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水史:一個文化現象的歷史研究》主要講術述了,中國有遼闊的疆域,自然環境本身有著複雜多樣性和明顯的區域差異。瑚代科學早已證明,一個地方的土質、水質、礦物、微量元素甚至細菌病毒以及天文、氣候,都會對這個地方的人起到決定性的影響和作用。作為立身之本的住宅建設,人們必須有意識地選擇及規劃,這就是中國風水術的發端,貫穿了中國傳統文化兩千年的歷程,混雜了多種形態的文化因素。 對於風水這種古老的文化現象,只有認真地審視其來龍去脈,真正做到知其然,才可能避免執其一端。換言之,要揭開風水的神秘面紗,還其本來面目,歷史研究必不可少。正如專家所言:“從風水的發展沿革,把握滋生風水的動機,了解人們對風水信仰與敬畏的原因,風水與生產勞動、巫術、科學、哲學、宗教、迷信以及其他人文思潮的相互嬗變關係,深入地占有並研究風水史料,不失為登堂入室的門徑之一。”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風水史:一個文化現象的歷史研究
- 類型:娛樂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0820410
- 作者:傅洪光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頁數:229頁
- 開本:16
- 品牌:華齡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風水,也叫堪輿,是中國千百年留傳下來的、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傅洪光編著的《中國風水史:一個文化現象的歷史研究》是一部風水史專著,從歷史的角度,以翔實的資料、理性的分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講述風水起源及其發展歷史,揭示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風水的本質。
作者簡介
傅洪光,山東臨沂人,現為臨沂中西醫醫院院長、主治醫師。長期研究易學,師從李時年、秦倫詩等易學名家,對象、數、理、占均有獨到研究。著有《風水羅盤全解》、《解夢書》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風水名義考略
一、風水釋義
二、與風水有關的幾個稱謂
1.堪輿
2.陰陽
3.卜宅、相宅
4.形法
5.地理
6.青烏
7.青囊
第二章探尋風水之根
一、原始風水意識的萌生
二、農耕文明與風水的自然觀
三、“福禍蔭應”與“鬼福及人”
四、周易:風水的文化之源
1.河圖洛書
2.八卦
3.卦氣納甲
第三章先秦:早期實踐與理論準備
一、商周:相地與占卜
1.卜筮擇居
2.公劉遷豳與卜宅之文的濫觴
3.太保營洛的相地實踐
二、春秋戰國:風水的理論準備
第四章秦漢:風水學的初創
一、“地脈”“王氣”與擇葬求吉
二、秦漢宮殿與“象天”的營造原則
三、董仲舒:風水術創立的理論推手
四、作為術數“顯學”的形法相地術
五、圖宅術與五音姓利說
六、西益宅與太歲禁忌
第五章魏晉:生於沃土的“風水大師”
一、動亂中的風水學盛世
二、管輅:“四靈”擇地的先祖
三、郭璞:被神化的“開山祖師”
第六章隋唐:風水學走向成熟
一、風水術與大興城的營造
二、走向繁盛的風水信俗
三、呂才對風水術書的整理刊正
四、唐代風水大師
五、楊筠松與江西派的興起
第七章宋代:風水學發展的鼎盛時期
一、宋代風水的盛行
二、宋代理學與風水之淵源
三、理學家中的風水大師——蔡元定
四、形勢與理氣的分宗
第八章元代:風水學的低潮期
第九章明清:風水學的又一盛世
一、持續興盛的風水信仰
二、皇宮大都的風水規劃
1.南京城
2.紫禁城
三、古代風水套用的頂峰:明清皇陵的營建
1.明孝陵與十三陵
2.清東陵與西陵
四、風水著述的繁榮與理論傳承
第十章風水學的對外傳播
一、風水與日本的家相學
二、風水學在朝鮮半島的傳播
三、西方學者對風水學的研究
第十一章風水工具史:風水羅盤源流
一、辨方正位的風水“利器”
二、包羅萬象的羅經
三、遠祖——司南
四、雛形——漢代六壬式盤
五、指南針的套用
六、從指南針到羅盤
七、創製與改進
第十二章古代風水典籍文獻
一、概述
二、《黃帝宅經》:陽宅風水的開山之作
三、《葬書》:風水理論的奠基之作
四、《龍經》(《疑龍經》、《撼龍經》):形勢風水的經典文獻
五、其他風水文獻簡述
1.《青烏先生葬經》
2.《管氏地理指蒙》
3.《水龍經》
4.《陽宅十書》
5.《沈氏玄空學》
附錄
宅經
提要
宅經卷上
宅經卷下
葬書
提要
內篇
外篇
雜篇
參考文獻
一、風水釋義
二、與風水有關的幾個稱謂
1.堪輿
2.陰陽
3.卜宅、相宅
4.形法
5.地理
6.青烏
7.青囊
第二章探尋風水之根
一、原始風水意識的萌生
二、農耕文明與風水的自然觀
三、“福禍蔭應”與“鬼福及人”
四、周易:風水的文化之源
1.河圖洛書
2.八卦
3.卦氣納甲
第三章先秦:早期實踐與理論準備
一、商周:相地與占卜
1.卜筮擇居
2.公劉遷豳與卜宅之文的濫觴
3.太保營洛的相地實踐
二、春秋戰國:風水的理論準備
第四章秦漢:風水學的初創
一、“地脈”“王氣”與擇葬求吉
二、秦漢宮殿與“象天”的營造原則
三、董仲舒:風水術創立的理論推手
四、作為術數“顯學”的形法相地術
五、圖宅術與五音姓利說
六、西益宅與太歲禁忌
第五章魏晉:生於沃土的“風水大師”
一、動亂中的風水學盛世
二、管輅:“四靈”擇地的先祖
三、郭璞:被神化的“開山祖師”
第六章隋唐:風水學走向成熟
一、風水術與大興城的營造
二、走向繁盛的風水信俗
三、呂才對風水術書的整理刊正
四、唐代風水大師
五、楊筠松與江西派的興起
第七章宋代:風水學發展的鼎盛時期
一、宋代風水的盛行
二、宋代理學與風水之淵源
三、理學家中的風水大師——蔡元定
四、形勢與理氣的分宗
第八章元代:風水學的低潮期
第九章明清:風水學的又一盛世
一、持續興盛的風水信仰
二、皇宮大都的風水規劃
1.南京城
2.紫禁城
三、古代風水套用的頂峰:明清皇陵的營建
1.明孝陵與十三陵
2.清東陵與西陵
四、風水著述的繁榮與理論傳承
第十章風水學的對外傳播
一、風水與日本的家相學
二、風水學在朝鮮半島的傳播
三、西方學者對風水學的研究
第十一章風水工具史:風水羅盤源流
一、辨方正位的風水“利器”
二、包羅萬象的羅經
三、遠祖——司南
四、雛形——漢代六壬式盤
五、指南針的套用
六、從指南針到羅盤
七、創製與改進
第十二章古代風水典籍文獻
一、概述
二、《黃帝宅經》:陽宅風水的開山之作
三、《葬書》:風水理論的奠基之作
四、《龍經》(《疑龍經》、《撼龍經》):形勢風水的經典文獻
五、其他風水文獻簡述
1.《青烏先生葬經》
2.《管氏地理指蒙》
3.《水龍經》
4.《陽宅十書》
5.《沈氏玄空學》
附錄
宅經
提要
宅經卷上
宅經卷下
葬書
提要
內篇
外篇
雜篇
參考文獻
序言
撥開迷霧看風水
說到風水,不妨借用一句詩來形容:你愛,或是不愛,它就在那裡,不分不離。
在我們的文化之根里,緊緊依附著風水的因子,這一點似乎用不著任何文獻史料來證明。隨便找幾位國人,即便是無知無識的婦孺,問問風水是什麼,或多或少都能說上幾句。從心理層面來說,“風水”已經成為我們文化中的一種集體無意識。這一點,許多人不願承認,卻阻止不了另一些人利用它來日納斗金。於是近些年,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生意”,越來越多的“大師”,甚至看到了第一家上市的風水公司。
風水,似乎在悄悄“與時俱進”。
然而,對這一古老的文化,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講得清道得明呢?
大多數時候,我們看到的只是一種實用的態度,崇信的人只滿足於從“業內人士”那裡得到吉凶休咎的判斷,而那些秉承“真傳絕學”的“大師”,要么諱莫如深、“秘不外傳”,要么五行八卦、不知所云。另一方面,風水的反對者,往往只是簡單地給它扣上“迷信”的帽子,認為不值一哂,而忽視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風水屢禁不滅,這種簡單粗暴的態度也難辭其咎。
同其他神秘文化一樣,風水的真身籠罩在一層迷霧中,處處體現出一種似是而非的矛盾氣質。比如,風水中有光怪陸離、膚淺可笑的無稽之談,也有合乎科學原理的成份;篤信風水的人不僅是村婦野夫,也有像朱熹這樣的大儒(事實上,正是這類上層人士扮演了風水盛行的推手);風水以種種附會之說來選擇寶地吉宅,卻造就了明清皇陵、故宮、麗江古城那樣的建築勝景……風水,真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
要說清楚,需要的是嚴肅紮實的研究態度。對於任何一種古老的文化現象,只有認真地審視其來龍去脈,真正做到知其然,才可能避免執其一端。換言之,要揭開風水的神秘面紗,還其本來面目,歷史研究必不可少。正如國內風水史專家何曉昕所言:“從風水的發展沿革,把握滋生風水的動機,了解人們對風水信仰與敬畏的原因,風水與生產勞動、巫術、科學、哲學、宗教、迷信以及其他人文思潮的相互嬗變關係,深入地占有並研究風水史料,不失為登堂入室的門徑之一。”
而這,也是本書寫作的原初動力。
說到風水,不妨借用一句詩來形容:你愛,或是不愛,它就在那裡,不分不離。
在我們的文化之根里,緊緊依附著風水的因子,這一點似乎用不著任何文獻史料來證明。隨便找幾位國人,即便是無知無識的婦孺,問問風水是什麼,或多或少都能說上幾句。從心理層面來說,“風水”已經成為我們文化中的一種集體無意識。這一點,許多人不願承認,卻阻止不了另一些人利用它來日納斗金。於是近些年,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生意”,越來越多的“大師”,甚至看到了第一家上市的風水公司。
風水,似乎在悄悄“與時俱進”。
然而,對這一古老的文化,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講得清道得明呢?
大多數時候,我們看到的只是一種實用的態度,崇信的人只滿足於從“業內人士”那裡得到吉凶休咎的判斷,而那些秉承“真傳絕學”的“大師”,要么諱莫如深、“秘不外傳”,要么五行八卦、不知所云。另一方面,風水的反對者,往往只是簡單地給它扣上“迷信”的帽子,認為不值一哂,而忽視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風水屢禁不滅,這種簡單粗暴的態度也難辭其咎。
同其他神秘文化一樣,風水的真身籠罩在一層迷霧中,處處體現出一種似是而非的矛盾氣質。比如,風水中有光怪陸離、膚淺可笑的無稽之談,也有合乎科學原理的成份;篤信風水的人不僅是村婦野夫,也有像朱熹這樣的大儒(事實上,正是這類上層人士扮演了風水盛行的推手);風水以種種附會之說來選擇寶地吉宅,卻造就了明清皇陵、故宮、麗江古城那樣的建築勝景……風水,真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
要說清楚,需要的是嚴肅紮實的研究態度。對於任何一種古老的文化現象,只有認真地審視其來龍去脈,真正做到知其然,才可能避免執其一端。換言之,要揭開風水的神秘面紗,還其本來面目,歷史研究必不可少。正如國內風水史專家何曉昕所言:“從風水的發展沿革,把握滋生風水的動機,了解人們對風水信仰與敬畏的原因,風水與生產勞動、巫術、科學、哲學、宗教、迷信以及其他人文思潮的相互嬗變關係,深入地占有並研究風水史料,不失為登堂入室的門徑之一。”
而這,也是本書寫作的原初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