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首先從農村環境現狀的分析入手,指出當代中國農村環境污染的主要特點,以及污染的主要來源。以此為起點,該書進一步深入探討農村環境污染產生的內在成因,接著通過考察中國之外農村環境保護和治理的做法,借鑑其經驗與教訓,提出防治中國農村環境污染的新思路。同時,該書通過借鑑中國之外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及環境保護與資源的綜合利用經驗,進一步探究中國生態環境保護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的解決途徑。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城鄉統籌與農村多元化價值 第三章 城市化發展與農村環境保護 | 第四章 農村環境規劃 第五章 農村環境治理與生態恢復 參考文獻 |
創作背景
農村環境是與城市環境相對而言的,是以農民聚居地為中心的,一定範圍內自然及社會條件的總和。長期以來,由於工業化程度低、人口密度較小、環境容量較為富餘,中國農村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部分地區的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態問題,現代工業造成的污染並不嚴重。但是,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環境污染問題逐步突出起來,嚴重影響了農村人口的生活。如果任其發展下去,農村環境污染將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農村地區的環境保護是緊迫和必要的。基於此,《中國農村環境保護現狀與對策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主張:①從戰略高度關注農村環境安全。針對中國農村環境的嚴峻形勢,必須強化社會公眾的農村環境危機意識,大力宣傳農村環境安全的內涵、特點、迫切性以及未來國家農村環境安全發展趨勢,將環境問題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利影響與嚴重性告訴公眾,使公眾認識到農村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將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廣泛和嚴重的威脅。必須從中國農村環境安全與糧食安全、經濟安全以及社會安全相互關聯的角度增進對農村環境安全的認識,增強全民環境意識與參與意識。必須突破傳統、封閉的農業生態安全觀,樹立經濟、生態、社會、政治、文化全面和諧的科學發展觀,從片面追求農業和農村經濟成長,轉變為農村經濟、生態、社會、政治、文化全面和諧發展。
②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堅持“誰污染、誰付費,誰受益、誰負擔,誰開發、誰保護”的原則,不斷拓寬投資渠道,保證穩定有效的環保資金投入。財政政策逐步向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傾斜。另外,還需根據“工業反哺農業”有關精神研究和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集體和個人多渠道融資機制,保證穩定有效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資金投入。農村的環境問題由於其特殊性,如不及早重視和防範將會造成比現階段城市環境更複雜、更有害、更難治理和恢復的被動局面。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農村現代化進程的背景下,人們應當積極採取對策,把農村環境問題擺上議事日程,不能重蹈工業化“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改善生態環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③完善政府職能,健全環境管理體系,加強環保執法力度。完善政府職能,將環境整治與扶貧工作緊密結合。貧困既是環境脆弱的表現,又是環境惡化的推動力。要加強對農村環境的管理,應逐步建立健全農村環境保護的法規與標準體系,在已有的法規基礎上,逐步制定、完善與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有關的食品技術規範,農藥、化肥、地膜污染防治與環境管理法規標準等,為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完善的法律支持。加強環保隊伍建設,鄉、鎮一級應設有環保機構或專人,提高隊伍的執法能力。
出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