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學教程

中國醫藥學教程

《中國醫藥學教程》是2019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定芳、董競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醫藥學教程
  • 作者:蔡定芳、董競成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8月1日
  • 頁數:382 頁
  • 定價:80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914552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從中國醫藥學淵源、中國醫藥學基礎醫學、中國醫藥學方藥醫學、中國醫藥學臨床醫學、中國醫藥學結合醫學5大體系闡述中國醫藥學基本內容。中國醫藥學淵源從中國醫藥學歷史淵源、中國醫藥學文化淵源、中國醫藥學實踐淵源3個方面闡述中國醫藥學的起源。中國醫藥學基礎醫學從天人合一、太極八卦、陰陽五行、五運六氣、藏象生理、巨觀四診、辨證綱要、臨床決策、經絡腧穴9個章節闡述中國醫藥學基本理論體系。中國醫藥學方藥醫學將中醫方劑學與中藥學合而為一,闡述中國醫藥學方藥醫學的主要學術思路。中國醫藥學臨床醫學以病證結合為綱,闡述100多種臨床常見疾病的中醫辨識證治要點。中國醫藥學結合醫學闡述基礎結合醫學、內科結合醫學、外科結合醫學、婦科結合醫學、兒科結合醫學、老年結合醫學、骨傷結合醫學、護理結合醫學的研究概況,其中大部分內容為我校結合醫學研究工作的傳承與發展。
本書是復旦大學醫學院本科生及研究生中國醫藥學教材,也是全國各中醫藥大學本科生及研究生參考教材。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 中國醫藥學淵源
第一節 中國醫藥學歷史淵源
一、遠古簡史
二、三皇五帝
三、夏商西周
四、春秋五霸
五、戰國七雄
六、秦漢三國
第二節 中國醫藥學文化淵源
一、四書五經
二、老莊墨子
三、孫吳兵法
四、楚辭爾雅
第三節 中國醫藥學實踐淵源
一、中國古代醫療建制
二、中國醫藥學問世之前醫書
三、神化醫家
第四節 中國醫藥學確立
一、《黃帝內經》確立中國醫藥學基礎醫學體系
二、《傷寒雜病論》確立中國醫藥學臨床醫學體系
三、《神農本草經》確立中國醫藥學藥物醫學體系
第二章 中國醫藥學基礎醫學
第一節 天人合一
一、基本概念
二、主要內容
第二節 太極八卦
一、太極基本概念
二、太極基本內容
三、八卦基本概念
四、八卦基本內容
第三節 陰陽五行
一、陰陽基本概念
二、陰陽基本內容
三、五行基本概念
四、五行基本內容
第四節 五運六氣
一、天干地支
二、五運
三、六氣
第五節 藏象生理
一、藏象概論
二、臟腑解剖
三、臟腑基本物質
四、神形天式
五、臟腑功能
六、奇恆之腑功能
七、五臟調節論
第六節 診斷方法
一、望診
二、聞診
三、問診
四、脈診
第七節 辨證綱要
一、八綱辨證
二、臟腑辨證
三、六淫辨證
四、六經辨證
五、衛氣營血辨證
第八節 臨床決策
一、辨別證候的臨床決策
二、審察病情的臨床決策
三、揆度病勢臨床決策
第九節 經絡循行
一、十二經脈
二、十二別經
三、奇經八脈
第三章 中國醫藥學方藥醫學
第一節 辨證方藥醫學
一、辛溫發散表寒方藥
二、辛熱祛散里寒方藥
三、辛涼發散表熱方藥
四、寒涼清泄里熱方藥
五、辛甘溫潤涼燥方藥
六、甘涼滋潤熱燥方藥
七、苦溫散寒燥濕方藥
八、苦寒清熱利濕方藥
九、甘溫補虛益氣方藥
十、辛散行氣方藥
十一、甘溫養血補虛方藥
十二、活血化瘀方藥
十三、壯水滋陰方藥
十四、逐水抑陰方藥
十五、益火溫陽方藥
十六、瀉火制陽方藥
第二節 辨病方藥醫學
一、醒腦開竅方藥
二、鎮心安神方藥
三、止咳平喘方藥
四、除風濕痹方藥
五、止血方藥
六、熄風解痙方藥
第四章 中國醫藥學臨床醫學
第一節 中國醫藥學傳染病學
一、流行性感冒
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
三、禽流感
四、麻疹
五、流行性腮腺炎
六、水痘
七、帶狀皰疹
八、流行性出血熱
九、登革熱
十、流行性乙型腦炎
十一、病毒性肝炎
十二、愛滋病
十三、立克次體病
十四、白喉
十五、百日咳
十六、傷寒
十七、細菌性痢疾
十八、霍亂
十九、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二十、肺結核病
二十一、梅毒
二十二、鉤端螺旋體病
二十三、回歸熱
二十四、瘧疾
第二節 中國醫藥學內科醫學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二、急性支氣管炎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四、支氣管哮喘
五、肺炎
六、肺水腫
七、急性肺栓塞
八、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
九、呼吸衰竭
十、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十一、原發性高血壓
十二、心臟瓣膜病
十三、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十四、感染性心內膜炎
十五、心力衰竭
十六、慢性胃炎
十七、消化性潰瘍
十八、原發性腹膜炎
十九、肝硬化
二十、藥物性肝病
二十一、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二十二、布-加綜合徵
二十三、肝性腦病
二十四、肝衰竭
二十五、慢性腎臟病
二十六、腎小球腎炎
二十七、間質性腎炎
二十八、腎病綜合徵
二十九、IgA腎病
三十、腎盂腎炎
三十一、急性腎損傷
三十二、再生障礙性貧血
三十三、白血病
三十四、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三十五、霍奇金淋巴瘤
三十六、非霍奇金淋巴瘤
三十七、多發性骨髓瘤
三十八、中性粒細胞減少症
三十九、過敏性紫癜
四十、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四十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四十二、蕁麻疹
四十三、風濕熱
四十四、系統性紅斑狼瘡
四十五、類風濕關節炎
四十六、成人斯蒂爾病
四十七、皮肌炎
四十八、巨細胞動脈炎
四十九、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血管炎
五十、白塞病
五十一、乾燥綜合徵
五十二、混合型結締組織病
五十三、痛風
五十四、糖尿病
五十五、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五十六、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五十七、甲狀腺炎
五十八、原發性肝癌
五十九、原發性支氣管肺癌
六十、胰腺癌
六十一、大腸癌
六十二、胃癌
六十三、乳腺癌
六十四、腎細胞癌
六十五、膀胱癌
第三節 中國醫藥學神經病學
一、三叉神經痛
二、坐骨神經痛
三、面神經麻痹
四、急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
五、慢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病
六、急性脊髓炎
七、脊髓空洞症
八、運動神經元病
九、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十、急性病毒性腦炎
十一、癲癇
十二、急性缺血性卒中
十三、多發性硬化
十四、正常壓力腦積水
十五、帕金森病
十六、遺傳性共濟失調
十七、肝豆狀核變性
十八、重症肌無力
十九、動眼神經麻痹
二十、阿爾茨海默病
二十一、偏頭痛
二十二、多發性肌炎
二十三、抑鬱障礙
二十四、焦慮障礙
第四節 中國醫藥學外科醫學
一、腸梗阻
二、急性胰腺炎
三、膽石症
四、腎石症
五、脈管炎
第五節 中國醫藥學兒科醫學
一、抽動穢語綜合徵
二、兒童性早熟
三、兒童單純性肥胖症
四、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
五、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六、維生素A缺乏症
七、神經性厭食
第六節 中國醫藥學婦科醫學
一、子宮內膜異位症
二、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三、盆腔炎
四、不孕症
五、流產
六、異位妊娠
七、產後出血
第五章 中西結合醫學
第一節 中西結合理論研究
一、中醫理論研究思路
二、陰陽常閾調節論
三、中西結合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研究
四、腎本質研究
五、病證結合研究
第二節 中西結合內科醫學
一、中西結合心血管疾病研究
二、中西結合呼吸疾病研究
三、中西結合消化系統疾病研究
四、中西結合腎臟疾病研究
五、中西結合神經疾病研究
六、中西結合內分泌疾病研究
七、中西結合血液疾病研究
第三節 中西醫結合外科疾病研究
第四節 中西醫結合婦科疾病研究
第五節 中西結合兒科醫學
一、中西結合性早熟研究
二、中西結合兒童呼吸病研究
三、中西結合兒童精神行為疾病研究
四、中西醫結合診療兒童腎病綜合徵的研究
第六節 中西醫結合老年病研究
第七節 中西結合骨傷科疾病研究
第八節 中西結合護理醫學研究
一、概述
二、中醫護理學基本內容
三、中醫護理操作技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