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背景
1999年年中,為迎接第22屆萬國郵聯大會在北京召開和建國50周年的到來,發揮北京郵政視窗的作用,北京市郵政管理局決定在北京西客站建立自助郵局,藉此展示北京現代化郵政的風采,體現郵政服務的新觀念、新方式,其中引進了一套德國自助收寄設備,即Nagler714型自動售票機。
1999年12月30日,位於北京西站主樓東側的北京西站自助郵局開始試營業,國內第一台自動化郵票出售機正式使用,《中國郵政徽志》(自1)開始發行。對這種自動化郵票的唯一說明是貼在出售機上方的一張約15厘米長的紙條,寫著“此郵資標籤出售機列印的郵資標籤只限在本局使用,如到其他郵局使用或投入本局以外的信箱(筒),均視為無效郵資”。
2001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郵政局發文停售自動化郵票。2001年7月3日,自動化郵票出售機因故障停止使用。2001年8月,自動化郵票出售機被拆除,但自動化郵票仍能在北京西站郵局範圍內使用。
制票參數
| |
| 德國J.FranderateGmbH公司Nagler714型自動售票機 |
| 底圖和銘記分別採用膠版和凹版兩次印刷;面值是用列印針將色帶上的油墨打到印好底圖的郵票紙上,色帶由絲帶製成,所以郵票的面值中可看出布紋 |
| 郵票有背膠,從郵票背面看,郵票紙並不是純白色,而是鋪滿雪花狀白斑 |
| |
| |
|
《中國郵政徽志》郵票的自動化郵票出售機有兩種列印模式:可找贖的模式和不可找贖的模式。在可找贖的模式下,可列印0.10-27.00元之間面值的郵票254種,總額3246.50元。在不可找贖的模式下,可列印0.10-100.00元之間面值的自動化郵票1000種,總額50050.00元。由於機器設備的設定最高只有兩位數,列印100.00元時,只能列印出00.00。此外,《中國郵政徽志》郵票有0.60元、0.80元、1.50元、2.00元、2.50元、3.70元、4.20元、5.40元、6.40元九種機器預設面值。
票面圖案
《中國郵政徽志》郵票右下角圖案為中國郵政的徽志,郵票中間為郵票面值(貨幣符號¥和面值金額的組合)。在每12枚郵票中,有兩張相連的郵票的邊緣印有數條深綠色線段,在裁切時起定位和記數作用。《中國郵政徽志》郵票中央面值顏色一般為黑色,但在2000年2月,機器換過一種深藍色的色帶,列印出面值顏色為藍色的郵票。
郵票價值
《中國郵政徽志》郵票的票面設計簡潔、樸實,發行是為了方便用戶的用郵需要,未考慮集郵的需要,這與早期發行郵票的目的一樣,其郵政意義較大。其雖然是在無意之中誕生的,但其在中國郵政和集郵歷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視。從郵政角度來說,《中國郵政徽志》郵票的發行,標誌著郵票的印製和發行方式的重大變革。在集郵領域,自動化郵票的出現,也使得集郵者對郵票的認識和收集方法發生了新的改變。
真偽鑑別
《中國郵政徽志》郵票從選紙、印刷到發行的全過程中,各種技術手段的套用,使得其雖然票面簡潔,但防偽性較高。郵票左右兩邊各有一條3毫米寬的螢光條槓。在兩枚帶邊線的郵票中,下面1枚郵票的螢光條槓在上部有2毫米的間斷。這種螢光條槓與中國國內其他郵票的螢光條不一樣,是一種發白的螢光,有點亞光的效果,不像其他郵票的螢光是發亮的,可通過此點鑑別真偽。
社會影響
《中國郵政徽志》郵票的發行,使得自動化集郵升溫,社會上求購和收藏自動化郵票的人也漸漸增多了起來。《中國郵政徽志》郵票的發行僅在北京西站,涉足收集的人少,由於早期即被炒作,造成對其收集的普及速度較慢,而其使用實例絕大部分比較常見和普通,在得到集郵者普遍重視後,好的實寄封也更加受到關注。
《中國郵政徽志》郵票的發行,推動了自動化郵票的學術研究。2013年8月25日下午,上海市郵協學術委和上海自動化集郵研究會聯合舉行自動化集郵學術研討會,51人與會。學術委副主任胡不為主講《自1電子郵票的使用》,介紹《中國郵政徽志》郵票的發行、使用及收藏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