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德化窯瓷器》是2012年發行的特種郵票,設計者是谷玉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陶瓷——德化窯瓷器
- 發行時間:2012年
- 類型:特種郵票
- 作者:谷玉寶
《中國陶瓷——德化窯瓷器》是2012年發行的特種郵票,設計者是谷玉寶。
德化窯位於今福建德化,故名。作為著名的瓷窯,是福建沿海地區古外銷瓷重要產地之一。發現由宋到清歷代窯址達一百八十處,重點發掘了屈斗宮、碗坪侖兩處窯址。德化瓷器是中華陶瓷燒造中的藝術珍品,始於宋代,明代後得到巨大發展。以白瓷...
所燒制的觀音陶瓷充分展示了其超凡脫俗、慈悲為懷的大度氣韻。這些塑像輸到國外,引起了強烈的反應,日本及東南亞佛教國家對它格外喜愛。曾在史書上記載:“‘中國白’,乃中國瓷器之上品也。”更被譽為“世界白瓷之母”。德化窯制瓷的...
馮先銘在《新中國陶瓷考古的主要收穫》中指出:“屈斗宮窯的標本在國外都有發現,證明宋代曾大量外銷。”成熟繁榮期 “銀泥燒出象牙白,凍玉凝脂總不如”。在德化窯瓷中,明代白釉瓷代表了當時德化窯燒瓷技術的最高成就,無論足器物...
《中國陶瓷——德化窯瓷器》是2012年發行的特種郵票,設計者是谷玉寶。發行詳情 郵票志號:2012-28 發行日期:2012-10-20 全套枚數:4枚 整張枚數:16(4×4)整張規格:150mm×240mm 齒孔度數:P13.5 印刷版別:影寫版 防偽...
斗宮德化窯遺址 中國宋至清代的民間瓷窯址。在福建省德化縣境內,主要分布於潯中、蓋德、三班等地。已發現窯址 200多處。創燒於宋代,北宋以生產白瓷為主,南宋以生產青釉瓷器為主,元代以生產白釉瓷為主,至明代則以生產低鋁高矽的...
發現青瓷器物有壺、罐、碗、花口洗等,窯具有支墊。其標本與其他時期的標本相比,含矽量不高,含鐵量偏高,含鉀量特高,其中含鉀量偏高是德化窯產品的特色之一。該窯址是德化境內,至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生產瓷器的遺址。
德化瓷器作為明清時期的大宗出口商品,在對外貿易占據重要地位,該瓷器為新加坡友人從泰國南部徵集而來,屬回流藏品。此件暹羅字紋青花罐,造型古樸大方,暹羅字紋為並排的三個獨立字型,與圖案紋飾均為青花,花卉輪廓清晰,不作塗染,青花...
清德化窯白瓷碗 清德化窯白瓷碗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清德化窯白釉瓷盤 清德化窯白釉瓷盤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清德化窯白釉雙耳四方瓷瓶 清德化窯白釉雙耳四方瓷瓶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清康熙德化窯獅耳瓷爐 清康熙德化窯獅耳瓷爐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明宣德款德化窯雙獸耳白瓷香爐 明宣德款德化窯雙獸耳白瓷香爐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出水遺物中陶瓷器占絕大部分,以青白釉、青釉、褐釉和黑釉瓷器為主,其產地包括景德鎮窯及福建地區的德化窯、閩清義窯、武夷山遇林亭窯、磁灶窯等。重要展覽 2020年9月4日,該文物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浮槎萬里——中國古代陶瓷海上貿易...
明德化窯貼花海棠式白瓷杯 明德化窯貼花海棠式白瓷杯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國內外一談起德化窯則與德化瓷塑人物聯繫在一起,在國際上被譽為“東方藝術”的德化瓷觀音而深受歡迎。遠在宋代,德化瓷業已很發達,產品暢銷國外,瓷塑人物早在元代已很盛行,到了明代更有成就。此地的陶瓷燒制業在我國陶瓷發展史上...
清德化窯白釉獸足雙耳瓷爐 清德化窯白釉獸足雙耳瓷爐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德化窯白釉獸耳爐是清代的一件瓷器作品,現藏於故宮博物館。【簡介】:德化窯白釉獸耳爐,清,高7cm,口徑13cm,足徑10.5cm。爐撇口,束頸,鼓腹,圈足。肩部對稱置獅形耳。內澀胎無釉,外施白釉。這件瓷器釉面瑩亮,乳白如凝脂,...
明德化窯弦紋白瓷香爐 明德化窯弦紋白瓷香爐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明德化窯白瓷印花爵杯 明德化窯白瓷印花爵杯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明代德化窯白釉弦紋三足爐 明代德化窯白釉弦紋三足爐是一件明代的瓷器,館藏於海南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德化窯白釉暗刻牡丹紋盤是清代的一件瓷器。盤撇口,淺腹,圈足。胎體厚重。通體施白釉。盤心刻牡丹花紋。刻花是用竹、骨、鐵制的平口或斜口刀具在已乾或半乾的坯體上刻出花紋,其特點是刀鋒明顯,圖案線條較劃花深而寬,花紋有...
觀音菩薩傳入中國大約是魏晉時期,當時社會的動亂使這種信仰迅速盛行。明清德化窯瓷器尤以佛道人物著稱,當中又以觀音像最多、最美。福建德化窯觀音像通常身穿長袍,衣紋呈放射線狀,雙目低垂,表情和善,頸部刻三道摺痕,胸前堆塑瓔珞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