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展會
"第三十屆國際製冷、 空調、供暖、通風及食品冷凍加工展覽會"將於2019年4月9日至11日在中國(上海)·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
始創於1987年的“國際製冷、空調、供暖、通風及食品冷凍加工展會”(簡稱中國製冷展)經過二十多年的不斷發展和創新目前已躋身成為全球製冷空調暖通行業規模最大的同類專業展覽會之一。
“中國製冷展”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北京市分會、中國製冷學會、中國製冷空調工業協會共同主辦,擁有國際展覽業協會(UFI)和美國商務部(US FCS)兩項國際認證。在服務理念上,“中國製冷展”一直秉承品牌化、專業化和國際化的宗旨,始終致力於在全球範圍內拓展終端用戶和專業買家群體。“中國製冷展”的合作夥伴遍及全球,每年世界各地的製冷空調暖通專業組織都齊聚“中國製冷展”,參與“中國製冷展”意味著加入到全球行業的合作網路,更有機會獲得無可比擬的競爭優勢。一年一度的展覽會,為行業提供高品質的展示交流場所和全球專業貿易採購平台,每年都吸引超過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四萬名專業觀眾和買家前往參觀。
隨著我國“十二五規劃”的進一步實施,製冷展緊跟時代步伐,大力推廣綠色節能環保理念,充分表明展覽會致力於推動行業健康持續發展,體現出作為世界頂級展覽會的社會責任感。展望未來,“中國製冷展”將與製冷暖通空調行業共同成長,為企業搭建通往成功之路的階梯,並成為與企業共同擔當責任、並肩面對挑戰的夥伴。
2017年,“中國製冷展”將向世界呈現中國製冷空調暖通行業的自信、實力和活力。
主辦單位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北京市分會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北京市分會(簡稱北京市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北京商會(簡稱北京國際商會)成立於1978年,由北京市經濟貿易界代表性的人士、 企業和團體組成,是具有政府背景、實行企業化運作的社團法人,同時也是國際組織成員,即世界貿易中心協會理事單位和聯合國工發組織北京工作站。
規模
北京市貿促會、北京國際商會有團體、企業及個人會員4000餘家(人)、並已在北京市所屬的區、縣設立了貿促支會、國際商會。
宗旨
立足北京 服務全國 面向世界
促進對外貿易
促進利用外資
促進引進先進技術設備
促進各種形式的中外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
提供十大國際商務服務
國際聯絡服務
國際經貿信息服務
國際展覽服務
國際經貿法律服務
國際會議服務
國際培訓服務
國際金融服務
電子商務服務
國際保稅服務
國際經貿業務代理服務
中國製冷學會
中國製冷學會是全國製冷行業的學術團體,是中國科協所屬的全國一級學會之一,成立於1977年4月25日。
學會的主要任務:
● 組織學術交流和科技諮詢;
● 編輯和出版“製冷學報”,技術資料和科普讀物;
● 組織各類技術培訓班;
● 促進國際間學術交流,與各國製冷社團和專家進行友好往來;
● 組織和鼓勵會員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促進制冷科技發展的建議、技術政策以及重大措施,向有關部門推薦優秀科技工作者;
● 獎勵有成就的,有創新發明的製冷科技工作者;
● 制修訂製冷國家、行業標準;
● 舉辦國際性空調、製冷及食品加工展覽會和各類技術交流會,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產品,促進中國製冷事業的發展。
全國約有20個部門和系統的製冷工作者參加學會的各項活動,為了便於開展工作,學會下設六個專業委員會,即:
☆ 低溫專業委員會:低溫物理、低溫工程、氣體分離與液化;
☆ 制冷機械設備專業委員會:制冷機器與設備;
☆ 冷藏凍結專業委員會:冷藏庫、冷凍工藝、食品科技;
☆ 冷藏運輸專業委員會:水、陸、空、冷藏運輸、製冰;
☆ 空調熱泵專業委員會:空調、製冷在工程上的套用、熱泵及能量節省;
☆ 小型制冷機低溫生物醫學專業委員會:低溫醫療、低溫生物和保存、升華乾燥、小型製冷設備。
學會的出版物“製冷學報”是經國家科技部、中國科協批准的國內學術界一級刊物,已列入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協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協科技期刊論文資料庫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文摘首批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收錄期刊。每年四期(季刊)國內外發行。另有“中國製冷簡報”,一年四期,與製冷學報間隔發行。
到目前為止,全國已有註冊會員15,344人,其中高級會員634人,資深會員88人,還有團體會員376家。資深會員和高級會員,均具有高級技術職稱,是我國製冷科學技術界的精英和國家、行業的寶貴財富。團體會員大部分是我國製冷空調設備主要生產廠家、大中型冷藏聯合企業、設計科研機構,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國的製冷業界水平。
經國家科技部批准,學會設立了中國製冷學會科技獎,對有成就、有創新發明的製冷科技工作者給予獎勵。
中國製冷空調工業協會(CRAA)
中國製冷空調工業協會是以中國製冷空調領域的製造企業為主,同時包括有關科研、設計、院校等事業單位和團體,以自願參加為原則組成的非贏利性的全國性工業行業組織,是代表和維護全行業共同利益及會員合法權益的社團組織。協會接受業務主管機關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業務指導和登記管理機關民政部的監督管理,屬社會團體法人。
中國製冷空調工業協會是聯繫政府和企業的橋樑,積極宣傳國家的方針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及時向政府主管部門反映會員單位和行業的意見和建議是協會的基本職責。協會以“推動行業生產與技術進步,促進中國製冷空調行業的發展和振興”為宗旨,以做好面向行業的服務工作為重心,本著“公開、公正、透明”的原則,堅持服務與發展並重,盡全力為會員單位、為全行業提供多方位、有價值服務。
協會的主要工作有:
諮詢服務:積極研究與解讀與本行業相關的各項國家政策法規,調查了解行業情況,向政府部門提出建議,為會員單位提供諮詢。
行業統計:組織開展對本行業中各類企業和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等數據的統計、匯總和分析工作形成研究報告,為政府部門的政策制定提供數據分析基礎,為企業的規劃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國際合作:引導和協助行業開展國際間經貿活動,推動會員單位與國外同行業間的技術貿易合作,促進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
信息交流:組織開展行業信息交流,通過舉辦行業信息大會、各種專題論壇及技術/學術會議等活動,促進行業的技術交流與進步。
行業認證: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在行業中開展CRAA產品認證、維修安裝企業資質認證等相關行業認證,推動行業產品質量與技術水平的提高,規範行業發展。
出版刊物:定期出版會刊《製冷與空調》,信息月報《中國製冷空調》,不定期出版協會技術叢書以及各種學術論著和報告。
組織展覽:定期組織舉辦“中國製冷展”,為國內外企業建立交流展示的平台;協助組織企業參加國際上相關的專業展覽會,幫助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標準建設:致力於中國製冷空調行業標準體系的完善和發展,引導與已開發國家在行業標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國內標準與國際先進標準的對口與接軌。
專題研究:認真研究行業發展趨勢和熱點,及時提出符合行業需要的研究課題與方向,組織相關科研院校和行業專家開展專題研究,形成研究報告予以發布,為行業和企業的發展決策提供有效參考依據。
專業培訓:採用多種方式開展各種層次的專業技術培訓,為行業提供全方位的技術和人員資源服務。
網路服務:充分利用協會的公共網路平台,構建協會與會員間的溝通網路體系,為會員單位以及市場和用戶提供全方位、有價值的服務。
往屆回顧
2012年中國製冷展
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北京市分會、中國製冷學會、中國製冷空調工業協會共同主辦的“第二十三屆國際製冷、空調、供暖、通風及食品冷凍加工展覽會”,已於2012年4月11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隆重舉行。中國製冷展自1987年創建以來,已經走過25年,成功舉辦了22屆。本屆展會展出面積達到創紀錄的9.27萬平方米,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製冷、空調、供暖、通風專業展會之一。在本屆展會上,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多家廠商參展以及來自全球的30餘家專業組織機構齊聚於此,其中包括來自美國、德國、韓國的國家展團,同時吸引了5萬多名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業觀眾和用戶前來參觀。
2011年中國製冷展
"第二十二屆國際製冷、 空調、供暖、通風及食品冷凍加工展覽會"於2011年4月7日至9日在中國(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4月7日上午9時,2011中國製冷展開幕儀式在上海浦東嘉里中心隆重舉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北京市分會副會長徐玉偉主持
2010年中國製冷展
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北京市分會、中國製冷學會、中國製冷空調工業協會共同主辦的"第二十一屆國際製冷、空調、通風及食品冷凍加工展覽會"(簡稱中國製冷展),闊別北京五年後隆重回歸,於2010年4月7日-9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行。本屆展會展出面積近80,000平方米,有來自全球33個國家和地區的 1,006家廠商參展,其中德國、韓國、美國將繼續組織陣容強大的國家展團參展。已註冊登記的專業觀眾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預計參觀觀眾將超過40,000人次。本屆展會展覽面積之大,參展企業涵蓋領域之廣,國際化程度之高,展示品牌之齊全,均創歷屆展覽之最。
2009年中國製冷展
2009年4月5-7日,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北京市分會、中國製冷學會、中國製冷空調工業協會、廣東省製冷學會共同主辦的"第二十屆國際製冷、空調、供暖通風及食品冷凍加工展覽會" (以下簡稱:展會)在廣州琶洲展館舉行。
今年是"中國製冷展"第二次在廣州舉辦,在"全球金融危機"和"清明節"公假的雙重影響下,本屆展會無論是展出規模、還是觀眾數量均達到歷史較高水平。充分體現了展會主辦方勇於承擔社會責任,與全球製冷空調行業共渡難關的決心,同時體現了參展企業和用戶對中國製冷空調行業充滿信心。
2008年中國製冷展
2008年4月9-11日,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北京市分會、中國製冷學會、中國製冷空調工業協會、上海市製冷學會、上海市製冷空調工業協會共同主辦的第十九屆"國際製冷、空調、供暖、通風及食品冷凍加工展覽會"(簡稱中國製冷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辦。
"中國製冷展"已舉辦二十多個年頭,再次回到上海舉辦,得到了海內外同行的極大關注及支持,共有來自31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國內外企業參加了展覽會,展示其最新產品和技術。美國、德國、韓國、印度依然組織了強大的國家展團前來參展,展會總規模近7萬平米,超越廣州製冷展再創輝煌。據組委會初步統計,展會三天共接待了來自101個國家的專業觀眾48298人
本屆中國製冷展主要特點有:
以綠色、環保作為本次展覽的主題,鼓勵企業使用綠色搭建材料。
進一步加強觀眾組織工作。
把服務作為辦展的核心理念,提高整個團隊的服務意識
將智慧財產權作為參展商必備的參展限制
2007年中國製冷展
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製冷、空調、供暖、通風及食品冷凍加工展覽會"(簡稱"中國製冷展")於2007年4月4-6日在廣州琶洲展館成功舉辦,本屆展覽會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北京市分會、中國製冷學會、中國製冷空調工業協會和廣東省製冷學會共同主辦。
第十八屆中國製冷展舉辦之時恰逢中國製冷展二十周年紀念,得到了海內外同行的極大關注及支持,爭相展示其最新產品和技術。據組委會初步統計,展會三天共接待了來自105個國家的專業觀眾40023人。
2006年中國製冷展
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製冷、空調、供暖、通風及食品冷凍加工展覽會"(簡稱"中國製冷展")於2006年4月11-13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辦,此次中國製冷展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北京市分會、中國製冷學會、中國製冷空調工業協會、上海市製冷學會和上海市製冷空調工業協會共同主辦。
此次製冷展共吸引來自30個國家的919家參展企業參展,同時吸引了來自94個國家的49138名觀眾到場參展。本著以"加強國際交流,促進貿易發展。"的辦展思想,力求舉辦一屆高水平的展覽會。
2005年中國製冷展
第十六屆"中國國際製冷、空調、供暖、通風及食品冷凍加工展覽會"(簡稱"中國製冷展")於2005年4月12-14日在北京展覽館隆重舉辦。此次中國製冷展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北京市分會、中國製冷學會、中國製冷空調工業協會共同主辦。
與此同時,第二屆"中國製冷空調行業發展論壇"同期舉辦,同時有多場技術會的舉辦,旨在推動行業發展和國際交流。此次中國製冷展共有403家企業參加此次製冷展,吸引了來自82個國家的37169名專業觀眾參觀。
2004年中國製冷展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製冷、空調、供暖、通風及食品冷凍加工展覽會"(簡稱"中國製冷展")於2004年4月8-10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辦。此次中國製冷展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北京市分會、中國製冷學會、中國製冷空調工業協會、上海市製冷學會和上海市製冷空調工業協會共同主辦。
此次製冷展等到了眾多國外組織和機構的大力支持,二十餘場技術交流會,旨在加強行業內的技術交流,推動國內製冷行業的快速發展。共吸引了來自23個國家的630家企業和來自65個國家的45398名觀眾到場參觀。
委員會名單
No.
| 姓名
| 職稱
| 單位
| 備註
|
1
| 吳元煒
| 教授
|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 名譽主任
|
2
| 吳德繩
| 教授
|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
| 主任
|
3
| 曹陽*
| 教授
|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環境節能研究院
| 委員
|
4
| 陳光明
| 教授
| 浙江大學
| 委員
|
5
| 陳煥新
| 教授
| 華中科技大學
| 委員
|
6
| 狄洪發
| 教授
| 清華大學
| 委員
|
7
| 江億
| 教授
| 清華大學
| 委員
|
8
| 姜俊明
| 教授
|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
| 委員
|
9
| 解國珍
| 教授
|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
| 委員
|
10
| 李先庭
| 教授
| 清華大學
| 委員
|
11
| 李著萱
| 教授
| 中國中元國際工程公司
| 委員
|
12
| 劉斌*
| 副教授
| 天津商業大學
| 委員
|
13
| 劉挺
| 教授
|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
| 委員
|
14
| 劉軼*
| 教授
|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 委員
|
15
| 呂濟民
| 教授
| 國內貿易工程設計研究院
| 委員
|
16
| 馬國遠*
| 教授
| 北京工業大學
| 委員
|
17
| 馬一太
| 教授
| 天津大學
| 委員
|
18
| 潘雲鋼
| 教授
|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 委員
|
19
| 申江
| 教授
| 天津商業大學
| 委員
|
20
| 石文星*
| 教授
| 清華大學
| 委員
|
21
| 史敏
| 教授
| 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
| 委員
|
22
| 汪訓昌
| 教授
|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環境節能研究院
| 委員
|
23
| 王如竹
| 教授
| 上海交通大學
| 委員
|
24
| 邢子文
| 教授
| 西安交通大學
| 委員
|
25
| 徐慶磊
| 教授
| 國內貿易工程設計研究院
| 委員
|
26
| 徐偉
| 教授
|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環境節能研究院
| 委員
|
27
| 張華
| 教授
| 上海理工大學
| 委員
|
28
| 張小松
| 教授
| 東南大學
| 委員
|
29
| 張秀平*
| 教授
| 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
| 委員
|
註:
1. 按姓名拼音排序,不分先後;
2. 加“*”者為執行工作小組成員。