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的法理研究

中國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的法理研究

《中國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的法理研究》是2013年3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童列春。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的法理研究
  • 作者:童列春
  •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3月
  • 頁數:197 頁
  • 定價:3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2046547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農村集體經濟植根於中國社會,在歷史進程中演化而來,經歷了互助組、合作社、人民公社和農民集體階段。它旨在克服私有制的弊端、避免王朝衰落的周期律,承接家族制度解體後的農村社會協作功能,是中國社會中重大的實踐活動。在土地農民集體所有制基礎上,今天的農村集體經濟制度成為中國農村的主導制度,它契合於人多地少的中國國情,承載著糧食安全的產業負擔、社會穩定的政治需求。集體經濟有效實現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目標,它是國家、集體、農民多層次主體的利益平衡,通過集體組織為平台,使農民獲得與社會整體文明發展進程相協調的利益。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的價值體現在形成農村社會秩序和整個社會秩序、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實現社會公平與和諧,從而保障糧食安全、改善農民生活、穩定農村社會、保護農民的生存發展權等基本人權。然而,沉重的現實是:農村集體經濟處於低谷,呼應著中國村社的荒蕪、城鄉裂痕的擴大和社會危機的加劇。由於農業的弱質、農民的弱勢,市場不能解決三農問題;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效能已經發揮殆盡,新農村建設需要尋找新的動力和彌補制度的缺失。通過市場機制與政策扶持,尋求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的法律制度是解決中國農村和中國杜會問題的一條重要出路。因此,在政策扶持之外,需要通過立法對於農民集體所有權進行有效地確權、賦權、護權,設計有效的主體制度、財產制度、運行制度和保障制度,以實現集體經濟的健康發展。

作者簡介

童列春,男,安徽桐城人,1968年生。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農地法律制度研究中心博士後,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民商法、農村法律制度教學研究工作。在《法學研究》、《人民日報》理論版、《農業經濟問題》、《法商研究》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專著《商法基礎理論建構》,參編教材4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身份權制度研究》,主持教育部課題、湖北省社科基金課題、湖北省教育規劃課題、國家博士後基金課題各1項。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一般項目4項,近期主要參加陳小君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法律制度研究”,集中研究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中的法理問題。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導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的目的、意義
第二章 我國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的相關範疇界定
一、中國式的問題研究背景
二、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的法律內涵
三、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的支持要素
第三章 集體經濟有效實現的理論依據
一、農村集體經濟對於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效用1
二、生存需要理論
三、人性假設理論
四、有限市場理論
五、所有權類型化理論
六、農村集體經濟的固有邏輯與制度優勢
七、農村集體經濟制度規範建設中的政策與法律途徑
第四章 農村集體經濟的形成與歷史變遷
一、農村集體經濟的歷史淵源
二、新中國農村集體經濟歷史起點中的問題預設
三、土地改革到家庭承包制階段的實踐經驗
四、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確立
五、鄉鎮企業的興起與改制
六、當前集體經濟的新探索
第五章 農村集體經濟運行的機理與機制
一、農村集體經濟運行的機理
二、農村集體經濟運行的機制
第六章 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的價值目標與功能定位
一、價值目標
二、功能定位
第七章 農村集體經濟的市場實現與政策扶持
一、農村集體經濟與市場的契合與背離
二、農村集體經濟通過市場機制的實現
三、農村集體經濟通過政策扶持的實現
第八章 我國農村集體經濟實現中的主體制度
一、集體經濟活動中的利益主體
二、農村集體經濟活動中的主體體系
三、農村集體經濟活動中主體的功能設計
四、集體經濟活動中主體的法權構造
第九章 中國農地集體所有權機制
一、中國農地集體所有權塑造的實踐理性
二、中國農地集體所有權的虛與實
三、中國農地集體所有權理論反思與制度完善
第十章 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中的村社權力
一、村社權力需要激活
二、村社權力的法權塑造
三、集體經濟活動中的村社權力
四、規範村社權力促進集體經濟發展
五、村社權力的私法保護
第十一章 中國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中的地租機制
一、農地租金制度中的基本理論前提
二、中國農村地租中的法權依據
三、農民租金偏好的制度理性
四、當下中國農地租金的演變形式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