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邊緣海海盆演化與資源效應》是2004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家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邊緣海海盆演化與資源效應
- 出版時間:2004-10-18
-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 作者:李家彪
- ISBN:7-5027-6228-0
- 裝幀:平裝
- 頁數:509
- 版次:B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為探索中國邊緣海演化與重要資源形成的規律性認識,建立中國邊緣海形成演化的構造動力模式,豐富全球動力學理論,推動大陸邊緣裂解與增生機制、洋陸物質交換與能量傳遞、特提斯構造帶空間展布、全球氣候演變等重大科學問題的深化和發展,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中國邊緣海的形成演化及重要資源的關鍵問題”圍繞中國邊緣海岩石圈結構、邊緣海前新生代基底特徵及其構造格局、東海溝-弧-盆體系形成演化、邊緣海形成演化的動力學機制和邊緣海沉積盆地形成及油氣資源效應五個方面進行了多學科交叉聯合研究。這部專著是對項目多年研究的總結。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中國邊緣海研究的科學背景與研究目標
第二節 中國邊緣海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第二章 邊緣海岩石圈結構
第一節 重磁場特徵與地殼結構
第二節 熱流分布特徵與岩石圈熱結構
第三節 岩石圈強度與有效彈性厚度
第四節 岩石圈速度結構與各向異性
第三章 邊緣海前新生代基底特徵
第一節 東海前新生代基底組成和構造格局
第二節 南海北部前新生代基底組成和構造格局
第三節 南海南部前新生代基底組成和構造格局
第四節 南海及其圍區中生代岩相古地理和構造演變
第五節 中國邊緣海及其圍區中生代海相地層的分布及資源潛力
第四章 東海沖繩海槽弧後擴張
第一節 沖繩海槽張裂構造和張裂機制
第二節 沖繩海槽的岩漿作用
第三節 沖繩海槽現代海底熱液活動
第四節 沖繩海槽弧後擴張的沉積回響
第五節 天然地震數據反映的菲律賓海板塊俯衝板片構造特徵
第五章 南海陸緣張裂與海盆演化
第一節 南海北部大陸邊緣張裂及其動力學機制
第二節 南海海盆形成機制與擴張方式
第三節 南海海盆俯衝削減及其動力學特徵
第四節 泛南海構造演化與板塊構造動力學背景
第六章 邊緣海演化的構造動力學模擬
第一節 天然地震的岩石圈應力場特徵
第二節 南海重要邊界構造帶活動歷史的物理模擬
第三節 南海岩石圈熱-流變結構及其張裂動力學過程的數值模擬
第四節 東海岩石圈熱-流變結構及其弧後擴張動力學過程的數值模擬
第五節 東亞張裂盆地的地球動力學背景
第七章 邊緣海演化的區域構造問題
第一節 黃海及鄰區揚子板塊與中朝板塊的分界及其動力學意義
第二節 南海及鄰區中特提斯展布及與古太平洋構造過程的複合
第三節 台灣構造帶的地殼結構及其板塊碰撞動力學意義
第四節 南海北部陸緣從主動邊緣到被動邊緣轉化的地質地球物理證據
第八章 邊緣海演化的沉積回響與油氣資源
第一節 珠江口盆地(張裂盆地)構造演化與油氣資源
第二節 萬安盆地(走滑拉張盆地)構造演化與油氣資源
第三節 南海南部前陸盆地演化與油氣運移和圈閉
第四節 台灣海峽盆地(疊合盆地)構造演化與油氣資源
第五節 鶯歌海-瓊東南盆地陸架陸坡沉積體系及其油氣資源效應
第六節 南海東北部前新生代沉積盆地分布及其資源效應
第七節 南海油氣資源分布的深部動力學
第九章 邊緣海天然氣水合物研究
第一節 含天然氣水合物沉積物的地球物理研究方法
第二節 天然氣水合物帶頂、底界識別方法
第三節 南海北部陸緣西沙海槽研究區天然氣水合物成藏模式
第四節 南海陸坡天然氣水合物形成的沉積成藏條件
第五節 南海北部陸坡特殊地質環境與BSR分布
第六節 東海陸坡及相鄰槽底天然氣水合物的穩定域分析
第七節 東海沖繩海槽天然氣水合物地球物理特性及資源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