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邏輯史研究》是現代《中國邏輯史》編輯小組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邏輯史研究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者:《中國邏輯史》編輯小組
- 類別:哲學
內容簡介,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該書是中國邏輯史第一次學術討論會淪文選輯。書中論文分兩組。第一組集中討論了中國邏輯史的對象和方法等問題,提出一些新見解。李匡武認為中國邏輯史的對象“主要應當是歷來的邏輯學說,而不是邏輯思想”。周雲之、崔清田認為中國邏輯史應以普通邏輯(傳統形式邏輯)所涉及的範圍為主。何應燦認為中國邏輯史。應包括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這兩種邏輯體系的理論學說發展的歷史”,以《墨辯》為代表的我國古代傳統形式邏輯自秦漢以後每況愈下,發展緩慢,而樸素的辯證邏輯理論的發展卻始終是常青不衰。孫中原認為,中國邏輯史既要包括形式邏輯又要包括辯證邏輯思想發展;既應總結邏輯理論也要總結邏輯套用的發展;既要研究正確思維的經驗,也要研究錯誤思維的教訓;既要探討中國土生土長的邏輯思想,也要研究外國邏輯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在此基礎上全面深入地總結邏輯學在中國的發生、發展的規律性。歐陽中石認為,不同於亞里士多德邏鞋的那些邏輯內容是有特殊意義的,它們才是中國邏輯史中最主要的對象。周文英認為。名”並不就等於邏輯,只有把名和辯聯繫起來以及把名實對待起來加以討論,才開始了中國古代邏輯的真正發展史。蔡伯銘認為,中國邏輯史是研究上起先秦,下迄。五四”這個歷史時期中的中國古典邏輯的。劉培育認為,中國邏輯史是一門科學,它研究什麼,不研究什麼,由它的特定對象決定,研究者從哪個角度去研究、研究哪些內容是因人而異的。第二組文章是對先秦到近代一些邏輯思想家及著作的專題研究,其中有溫公頤的《墨辯邏輯總綱》、楊蒂蓀的《<公孫龍子>非偽作辨》、李匡武的《王充的科學精神和驗證方法》以及關於荀子、嚴復《文心雕龍》綜合邏輯等文章。
出版信息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1月版,2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