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氣工程大典(第13卷):交通電氣工程》為第13卷,主要內容包括:汽車電氣和軌道交通電氣。《中國電氣工程大典第13卷交通電氣工程》主要供電氣工程領域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中國電氣工程大典》是由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國動力工程學會和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共同組織全國電氣工程各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編纂而成的。它是一部全面系統反映電氣工程各領域最新成就和技術水平的綜合性工具書。《中國電氣工程大典》包括現代電氣工程基礎、電力電子技術、電氣工程材料及器件、火力發電工程、水力發電工程、核能發電工程、可再生能源發電工程、電力系統工程、電機工程、輸變電工程、配電工程、船舶電氣工程、交通電氣工程、建築電氣工程、電氣傳動自動化等15卷。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電氣工程大典:交通電氣工程
- 出版社:中國電力出版社
- 頁數:827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電力出版社
- 作者:劉友梅 陳清泉
- 出版日期:2009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8377285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本卷前言
第1篇 汽車電氣
第1章 概論
1 汽車電氣工程的概念
1.1 汽車電氣工程的基本概念
1.2 汽車電氣工程的範疇
2 汽車電氣電子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2.1 汽車電器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2.2 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2.3 汽車電子信息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2.4 智慧型交通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2.5 汽車車上網路的組成與功能
2.6 汽車電機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3 汽車電氣電子技術的發展
3.1 汽車電氣電子技術的初期和近期發展歷程
3.2 汽車電氣電子技術的現狀
3.3 汽車電氣電子技術的發展趨勢
4 汽車電氣系統的特點
4.1 雙電源
4.2 低壓
4.3 直流
4.4 部分單線制
4.5 負極搭鐵
5 新型汽車及相關電氣電子技術
5.1 電動汽車
5.2 節能環保汽車及其技術
第2章 汽車電源與起動機
1 蓄電池
1.1 蓄電池和汽車其他電器的連線
1.2 蓄電池的選用與安裝
1.3 鉛酸蓄電池的構造與型號
1.4 蓄電池工作原理
1.5 蓄電池工作特性
1.6 蓄電池容量及其影響因素
1.7 蓄電池的故障及其排除
1.8 蓄電池的充電和充電方法
1.9 蓄電池的使用與維護
1.10 乾荷電和濕荷電蓄電池
1.11 免維護蓄電池
1.12 膠體電解質蓄電池
1.13 鹼性蓄電池
1.14 新型蓄電池
2 交流發電機及其調節器
2.1 交流發電機
2.2 調節器
3 起動機
3.1 起動系統的要求
3.2 直流電動機
3.3 起動機的特性
3.4 起動機基本數據的確定
3.5 起動機的傳動機構
3.6 起動機的分類與型號
3.7 強制嚙合式起動機
3.8 電樞移動式起動機
3.9 減速式起動機
3.10 永磁減速式起動機
3.11 起動機的保護電路
3.12 起動系的故障診斷
3.13 起動機的檢查
3.14 起動機的調整與試驗
4 汽車配線
4.1 汽車的配線
4.2 電路圖
第3章 動力傳動電氣控制系統
1 汽車發動機控制系統
1.1 汽車發動機控制系統簡介
1.2 汽油噴射系統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1.3 噴油量的確定與控制
1.4 供油系統的控制
1.5 進氣系統的控制
1.6 點火系統的控制
1.7 怠速控制系統
1.8 排放淨化控制系統
1.9 巡航控制
1.10 柴油發動機電子控制系統
2 汽車自動變速器控制系統
2.1 自動變速器電控系統基本工作原理
2.2 變矩器與變速器
2.3 液壓控制系統
2.4 電子控制系統
3 汽車懸架控制系統
3.1 懸架的作用
3.2 減振器阻尼力控制
3.3 非獨立懸架與獨立懸架
3.4 主動懸架
4 汽車轉向控制系統
4.1 轉向助力控制系統
4.2 四輪轉向控制系統
第4章 汽車安全運行電氣控制系統
1 故障自診斷系統
1.1 汽車故障診斷技術的發展趨勢
1.2 故障自診斷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1.3 故障自診斷系統的診斷原理
1.4 發動機控制系統故障診斷檢修程式與方法
1.5 故障自診斷測試方式與內容
1.6 故障自診斷測試工具
1.7 故障自診斷測試方法
2 電子控制主動安全系統
2.1 防抱死制動的基本原理
2.2 防抱死制動系統的組成
2.3 防抱死制動系統的分類
2.4 防抱死制動電子控制系統
2.5 防抱死制動液壓控制系統
2.6 防抱死制動系統控制過程
2.7 電子控制制動力分配技術
2.8 驅動輪防滑轉的控制原理
2.9 防滑轉控制系統控制過程
2.10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自診斷測試
3 電子控制被動安全系統
3.1 安全氣囊系統組成與分類
3.2 安全氣囊系統的控制過程
3.3 安全氣囊系統的結構特點
3.4 安全氣囊系統的保險裝置
3.5 座椅安全帶控制系統
第5章 汽車輔助電氣系統
1 汽車燈具與照明系統
1.1 分類和命名
1.2 常見國內外汽車用燈具型號、性能特徵及主要技術參數
1.3 照明裝置的結構與原理
1.4 照明系統的控制
2 汽車儀表及報警指示裝置
2.1 電子儀表
2.2 組合儀表
2.3 報警指示裝置
3 汽車空調系統
3.1 相關技術參數
3.2 空調製冷系統
3.3 取暖與配氣系統
3.4 空調系統的控制
3.5 自動空調系統
4 汽車音響
4.1 概述
4.2 基本組成
4.3 無線電防干擾裝置
4.4 使用與維護
5 輔助汽車電器
5.1 電源總開關
5.2 柴油機的輔助起動裝置
5.3 電晶體電動燃油泵
5.4 汽車防盜系統
5.5 電動雨刷器及清洗裝置
5.6 汽車電動座椅、電動車窗及電動後視鏡
5.7 汽車電喇叭系統組成
第6章 汽車車上網路
1 CAN基本技術
1.1 CAN技術規範2.0A
1.2 CAN技術規範2.0B
1.3 MAC機制
1.4 數據幀與CAN中斷速率
1.5 匯流排長度與位速率
2 獨立CAN控制器SJA1000
2.1 特性
2.2 一般說明
2.3 框圖
2.4 引腳排列
2.5 功能說明
3 CAN控制器接口——PCA82C250
3.1 特性
3.2 一般說明
3.3 框圖
3.4 引腳排列
3.5 功能說明
3.6 極限值
3.7 熱特性
3.8 特性
4 其他CAN控制器與控制器接口
4.1 CAN匯流排傳送/接收驅動器
4.2 獨立CAN控制器
4.3 嵌有CAN控制器的微控制器
5 LIN
5.1 LIN技術規範2.0
5.2 LIN接口
6 基於時間觸發的車上網路協定標準
6.1 FlexRay
6.2 Byteflight
6.3 TTP/C
6.4 TTCAN
7 SAEJ1850
8 車上媒體網路MOST
8.1 MOST基本結構
8.2 MOST信息幀
8.3 MOST套用層通信協定
8.4 MOST網路服務層
8.5 MOST‘低層服務與傳送/接收器
9 SAEJ1939
9.1 通信結構
9.2 預分配值_
10 車載診斷協定——KWP2000
10.1 物理層
10.2 數據鏈路層
10.3 實現
11 汽車車上網路套用實例
11.1 車身CAN網路
11.2 動力傳動系統CAN網路
11.3 MOST在汽車媒體網路中的套用
11.4 L1N網路套用
11.5 新型卡車(2AN/LIN電氣系統網路套用實例
第7章 智慧型交通系統
1 智慧型交通系統概述
1.1 智慧型交通系統產生及概念
1.2 智慧型交通系統體系框架
1.3 各國的智慧型交通系統
1.4 智慧型交通系統的標準化
1.5 智慧型交通系統套用的社會經濟效益
2 智慧型交通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
2.1 先進交通信息系統
2.2 先進交通管理系統
2.3 先進車輛控制系統
2.4 先進公共運輸系統
2.5 商用車輛運營系統
2.6 電子收費系統
3 車輛定位導航系統及其定位技術
3.1 概述
3.2 車輛定位導航系統的組成
3.3 車輛定位導航系統中的定位技術
4 地圖匹配技術
4.1 地圖匹配的原理
4.2 誤差區域的選擇
4.3 地圖匹配的算法
4.4 地圖匹配算法的影響因素
5 路徑規划算法
5.1 經典的最短路徑規划算法
5.2 啟發式搜尋算法
5.3 其他最優路徑規划算法
6 智慧型交通系統中的移動通信
6.1 移動通信概述
6.2 移動通信的分類方法
6.3 移動通信在智慧型交通系統中的套用
6.4 衛星通信方式
6.5 專用短程通信技術
第8章 電動汽車
1 概述
1.1 關鍵技術
1.2 發展趨勢
1.3 國內外電動汽車標準
2 純電動汽車
2.1 基本結構
2.2 行駛性能
2.3 特徵技術
2.4 中國純電動汽車的研發進程
3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
3.1 基本結構
3.2 控制策略
3.3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發展動態
4 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4.1 基本結構
4.2 燃料電池系統
4.3 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發展動態
5 電動機驅動系統
5.1 電動汽車對驅動電動機的特性要求
5.2 直流電動機
5.3 感應電動機
5.4 永磁電動機
5.5 開關磁阻電動機
6 能量源
6.1 蓄電池
6.2 高速飛輪
6.3 超級電容器
7 電動汽車的輔助系統
7.1 蓄電池充電技術與充電器
7.2 蓄電池的監測和管理
7.3 蓄電池的均衡管理
7.4 溫度控制單元
7.5 動力轉向系統
7.6 輔助動力源
7.7 導航系統
7.8 再生制動系統
參考文獻
第2篇 軌道交通電氣
第1章 總論
1 軌道交通的基本概念
1.1 基本定義
1.2 軌道交通的分類
1.3 軌道交通的特點
2 軌道交通的技術發展
2.1 牽引動力的發展
2.2 牽引方式的發展
2.3 牽引供電方式的發展
2.4 通信信號與信息化的發展
3 軌道交通系統的組成
3.1 運輸裝備
3.2 牽引供電
3.3 通信與信號
3.4 運輸管理信息化
第2章 牽引電氣系統
1 電氣牽引基本概念及牽引計算
1.1 牽引基本概念
1.2 牽引計算
2 牽引電氣系統構成
2.1 電力機車
2.2 電動車組
2.3 電傳動內燃機車
2.4 電傳動內燃動車組
2.5 城市軌道車輛
3 主傳動系統
3.1 交一直傳動系統
3.2 交流傳動系統
4 輔助電氣系統
4.1 旋轉劈相機系統
4.2 輔助變流器系統
4.3 其他輔助系統
4.4 列車供電系統
5 控制系統
5.1 控制系統的任務
5.2 調速方法
5.3 功率因數補償裝置的控制
5.4 黏著及黏著利用控制
5.5 電力機車自動過分相
5.6 控制系統發展的幾個階段
6 制動系統
6.1 空氣制動
6.2 電制動
6.3 聯合制動
6.4 防滑控制
7 行車安全控制系統
7.1 基本概念
7.2 行車安全控制技術的發展
7.3 機車行車安全裝備系統的構成
7.4 監控裝置的功能
8 軌道交通機車車輛電氣試驗
8.1 試驗分類和實施方法
8.2 電力機車和動車的試驗
第3章 牽引電氣設備
1 牽引變壓器
1.1 技術等級分類
1.2 主要產品
1.3 基本原理及分類
1.4 變壓器結構及主要部件
1.5 冷卻系統
1.6 試運行前檢查項目
2 牽引變流器
2.1 主要器件
2.2 直一直變流器
2.3 交一直變流器
2.4 中間直流環節
2.5 直一交變流器(牽引逆變器)
2.6 傳動控制單元
2.7 冷卻
2.8 試驗
3 牽引電動機
3.1 牽引電動機技術性能
3.2 同步牽引電動機
3.3 直(脈)流牽引電動機
3.4 異步牽引電動機
4 同步牽引發電機
4.1 同步牽引發電機的運用
4.2 主要參數
4.3 同步牽引發電機的勵磁
4.4 設計特點
4.5 結構
4.6 試驗
4.7 維護保養
5 控制與網路
5.1 列車通信網路的基本任務和構成
5.2 國內外列車通信網路標準
5.3 列車通信網路
5.4 列車控制、診斷和顯示
5.5 交一直傳動電力機車的微機控制系統
5.6 電傳動內燃機車的微機控制系統
5.7 控制電源及輔助電源
6 牽引電器
6.1 高壓電器
6.2 低壓電器
7 輔助電氣設備
7.1 輔助變流器
7.2 輔助電動機
8 行車安全裝備
8.1 機車信號裝置
8.2 列車運行監控記錄裝置
8.3 機車安全信息綜合監測裝置
8.4 機車監測數據無線傳輸裝置
8.5 機車狀態信息處理裝置
9 電氣制動裝置
9.1 空氣制動機
9.2 電氣制動
9.3 聯合制動裝置
9.4 防滑器及其控制
第4章 客車電氣設備
1 概述
1.1 客車電氣系統類型
1.2 客車電氣系統的供電方式
2 25T客車電氣系統
2.1 25T客車電氣系統組成
2.2 主要設備及功能
2.3 客車DC600V供電系統
3 主要電氣設備
3.1 三相逆變電源
3.2 客車充電機箱
3.3 電氣綜合控制櫃
3.4 蓄電池組
3.5 車端連線器
3.6 客車網路監控系統
3.7 旅客信息系統和設備
3.8 安全監控設備
3.9 客車通風、採暖與空氣調節設備
3.10 客車其他電氣設備
第5章 牽引供電系統與設備
1 鐵路幹線牽引供電系統
1.1 牽引供電系統
1.2 幹線牽引變電所
1.3 接觸網
2 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系統
2.1 供電電源系統
2.2 主變電所
2.3 牽引變電所
2.4 牽引變電所設備
2.5 降壓變電所設備
2.6 牽引網
2.7 再生制動能量吸收裝置
2.8 雜散電流腐蝕防護與接地
2.9 電力監控系統
2.10 供電計算分析
第6章 通信信號與信息技術
1 概述
2 通信
2.1 鐵路通信系統
2.2 鐵路綜合數字移動通信系統GSM-R
2.3 城市軌道交通通信系統
3 信號系統
3.1 幹線鐵路信號
3.2 編組站自動化系統
3.3 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系統
4 信息技術
4.1 鐵路運輸管理信息系統1、MIS
4.2 TDCS
4.3 鐵路客票發售及預訂系統
4.4 綜合自動化系統(綜合監控系統,ISCS)
第7章 磁浮交通系統
1 概述
1.1 基本概念
1.2 發展歷程
2 磁浮交通的分類與特徵
2.1 分類
2.2 特徵
3 磁浮列車
3.1 特點與分類
3.2 EMS型磁浮列車懸浮導向系統
3.3 電動斥力型磁浮列車懸浮導向系統
3.4 磁浮列車驅動系統
3.5 磁浮列車制動系統
3.6 高低速EMS型磁浮列車懸浮、導向、驅動特點比較
4 磁浮交通運行控制系統
4.1 組成
4.2 功能
4.3 中央控制系統
4.4 分區控制系統
4.5 車載控制系統
4.6 運行控制系統數據通信
5 磁浮交通牽引供電系統
5.1 分類
5.2 牽引原理
5.3 結構與功能
5.4 磁浮交通牽引供電系統的特點
5.5 主變電所供電系統
5.6 牽引系統
5.7 軌旁設備
6 線路工程
6.1 EMS型高速磁浮鐵路線路的主要特點
6.2 EMS型高速磁浮鐵路線路上部結構
6.3 EMS型中低速磁浮線路構造的特點
6.4 EDS型高速磁浮鐵路線路的特點
第8章 電磁兼容
1 概述
2 電磁兼容的基本知識
2.1 定義
2.2 電磁兼容研究的基本內容
2.3 電磁干擾的三要素
2.4 電磁場理論基礎
2.5 電偶極子的電磁輻射
2.6 磁偶極子的電磁輻射
2.7 近場區及遠場區的特性
2.8 傳輸線基礎
3 基本方法與手段
3.1 禁止
3.2 濾波
3.3 接地與搭接
4 設計要點
4.1 電磁環境要求
4.2 系統間電磁干擾的預測及控制
4.3 系統內電磁干擾的抑制及控制
4.4 印製電路板(PCB)的設計
5 試驗
5.1 IEC60571及TB/T3021標準
5.2 EN50121及IEC62236標準
5.3 試驗要求
5.4 試驗方法
參考文獻
序言
經過改革開放30年來的發展,我國電氣工程已經形成了較完整的科研、設計、製造、建設、運行體系,成為世界電力工業大國之一。至2007年底,我國發電裝機容量達7.13億kW,三峽水電及輸變電工程、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火電工程、百萬千瓦級核電工程,以及正在建設的交流1000kV、直流±800kV特高壓輸變電工程等舉世矚目;大電網安全穩定控制技術、新型輸電技術的推廣,大容量電力電子技術的研究和套用,風力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的產業化及規模化套用,超導電工技術、脈衝功率技術、各類電工新材料的探索與套用取得重要進展。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電氣工程領域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新原理、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獲得廣泛套用,擁有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科技成果和產品,自主創新已成為行業的主旋律。我們的電氣工程技術和產品,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已經開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