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言學人名大辭典

中國語言學人名大辭典

陳建初、吳澤順兩位先生主編的《中國語言學人名大辭典》,是一部既好用又質樸的工具書。 它好用,是因為這部辭典提供的信息量很大。《中國語言學人名大辭典》蒐集了古今中外中國語言學的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和其他從事中國語言學專業工作的各種人員入典, 較全面地反映這些人員在中國語言學領域裡所作的貢獻, 列出了他們各種形式的成果。不計貢獻大小,不搞“名人效應”, 主要成果儘量登錄,並詳細列出了發表和出版的時間、刊物及出版社。關心中國語言學的讀者可以從中查閱到很多有用的資料。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語言學人名大辭典
  • 又名:China linguistic Dictionaries
  • 作者:吳澤順
  • ISBN:9787805207193 
  • 定價:98.0元
  • 出版社:嶽麓書社
  • 出版時間:1998-08-01
  • 裝幀:精裝
  • 開本:16開
前言,內容提要,

前言

陳建初、吳澤順兩位先生主編的《中國語言學人名大辭典》,是一部既好用又質樸的工具書。 它好用,是因為這部辭典提供的信息量很大。《中國語言學人名大辭典》蒐集了古今中外中國語言學的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和其他從事中國語言學專業工作的各種人員入典,較全面地反映這些人員在中國語言學領域裡所作的貢獻,列出了他們各種形式的成果。不計貢獻大小,不搞“名人效應”,主要成果儘量登錄,並詳細列出了發表和出版的時間、刊物及出版社。關心中國語言學的讀者可以從中查閱到很多有用的資料。
它質樸,是因為這部辭典的辭條中,只有最基本的人文參數項: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最後學歷、現在的職業。此外,便是對論著的客觀反映。對人和論著都不加評價,不冠以“著名”、“××家”、“泰斗”、“先趨”……之類的定性方式的稱謂。謙虛者不會為過譽之詞而臉紅,自詡者也無由給自己戴上許多桂冠。至於先輩或當今的學術領先的人物,自有公論,由大家評說,辭典不去干預。
這兩個特點足以說明,編者確實出於對中國語言學發展的責任感,想為這一領域的同行提供一個信息庫;也想向全社會展示一下中國語言學工作者共同創造的一份財富。為了作這件事,他們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克服了許多困難,當然也得到了語言學界許多同行師友的支持,才有了辭典在今天的問世。
時代已經進入20世紀的最後的五年,漢語——多數中國人的母語正隨著改革開放越來越為全世界所關注。已經進入漢語語言學專業領域的工作者肩負著重要的使命;還會有更多的後繼者逐漸走入這個領域。這部辭典蒐集的一切成果已經成為歷史,新的成果必將更多地湧現。就在這部辭典付梓的同時,新人新著已經出了不少。所以,這部辭典應當是開放的,過一段時間就增補一次,最好能變為電子辭典,可以多向檢索。企盼並相信會有人來資助這一事業,陳建初、吳澤順二君設計了這個好項目,起步之後,仍任重而道遠!
王寧
一九九六、十一、一
紙書出版:中國語言學人名大辭典陳建初,吳澤順嶽麓書社1997-07

內容提要

凡例
一、本書為我國第一部語言學人名大辭典。它既是歷代中國語言學者名錄,也是歷來中國語言學研究論著的目錄索引,因而它是一本具有雙重功效的工具書。
二、本書所謂“中國語言學人名”,所指為研究中國境內語言的學者。因此,凡是從事中國境內語言教學與研究,並取得一定成果的古今中外語言學者,均為入典對象。
三、本書立傳內容包括:姓名(含字、號、筆名)、性別、生卒年、籍貫、民族、學歷及學位、畢業校系及時間、供職單位、職稱職務、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及今後研究計畫、學術獲獎情況等。為實用起見,傳末還附有傳主通訊處及電話、電傳號碼。
四、本書共收錄古今中外語言學者2512人,以國家為單位編排。中國內部按國家郵電部公布的郵政區劃分省排列。一省之內,按音序排列。中國古代語言學者(上古至清末),因種種原因,不便於列入今天各行省,也為了查檢方便,故按音序排列,置於澳門之後。
五、傳主的隸屬,凡去世者,以最後任職(去世)所在國或省(地區)為準。如魯迅入上海,蔡元培入香港,胡適入台灣。當代語言學者以任職所在國或省(地區)為準。在海外的中國語言學者(短期進修、講學除外),不論是否加入所在國國籍,一律列入所在國。
六、傳主姓名,用漢語拼音標音。考慮到少數民族學者和外國學者人名難以統一,故一律不加聲調,名字亦不連寫。外國學者凡有原名的,一律附於漢文名之後,沒有原名的,用漢語拼音拼寫漢文名。
七、凡男性的性別、漢族學者的族屬,統一不予註明,以省篇幅。
八、論著的排列,先專著,後論文,內部大體上以類相從。論著之間用斜線分隔,括弧內為出版社或刊物名稱及時間。專著一般只署明年份,刊物署明年份和期號,報紙則署明年月日。為行文簡潔,年、月、日、期、號等字一般省去。如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北京大學學報1990.5、漢語拼音報1989.3.15。凡報刊一律不加書名號,學報均指社科版。
九、此書編成後,有些單位名稱和城市電話號碼有所變更,如北京語言學院,今更名為“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北京、上海市電話號碼已升為8位(均在原號碼前加“6”),有的省區已由6位升為7位,專此說明,請讀者在使用時注意,書中不一一更改。
十、本書編纂過程中,參考利用了《中國現代語言學家》、《中國語言學大辭典》、《中國傳統語言學辭典》等資料,書內不一一註明。特此說明,並致謝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