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都市圈發展報告2018

中國都市圈發展報告2018

《中國都市圈發展報告2018》是2019年10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尹稚、袁昕、盧慶強、林澎、王強。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都市圈發展報告2018
  • 作者:尹稚、袁昕、盧慶強、林澎、王強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10月
  • 定價:128 元
  • ISBN:978730253571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數據統計研究,針對我國都市圈發展的實踐經驗和存在問題,提出都市圈綜合發展質量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全書共分為十一章,從國內外都市圈概念定義與劃定標準開始,總結國內外區域協同治理的不同範式與經驗,闡述我國都市圈戰略的形成歷程與新導向,提出我國都市圈戰略的總體思路和工作建議,確定我國都市圈的劃定標準及識別範圍,依託國家新型城鎮化大數據公共服務平台分析我國都市圈的發展特徵與問題、構建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提出都市圈分類引導的對策建議、判斷都市圈發展的未來趨勢。本書適合城鎮化建設領域的學者、專業人士及決策人員參考,也可供從業人員及相關領域學生閱讀。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我國發展都市圈的重大意義
第一節 發展都市圈是完善我國城鎮化總體格局的關鍵環節 1
一、發展都市圈填補了我國城鎮化戰略的最後一塊拼圖 1
二、發展都市圈是順應大勢、治理問題兩手並舉的戰略應對 2
第二節 發展都市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領域 2
第三節 發展都市圈是推進高質量城鎮化的重要抓手 2
一、發展都市圈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2
二、發展都市圈是推動大中小城鎮協調發展的突破口 3
三、發展都市圈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 3
四、發展都市圈是實現鄉村振興目標的重要途徑 3
第二章 國內外都市圈概念定義與劃定標準研究
第一節 與都市圈相關的城市—區域空間發展模式辨析 5
一、都市圈 5
二、城市群 7
三、都市區 7
四、大都市帶 8
五、都市圈的空間形態演進 9
第二節 都市圈形成的動力機制和空間演進 10
一、區位理論視角下的動力機制 10
二、城市經濟學視角下的動力機制 11
三、科技知識溢出和人力資本的影響 12
四、制度和政策的影響 13
五、空間結構演化的理論支撐 14
第三節 都市圈劃定標準和統計制度述評 16
一、已開發國家都市圈劃定標準與統計制度 16
二、我國學者對都市圈劃分標準的研究 19
三、都市圈劃定標準研究小結 20
四、國外都市圈統計制度對我國的啟示 23
參考文獻 23
第三章 國內外都市圈治理經驗
第一節 區域協同治理的不同範式 26
一、政府主導的集權干預模式 26
二、市場主導的多中心模式 27
三、多方協作主導的模式 28
第二節 國外都市圈/大都市區治理經驗 28
一、以空間均衡、人本、可持續發展等理念為主導 29
二、建立多樣化的區域協調機制 31
三、以都市圈規劃為重要治理手段 34
第三節 國內都市圈治理經驗 41
一、以都市圈規劃為主要治理工具 42
二、探索協同決策機制和政策落實機制 44
三、 在交通、公共服務、創新協同、產業協作、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治理機制等
方面取得一定進展 49
第四節 國內外經驗對當前我國推進都市圈工作的啟示 55
一、契約對於都市圈治理的意義 56
二、契約治理機制的構建框架 57
參考文獻 59
第四章 我國都市圈戰略形成歷程與導向
第一節 區域發展戰略與管控單元演進 63
一、國土級區域發展戰略進入全面協調發展階段 63
二、區域發展的管控空間單元逐步精細化、政策逐步差別化 66
第二節 城市發展戰略與中心城市發展作用演進 68
一、從抑制大城市到各等級城市協調發展的理念轉變 68
二、新時期更加重視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 70
. 目 錄
VII
第三節 我國都市圈發展實踐 71
一、都市圈發展的自發實踐時期 71
二、國家引導都市圈發展的新時期 74
第四節 現代化都市圈發展新要求 75
一、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75
二、治理邏輯:平等協商、同城發展、互利共贏 77
參考文獻 79
第五章 我國都市圈戰略的總體思路和工作建議
第一節 總體思路:建立“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大中小城市—特色小鎮—鄉村
振興”統籌發展的總體戰略格局和全尺度空間組合鏈條 81
第二節 加快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總體思路 82
一、都市圈培育發展的目標願景 82
二、都市圈治理的重點任務 83
第三節 都市圈的內涵實質和均衡發展 84
一、都市圈的實質是“生活圈”與“通勤圈” 84
二、均衡發展的實質和主要路徑 85
第四節 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工作建議 86
一、建立都市圈劃定標準體系和實施分類引導 86
二、加緊開展都市圈發展規劃,分類制定配套政策指引 86
三、建立全國都市圈發展監測評估大數據平台 86
四、推動現代化都市圈建設發展相關試點工作 86
五、落實責任主體,加快推動都市圈立法工作 87
第六章 我國都市圈劃定標準與範圍識別
第一節 我國都市圈標準與範圍劃定原則 89
一、基於真實需求 89
二、基於問題回響 89
三、基於都市圈治理需要 89
四、借鑑國內外研究實踐經驗並考慮數據可獲取性 89
五、根據都市圈治理需要逐步推進 90
六、根據國家戰略格局主動培育都市圈 90
第二節 以人口規模和國家戰略需求為標準選取中心城市 90
一、將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作為都市圈劃定的基本門檻 90
二、基於國家戰略需求培育一批都市圈,促進國土均衡開發 90
第三節 以人口密度和與中心城市聯繫度為標準確定都市圈範圍 91
一、都市圈圈層範圍 91
二、1小時通勤圈的認定 93
第四節 我國都市圈範圍識別 93
參考文獻 93
第七章 我國都市圈發展特徵及存在主要問題
第一節 發展不均衡,發展水平相對較低 95
一、發展不均衡 95
二、整體人口密度較低 95
三、經濟發展水平較低 96
第二節 都市圈內部聯繫不緊密,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不強 96
一、都市圈中心城市與周邊外圍城市聯繫不緊密 96
二、中心城市對周邊外圍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不強 96
三、都市圈內人口和經濟聯繫存在多種耦合關係 98
第三節 超大特大城市人口資源過度集中,城市結構急需最佳化 99
第四節 都市圈發展同城化水平較低,缺少有效協調機制 99
第五節 都市圈發展標準體系不健全,監測和評估手段匱乏 99
第八章 建立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引導都市圈發展
第一節 以加強都市圈的聯通性、流動性和協同性為總體導向 101
一、體現國家的戰略訴求和發展方向 101
二、引導區分不同階段都市圈的發展重點 101
三、引導都市圈建立有效協同機制 102
四、應堅持全面性和動態性的引導評價原則 102
第二節 構建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 102
第三節 提升都市圈整體發展水平 103
一、經濟實力 104
二、人口集聚 104
三、創新能力 104
四、公共服務 104
五、交通設施 105
第四節 提高中心城市貢獻度 105
一、經濟輻射力 105
二、人口輻射力 105
三、交通輻射力 106
第五節 強化都市圈聯繫強度 106
一、平均經濟聯繫度 106
二、平均人口聯繫度 106
三、平均交通聯繫度 106
第六節 完善都市圈同城化機制 107
一、組織協調 107
二、產業協作 107
三、通勤便捷 107
四、生態共治 108
五、服務共享 108
第七節 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的權重設定 108
參考文獻 109
第九章 都市圈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及發展對策建議
第一節 都市圈綜合發展質量評價及分類結果 111
第二節 都市圈綜合發展質量分指標評價及對比 116
一、成熟型都市圈/都市連綿區 116
二、發展型都市圈 119
三、培育型都市圈 120
第三節 都市圈綜合發展質量分指標排名 121
一、都市圈發展水平排名 122
二、中心城市貢獻度排名 124
三、都市圈聯繫強度排名 126
第十章 分類引導都市圈高質量發展對策建議
第一節 成熟型都市圈/都市連綿區典型案例與引導建議 129
一、典型案例:長三角都市連綿區與珠三角都市連綿區 129
二、成熟型都市圈/都市連綿區發展特徵和重點問題 137
三、成熟型都市圈/都市連綿區發展對策 139
第二節 發展型都市圈典型案例與引導建議 141
一、典型案例:首都圈、鄭州都市圈、長沙都市圈、廈門都市圈 141
二、發展型都市圈發展特徵和重點問題 155
三、發展型都市圈發展對策 156
第三節 培育型都市圈典型案例與引導建議 158
一、典型案例:南昌都市圈、西寧都市圈 158
二、培育型都市圈發展特徵和重點問題 163
三、培育型都市圈發展對策 163
參考文獻 165
第十一章 都市圈發展趨勢判斷——從許可權力強化走向許可—契約的均衡
第一節 都市圈的時空關係 167
一、現代社會治理的權力運作模式 167
二、都市圈發展規劃引導模式 168
三、都市圈區域合作機制的形成要有政府的推動 168
第二節 都市圈的共同體構架 169
一、差異發展下的多贏局面 169
二、區域聯繫下的利益增量 170
三、“弱許可、強契約”的治理模式 170
四、合理轉變政府職能 171
五、探索全新的規劃理念和類型 171
第三節 以政策導引為核心的都市圈規劃體系 171
附錄 都市圈相關大事記
一、與都市圈相關的重要政策檔案和講話 175
二、最新一輪城市群規劃中提到的都市圈相關內容 176
三、地方開展的都市圈規劃工作 177
四、與都市圈相關的重要論壇 177
五、研究院開展的都市圈相關工作 17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