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文化史》是由張昭軍等主編、中華書局出版的高校歷史系中國近代文化史課程的教材。
本書是研究中國自近代文化的發展和演變規律的專門史,主要介紹了傳統與求變、中西體用之間、戊戌新文化、清末十年的文化變局、五四新文化運動等。
基本介紹
成書過程,內容簡介,教材目錄,教材特色,社會評價,作者簡介,
成書過程
- 出版信息
2012年10月,《中國近代文化史》出版。
內容簡介
作為專史,作為高校歷史系中國近代文化史課程的教材,本書以1826—1956年間的文化為研究對象,結合近代史上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把中國近代文化史劃分為六個階段,分為九章,重點論述了近代新文化生長和嬗變的軌跡:
1826—1894年,中國近代資本主義新文化的準備期; 1895—1912年,新文化的草創期;1912—1927年,新文化的奠基期;1927—1937年,新文化的建設期;1931—1945年,中國文化困厄更生,民族精神空前煥發,新文化的民族性得到加強;1946—1956年,新民主主義由小到大形成了完整的社會文化形態,是為近代文化發展的最後階段。
教材目錄
導 言 | ||
一、概念界定 | ||
二、內容組織 | ||
三、學科簡史 | ||
第一章 傳統與求變 | 第一節 中國傳統文化的興盛與危機 | 一、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化 |
二、中西文化交流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危機 | ||
第二節 19世紀中期儒學的變化 | 一、漢學的延續與衰落 | |
二、程朱理學趨於活躍 | ||
三、今文經學的復興 | ||
第三節 經世致用思潮 | 一、經世思潮的興起 | |
二、經世思潮的內容 | ||
第四節 “開眼看世界” | 一、了解夷情 | |
二、魏源與《海國圖志》 | ||
三、徐繼畲與《瀛寰志略》 | ||
四、洪仁玕與《資政新篇》 | ||
五、翻譯近代西方科技書籍 | ||
小 結 | —— | |
第二章 中西體用之間 | 第一節 “理學復興” | 一、理學地位的提高 |
二、曾國藩、倭仁的理學思想 | ||
三、“理學復興”與“同治中興” | ||
第二節 傳統文化秩序的重建 | 一、道德教化 | |
二、興教勸學 | ||
三、刊刻書籍 | ||
第三節 中西文化論爭與“中體西用”論 | 一、洋務運動中的中西文化論爭 | |
二、“西學中源”說 | ||
三、“中體西用”論 | ||
第四節 洋務學堂與官派留學 | 一、 新式學堂的設立 | |
二、官派留學 | ||
第五節 翻譯西書和創辦報刊 | 一、翻譯西書 | |
二、近代報刊的創辦 | ||
小 結 | —— | |
第三章 戊戌新文化 | 第一節 甲午戰爭後中國文化的轉變 | 一、近代文化自覺的起點 |
二、“求變”成為共識 | ||
三、以日本為師 | ||
第二節 今文經學與康有為的變法主張 | 一、今文經學的進展 | |
二、康有為與《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 | ||
三、康有為的變法思想 | ||
四、今古文經學之間的論爭 | ||
第三節 戊戌時期新文化的開展 | 一、學會組織的興起 | |
二、新式報刊的湧現 | ||
三、社會政治學說的譯介 | ||
四、文藝革新運動 | ||
第四節 戊戌維新思潮的高漲 | 一、戊戌維新思潮 | |
二、維新人士與守舊勢力之間的文化論爭 | ||
三、戊戌維新思潮的特點和意義 | ||
小 結 | —— | |
第四章 清末十年的文化變局 | 第一節 八國聯軍侵華後中國文化的變動 | 一、清政府文化政策的調整 |
二、改良與革命思潮的激盪 | ||
三、國人文化心理的轉變 | ||
第二節 科舉制度的廢除與士人階層的分化 | 一、科舉制度的廢除 | |
二、士人階層的分化 | ||
第三節 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與新式知識分子群體的形成 | 一、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 |
二、新式知識分子群體的形成 | ||
第四節 知識體系的重構 | 一、大規模引入西學 | |
二、近代新學科的出現 | ||
三、新語彙的輸入與白話文運動的肇端 | ||
第五節 “國粹”與“歐化”之爭 | 一、國粹學派及其文化主張 | |
二、歐化派及其主要觀點 | ||
三、二者的論爭與調和 | ||
小 結 | —— | |
第五章 五四新文化運動 | 第一節 民國初年文化觀念的更新 | 一、共和肇建與民主潮流 |
二、民國文化新氣象 | ||
第二節 五四時期的教育改革 | 一、民國初年的教育變革 | |
二、五四時期的教育改革 | ||
三、新教育思想的傳播和教育團體的湧現 | ||
四、收回教育權運動 | ||
第三節 文學革命與思想啟蒙 | 一、《新青年》的創刊與新文化陣營的形成 | |
二、新文化運動前期的思想革新 | ||
三、文學革命 | ||
四、新文化陣營的分裂 | ||
第四節 新文化運動後期的思潮傳播和文化論爭 | 一、 社會主義思潮 | |
二、無政府主義思潮 | ||
三、東西文化論爭 | ||
四、科學與人生觀論爭 | ||
五、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意義 | ||
小 結 | —— | |
第六章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文化建設與文化運動 | 第一節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教育 | 一、三民主義教育 |
二、教育制度變革 | ||
第二節 中國現代科學事業的奠基 | 一、人文社會科學的建設 | |
二、自然科學的奠基 | ||
三、中央研究院的創立 | ||
第三節 左翼文化運動 | 一、革命文學的興起 | |
二、“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的成立 | ||
三、左翼文藝活動 | ||
第四節 中國社會性質和社會史論戰 | 一、中國社會性質論戰 | |
二 、中國社會史論戰 | ||
三、論戰的轉向與消退 | ||
第五節 新生活運動 | 一、新生活運動的緣起 | |
二、新生活運動要義 | ||
第六節 中國本位文化建設運動 | 一、《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 | |
二、“本位文化”派與“全盤西化”派的論爭 | ||
小 結 | —— | |
第七章 抗戰時期的文化 | 第一節 日本的文化侵略與淪陷區的殖民文化 | 一、日本的文化侵略 |
二、偽滿洲國的殖民文化 | ||
三、關內淪陷區的殖民文化 | ||
第二節 國統區的抗戰文化 | 一、國民精神總動員 | |
二、現代新儒家與民族文化復興思潮 | ||
三、高校內遷和中國教育的艱難發展 | ||
四、抗戰文藝運動 | ||
第三節 根據地的抗戰文化 | 一、中國共產黨的抗戰文化主張 |
第七章 抗戰時期的文化 | 第三節 根據地的抗戰文化 | 二、抗日根據地的文化教育 |
三、抗日根據地的文藝運動 | ||
小 結 | —— | |
第八章 新民主主義文化 |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 | 一、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 |
二、五四時期的馬克思主義傳播 | ||
第二節 新民主主義文化體系的創立 |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 | |
二、新民主主義文化體系的建立 | ||
三、 新民主主義文化體系的基本內涵 | ||
第三節 新民主主義文化的推行 | 一、延安整風運動與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 | |
二、新民主主義文化的實踐 | ||
三、新民主主義文化的傳播 | ||
第四節 新民主主義文化走向勝利 | 一、“毛澤東思想”的提出 | |
二、新民主主義的理論綱領 | ||
三、新民主主義文化的勝利和發展 | ||
四、新民主主義文化向社會主義文化過渡 | ||
小 結 | —— | |
第九章 學術與社會文化 | 第一節 歷史學 | 一、傳統史學在近代的進展 |
二、新史學的興起 | ||
二、 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崛起 | ||
第二節 文學藝術 | 一、文學 | |
二、藝術 | ||
第三節 宗教 | 一、基督教 | |
二、佛教 | ||
三、道教 | ||
第四節 社會文化 | 一、民眾生活 | |
二、社會風尚 | ||
小 結 | —— | |
(參考資料:) |
教材特色
從整體上看,該書承接民國以來的中國文化史研究傳統,重視思想文化、學術文化的闡述。如第一章重點考察了19世紀中期傳統學術自身的調整,包括儒學內部的變化(如漢學的延續與衰落、程朱理學趨於活躍、今文經學的復興)、經世致用思潮的興起等;第二章涉及到理學的復興、傳統文化秩序的重建與“中體西用論”;第三章則包括了康有為與今文經學的關係、戊戌維新思潮的高漲等。其它各章思想方面的內容也占據了較大的篇幅。
作為中觀文化的重要體現,文化制度、文化政策、文化運動的歷史在該書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茲以“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文化建設與文化運動”一章為例。近三十年來,學界對於新文化運動前後的文化史研究日趨成熟,不管是巨觀的脈絡格局,還是微觀細節的復原,均已達到較高的水準。而國民政府前十年間的文化史研究,則是有待進一步深入挖掘的學術點。該章所列教育制度、科學事業、左翼文化運動、中國社會性質與社會史論戰、新生活運動以及中國本位文化建設運動等六節,顯示出文化制度和文化運動等中觀層面的文化的重要性。
在寫作策略上,該書選擇通史性的敘述體例,而沒有採用專題組合式的概論體。作者鑒於近代文化“歷史短,變化快,沒有形成穩定、統一的形態”的實際,採取以動態、歷史地展示為主,突出不同時段文化的變化與特色。依筆者所見,近代文化內容豐富、多樣、駁雜,用歷史性敘述來表現文化史的整體性,這既有新意,也增加了難度。
採取歷史敘述方式,該書主要考察1826年至1956年間中國文化現代化的歷史過程,以傳統文化的蛻變為基礎,著力表現現代性新文化的發生、發展歷史。全書根據近代文化發展的歷史特點,結合重大歷史事件,將1825年至1956年間的歷史劃分為三個階段:以1826—1895年為中國近代新文化的準備期;以1895—1927年為近代新文化的奠基期;以1927—1956年為近代新文化的建設期。
該書對中國近代文化歷史斷限的選擇有一定特色。作者嘗試突破近代文化史在分期問題上追隨政治史的做法,從文化史的角度分界。該書把道光初年作為中國文化遞嬗的一大節點。作者既承認鴉片戰爭在文化方面的重要象徵性和影響力,同時又指出,早在戰爭爆發前,傳統學術自身已經開始出現較大調整,傳統思想內部已經激盪起一股經世致用、尋求變革的思潮,這股思潮對此後中西文化的交流、近代新文化的生成具有密切的關聯。綜合考慮,具體以經世思潮興起的標誌——1826年《皇朝經世文編》的問世作為中國近代文化史的起點。至於下限,作者把新民主主義作為一個完整的文化形態和制度來處理,以 1956年作為社會主義文化取代新民主主義文化的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