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真偽識別(新版)》在於揭示陶瓷文化歷史,重點反映陶瓷製作工藝,從造型、裝飾等方面的特徵,講述陶瓷的內涵。使初學者能夠掌握一些基本鑑定與欣賞要領,對重點陶瓷的發展歷程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藝術品投資市場何以日見火爆?盛世收藏!藝術品投資市場何以沸沸揚揚?真贗難辨!辨真識偽,沙裡淘金,專家為您市場指南! 作為磁州繪畫藝術的代表作,以白地繪黑花最具典型性。在形態各異的磁州窯器物上,常以白釉為地,以黑彩繪畫各種圖案。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陶瓷真偽識別
- 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
- 頁數:182頁
- 開本:16
- 品牌:遼寧人民出版社
- 作者:蔡毅
- 出版日期:2009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05056629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一、鑑定篇
(一)緒論
(二)古陶瓷鑑定的具體方法
(三)作偽問題
二、青瓷篇
(一)越窯青瓷
(二)龍泉窯青瓷
(三)耀州窯青瓷
(四)景德鎮窯青白瓷
三、白瓷篇
(一)邢窯白瓷
(二)定窯白瓷
(三)元代樞府白瓷
(四)永樂甜白瓷
(五)德化白瓷
四、唐三彩篇
五、五大名窯篇
(一)宋代宮廷的崇物
(二)窯址的疑問
(三)技高一籌的成就
(四)後世的仿品
六、黑釉瓷篇
(一)建陽窯的油滴盞、兔毫盞
(二)吉州窯剪紙貼花、樹葉紋瓷
(三)熠熠生輝的曜變天目瓷
七、磁州窯篇
(一)遍及南北各地的窯場
(二)流失海外的藝術珍品
八、遼、金、西夏瓷篇
九、彩瓷篇
(一)長沙窯彩繪瓷
(二)五彩
(三)鬥彩
(四)粉彩
(五)琺瑯彩
十、青花瓷篇
(一)元青花瓷
(二)永樂、宣德青花
(三)康熙青花
(四)民窯青花
十一、紅釉瓷篇
(一)釉里紅
(二)寶石紅
(三)郎窯紅
(四)豇豆紅
十二、紫砂陶器篇
後記
文摘
青瓷是因為在瓷器表面敷有一層透明或半透明的青釉而得名,其呈色是因釉中所含氧化鐵元素所致。由於含鐵量的多寡以及燒制過程中窯內火焰氣氛的不同,在呈色上又有淡青、青黃、青綠等色的差異。青瓷被正式定名,據文獻記載最早見於唐代陸羽《茶經》:“越州瓷皆青,青則益茶。”在此之前晉代稱為“縹瓷”,如晉代文人潘岳在《笙賦》中有“披黃包以授甘,傾縹瓷以酌酃”之說。晉代一種淡青色的絲織物稱縹帛,而青瓷所呈現的那種微帶褐色的青綠色,恰與縹帛色調相似,所以時人稱之為“縹瓷”。隋代青瓷因釉層甚薄,多為青中泛黃綠色,又有“綠瓷”之稱謂。在《隋書·何稠傳》內有如下記載:“稠博覽古圖,多識舊物。時中國久絕琉璃之作,匠人無敢厝意。稠以綠瓷為之,與真無異。”唐代人們開始以“青瓷”命名,並且一直沿用至今。有關青瓷的稱謂,其紛亂繁多的程度在我國陶瓷史上實屬罕見。除前面所舉之外,宋以後又有諸如天青、粉青、冬青、豆青、翠青、蝦青、水青、梅子青等等,不勝枚舉。它既有“千峰翠色”之美,又有“雨過天青”之色,以及“類玉”、“類冰”之高雅,兼得青山、綠水、藍天、碧雲的萬股靈秀,素為人民大眾所喜愛,並為文人墨客、帝王將相所推崇。
青瓷的造假,在造型上,主要根據目前各火博物館出版的圈錄上的器物,或者是根據窯址所在地的標本,經常是常見的器物造型,有八棱瓶、雙系罐、雞頭壺以及一些盤、碗等。工藝方面,燒制窯爐溫度控制平穩,圈足修飾規整圓滑,釉面光亮,有些雖然經過作舊,但是失亮部位要么光亮不均、要么整齊劃一。胎土要么過粗,要么淘洗過細,這就造成器物的重量很難與古代器物的重量相吻合。裝飾更難表現出古代器物的風貌,因為造假者的技法難以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相對而言可謂拙劣。只有把握真品,才是鑑別贗品的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