紗工具紡輪。大麻纖維短而弱,多用紡專加工成有統體拈度的麻紗。近代四川溫江地區大麻紡紗仍沿用此法。苧麻纖維長而強,多用績法成紗。先用手指將脫膠後的纖維粘片分劈成細長的麻絲(縷),然後逐根拈接。由於麻絲上有膠質糊狀薄層加上接頭部位的拈合力就使得接頭牢固,從而將麻絲續接成細長的麻紗。這個過程稱為績麻。這種麻紗在古文獻里稱為麻縷或麻

《中國亞麻發展史》

為了更好地借鑑亞麻紡織業以往的經驗教訓,給後代人留下一份寶貴的歷史資料,中國麻紡織行業協會決定編撰一部《中國亞麻發展史》。
《中國亞麻發展史》編纂委員會和撰寫小組於2012年下半年成立,撰寫小組根據工作的需要制定了向相關企業收集有關編寫材料的要求以及編寫《中國亞麻發展史》的大綱。
近日,中國麻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許吉祥到哈爾濱召開工作會議,對《中國亞麻發展史》的指導思想、編寫內容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與會人員就《中國亞麻發展史》的撰寫工作在會上提出許多好的建議和開展工作的具體做法。目前,撰寫小組正在制定《中國亞麻發展史》篇目和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